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如歌——闫平艺术展

          (1/7)闪烁如歌——闫平艺术展

          (2/7)丢弃桃花源 180×200×2 2013

          (3/7)远方 200×180×2 2014

          (4/7)我不是美人鱼 1800×200 2016

          (5/7)唱戏的人 180×200 2016

          (6/7)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还 200×180×2 2017

          (7/7)闪烁如歌 200×180×2 2017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闪烁如歌——闫平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7/04/06~2017/04/16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闫平

        展览场地:2号厅

        此展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该系列展旨在通过学术邀请的策展方式,梳理当下美术创作的学术脉络,遴选具备学术态度的艺术家,推动当代美术的创新发展。闫平作为中国实力派油画家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被列入该系列的首次展览。 “最闪烁之光,不是天上的太阳,而是在我的心里。在我若大无比的艺术世界里。”正如闫平内心的自我表白,绘画属于她自己的真实,笔底奔放的基调和秾丽的色调,都源于其发现生活与艺术之间奇妙的契合点,它们超越物质形态,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存在。这些关注生活与关乎生命的20余幅精品力作集结为学术展呈现,通过女性视角和超俗艺思去追问艺术与生活、学术与生命之关联,探寻自由、独立和有感而发的心性表达。

        闫平的油画造型语言不是靠功夫“磨”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的功力与修养“写”或“画”出来的。闫平欣赏和喜爱文人画,她在母与子的系列油画创作中采用了文人画的某些技巧,在我看来不是她的刻意追求,而是受传统文人画熏陶的结果,或者说是由于她的艺术天性易于接受文人画传达出来的信息。近二十多年来,在我国画坛中出现了令人厌倦的“做”画风气。“做”的绘画不论是具像写实还是抽象的,都缺乏神韵。在这种情况下,闫平有灵性的“书写性”油画作品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就更不是偶然的了。

        ——邵大箴   

        闫平笔下的“戏班”,既关乎历史,又对应现实,既具有某种历史性的沉思追忆,又带有某种现实性的诗意抒情,而将两者凝聚链接起来的则是贯穿其中的“中国格调”。与“戏班”所生成的“中国格调”相匹配的则是闫平在艺术风格上的另一进展。这是一种着眼于油画民族化的拓展姿态。在创作过程中,闫平在坚持使用“厚涂”技法的同时,又有意识地加强了“线”性的表达。

        ——赵力   

        显然,闫平对于油画写意性的探索是在充分发挥油画造型与色彩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语言转换,是对欧洲后印象派诸家凸显形色的主观性表现的中国诗性文化的再度创造。她画作中的线条既果断刚健也柔韧富有弹性,她画面上的色彩既变化微妙也富于书写的表现性,尤其是如何以虚写实、如何以黑统领其它多变的色块等,都体现了她对中国水墨艺术的深刻感悟。“心有飞鸟”,既表达了画家对于自由而单纯的伊甸园的向往,也揭示了画家不拘泥于再现而勇于超越现实、探索精神驰骋的创作方法。

        ——尚辉   

        在大自谈中我聆听到的、眼看到的、心理想做的,我都必须把它转换成构图、色彩、形象、用笔。而这些绘画的因素,必须笼罩着我感受到的情绪,比如快乐、比如孤寂,使绘画的因素落实到精神层面。

        我在大自然中深呼吸,睁大眼睛,俯身聆听,努力分辨生活那最感人的部分,把它们搬回家。我深信大自然的现实,比想象力更具创作源泉。比创造性地思想更出人意料,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外出写生风景。

        ——闫平   

        在她最喜欢用的色彩里隐藏有一种贵族的品质,讲不清说不明,很程式又很开放,缱绻缠绵难舍难分中又有一份现实的温暖,就像她这个人,骨子里透着清奇和卓尔不群。

        她用的每一种绿都好像有年轮,像极了生命。诗经说“终朝采绿,不盈一掬”,那绿采在手里还不够一捧,多轻柔,闫平在画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扉   

        当这些绚丽的画幅簇在那儿,与你相互注视时,就会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心潮涨起。你闭上眼睛,像倾听,又像回避从无数窗口射入的强光。淋漓的浇泼,大力的投掷,而后是涓细的环流。这声与色、光与影的交织,终于在心界里汇集成一道巨大的卷波,冲击过来覆盖过来。 这就是闫平所给予的。她在创作的一刻抵紧了精神的燃点,于是才有一场炽烈的火焰。庸常和陈识全部打碎,再给以焚烧和蒸发。她焕发出令人惊奇的心力,纵涂横抹,将如数的陶醉温婉撞击撕扯和依偎、将大到苍茫宇宙小到丝丝屑微的一切,都括进画幅之中了。 真正的艺术让人无言。真正的诗行无法诠释。  我在她的呈现和创造面前,只有深深的惊讶……

        ——张炜   

        闫平还有一组以戏曲为题材的绘画,这些戏曲情景缘自于她早期的乡土经验,她对戏曲记忆犹甚。她画的是戏曲演员的生活场景而非舞台场景,但是,这种生活场景的戏剧性丝毫不低于舞台上的戏剧性。戏曲演员居无定所,到处流动,过着一种类似于群居的生活,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戏剧性,这种戏剧性同舞台上的戏剧性相得益彰。演员的这两种生活――舞台生活和日常生活并没有严格的界线,着戏装的演员的日常生活同样充满了表演性,同样是在认真地演戏。这,就是闫平的绘画的出发点。

        ——汪民安   

        理想主义如《牡丹亭》,一场春梦之中隐现的戏曲形式,深深吸引着我。虚幻的美感几乎让每个人相信,想叫她活过来,她就活过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从而完成戏剧的极致之美。但是现实生活不会如此,戏剧的理想化在此时弥补了生活中的种种缺憾,借助它们,能够和生活的另一部分产生对接和补充。其实在戏曲当中,还有一点我比较感兴趣:在它极大的自由当中,存在一个严酷的秩序和程序化。当中所存在的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对我的绘画启发很大。

        ——闫平   

        闫平简介:

        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家学会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


      Processed in 0.144(s)   6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70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