《神曲》2016 -康羽 林剑峰双个展

          (1/9)《神曲》2016 -康羽 林剑峰双个展

          (2/9)康羽《妖宴》系列致安格尔-泉 300cmx15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3/9)康羽《妖宴》致杰克逊 150cmx12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4/9)康羽《妖宴》系列致安格尔-土耳其浴室 直径24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5/9)康羽《妖宴03》60.5x8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6/9)林剑峰《甲午马年》150x20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7/9)林剑峰《小鸟图》70x7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8/9)林剑峰《03小丑非常规遐想-3》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9/9)林剑峰《03小丑非常规遐想-1》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神曲》2016 -康羽 林剑峰双个展
          展览时间:2016/09/25~2016/10/08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宋庄小堡艺术东区-(大河湾美术馆)
          主办单位:北京大河湾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康羽 林剑峰

        开幕时间:2016年9月28日下午3点30分

        策展人:禹至

        自然神性的音符—写在康羽、林剑峰《神曲》双个展之前

        禹至    2016.9

        康羽无疑是最爱唱歌的画家,林剑峰的微笑比蒙娜丽莎还要迷人。这大概就是我对眼前这两位艺术家的基本印象。确实,他们的快乐不但激活了自己的歌声和笑容,还像他们的画作一样,感染着身边无数的人。神曲,充满愉悦、动感和灵性的两个字,就是他俩为自己的画展所题的名。可以说,这两个字,俨然是对他们的作品情境最精准的归纳。

        文艺复兴以降,科学理性将艺术带入笛卡尔早在中世纪就划分好的“机械世界”,物性,成了艺术不懈的追求。意识被物化,思维被物化,想象力被物化,艺术也只能被物化,甚至连歌声和笑容都不能幸免物化,还有不曾被物化的存在吗?神性,是的,只有自然神性,是科学理性不可能抵达的精神领地,是一片从未被物化的心灵的净土。康羽和林剑峰,就是在这片净土上把玩着他们的艺术。

        有人说康羽在古典名作上做“手术”,增加了一对眼睛,是在玩波普。我只能摇头示意不能苟同。如果只能从呈现形式去拿捏图像归类,不能从认知途径去窥视其属性取向,我们确实不太有可能分得清波普的物质取向和康羽的精神取向,但这恰恰是我们读懂康羽作品的关键。康羽用他精于功夫的擅长,再现了那些只有受制于科学理性才可能呈现的古典图式,意不在卖弄技术能力,当我们将视线移至那悖常的四只眼睛时,方才体会到康羽那物不压神的诉求意图,并不在于表现那些技法,呈现那些物性及其叙事,而在于传达他对神性的谦卑和敬意。

        林剑峰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常态这个概念,甚至让人感受到他对常态事物的抵触。但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他抵触的不是常态,他的微笑和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常态。他抵触的,其实是常态事物被物化这一事实。以致,我们在他的作品里找不到与科学理性合拍的节奏,只有踩着神性的节拍起舞的生灵,可能是山川,可能是草木,还可能是怪兽。那些似在追求异趣的视像,好像似曾相识,又好像从未谋面,但总能让我们倍感亲切。仔细想来,那都是自然神性在我们心灵里的歌舞。

        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让人类在与自然的冲突中越发困惑和不安。神性和物性同为世间万物的两个属性被科学理性撕裂、剥离,人类的自我和本我也因此被割裂。在艺术这唯以精神为基本属性的神物也被物性挤压的当今时代,康羽和林剑峰的艺术就无疑是我们愈合心灵裂痕的良药。他们的每一件作品,实则都是他们欢悦的神曲中一个个充满自然神性的音符。

        康羽

        1963年6月4日出生于北京,男,现居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

        林剑峰

        1965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93年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2002年  就读于中国艺

        术研究院油画高研班。2010年 特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研究员


      Processed in 0.175(s)   6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