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人司博闻个展

          (1/7)神圣人司博闻个展

          (2/7)《2016无题之二》310cm * 160cm 年代:2016

          (3/7)《2016无题之一》310cm * 160cm 年代:2016

          (4/7)《这时的联合国》200cm * 160cm 年代:2017

          (5/7)《这时的一些人》200cm * 170cm 年代:2017

          (6/7)《2016无题》410cm * 160cm 年代:2016

          (7/7) 《这时的命运三女神》200cm * 170cm 年代:2017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神圣人司博闻个展
          展览时间:2017/07/01~2017/07/21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8号三里屯SOHO 6号商场2层19号-(利阿贺拿艺术生活馆)
          主办单位:国泰中金艺术发展基金会 承办:利阿贺拿艺术生活馆
          参展艺术家:司博闻

        策展人:王春辰


        如果追溯绘画的起源,也许这和追溯人类的起源一样,都具有神秘性和无解性,但无论如何,人类与绘画的关系成为自身存在的证明,人始终都将自身投射在绘画中,从而使得绘画的神圣性从古至今无与伦比。

        正因为如此,绘画的发生学实际是关于人类起源的图像学,所有关于远古洞穴绘画图像的研究都与探索人的存在与方式有关。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绘画的这一功能并没有衰竭,甚至也没有丧失;所有关于绘画的哲学思考和辩论都不能脱离开人的在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年轻的艺术家司博闻有了自己关于绘画的态度。他毕业中央美院油画系,在二年级时作为交流,到法国学习一年。这一年对他的艺术思考影响巨大,完全改变了他的绘画认知。他阅读法国哲学、阅读福柯,他深深地为其思想的深邃而震撼,渐渐地使得他的绘画走向了一条探求人的神圣性这个维度上。

        司博闻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思考的领域不再限于一种本土问题,而是让目光越过黄土高原,捕捉这个世界任何普遍性的问题。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不同气质——不拘泥于描摹的细节,不限于本土的局部问题,而愿意去表现人的共性状态。

        摘自王春辰《神圣人的在场与缺席》

      Processed in 0.161(s)   6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