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赵刚个展

          (1/8)2017赵刚个展

          (2/8)赵刚 | 无题,布面油画, 118X123cm,1981

          (3/8)赵刚 | 无题,布面油画,130X90cm,1982

          (4/8)赵刚 | 雪夜,布面油画,40 x 50 cm, 2004

          (5/8)赵刚 | 甲亢患者,布面油画, 560x400 cm,2011

          (6/8)赵刚 | 糖尿病患者,布面油画,400x400 cm,2011

          (7/8)赵刚 | 教室的走廊,布面油画,280×200cm,2014-2015年

          (8/8)赵刚 | 杂种布鲁斯,布面油画, 600x400cm,2014-2015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2017赵刚个展
          展览时间:2017/02/16~2017/03/17
          展览地点:[香港]-香港中环安兰街18号19楼-(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
          主办单位: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
          参展艺术家:赵刚

        赵刚1961年生于北京,18岁时加入首次在中国掀起现代艺术运动的“星星画会”,“星星画会”追求政治民主与艺术自由。赵刚于1983年离开祖国,前往马斯特里赫特美术大学进修。并在其后的24年间辗转于马斯特里赫特、巴黎和波基普西,后定居纽约。2007年赵刚归国。他曾参加纽约表演艺术双年展、广州三年展、横滨三年展;并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苏州博物馆和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项目。

        (简介整理自:克里斯蒂安·维卫赫-弗内《探寻一种革新的历史性绘画:观赵刚个展“通往奴役之路”中的“怀疑”、“灾难”及“消极才能”》)

        过往作品与艺术评介

        在赵刚的人生轨迹中,他不断寻求新的、不同的个体可能性,这正是哈耶克最害怕失去的东西。像生活在那个特殊时代的其他不济之人一样,赵刚的个人叙事风格大胆、冒险,他有时会夸张地表现他的画中人物。他既是满族知识分子的后代,也是“星星画会”这一划时代艺术运动中最年轻的远行者。

        ——田霏宇(Philip Tinari)《赵刚:通往奴役之路》

        尽管赵刚的艺术实践植根于西方绘画史(以及西方绘画如何在中国大陆被接受的历史),但是他对源自水墨画(或者过去某些特定时期的篆刻、剪纸和宣传海报)的当代审美并不会感到不适应。他的作品很明显地参考了中国画,而且不单单是在选择题材对象方面。赵刚选择了人物而不是风景(尽管他采用了风景画那样的横构图,而不是人物那样的竖构图)作为创作的题材,因为他认同后来的朝代的兴趣点,即对文人石的描绘应该反映出画家的影响或者心理。用油彩创作中国画也并不是新奇的事情,这样一来,赵刚就把自己置入了两种媒介交织的历史当中。

        ——岳鸿飞(Robin Peckham) Cock Rock

        将精湛画技和敏捷灵思完美融合,除了赵刚,鲜有画家具备这样的才能。在赵刚笔下穿织着各种风格与巧妙奇喻,相反,却呈现出整体意义的协调感。……在赵刚的笔下,中国式的宣传海报、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和赤裸的肥胖女性都是描绘的对象,赵刚将这些令人感到或震撼或尖刻或刺中痛点的主题重新进行打磨和阐述,充分调动艺术媒介的力道,重塑那些险些湮没于记忆中的画面。

        ——克里斯蒂安·维卫赫-弗内(Christian Viveros-Faune)《探寻一种革新的历史性绘画:观赵刚个展“通往奴役之路”中的“怀疑”、“灾难”及“消极才能”》

        将赵刚近年来的绘画题材罗列出来,我们就会发现画家很少涉及中国当下发生的题材,他总是不停地回溯,去使用中国历史性的视觉素材。“过去的中国”作为一种讨论的范畴,在赵刚的绘画中被确立下来。……对于中国而言,当下的一切悬而未决,但对于赵刚——这个近乎于超越民族的全球化的个体自由主义者,他关于中国的叙事却似乎放弃了相信有所谓的“未来”,或许这是一种批判,但其中也浸透着一种未(无法)完成的悲凉。

        —— 孙冬冬《赵刚:一个未完成的时代》


      Processed in 0.188(s)   6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9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