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归途—彭本浩个展 2017

          (1/8)原道归途—彭本浩个展 2017

          (2/8)《1981.6 峨眉》8cm * 10cm 年代:1981

          (3/8) 《1981.11 南京》5cm * 8cm 年代:1981

          (4/8)《河的第三条岸》80cm * 100cm 年代:2014

          (5/8)《红色的河岸吟奏》100cm * 80cm 年代:2011

          (6/8)《蓝苞谷》70cm * 70cm 年代:2016

          (7/8) 《牧野归乡》70cm * 70cm 年代:2016

          (8/8)《桐湖秋韵》70cm * 130cm 年代:2016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原道归途—彭本浩个展 2017
          展览时间:2017/10/05~2017/10/09
          展览地点:[香港]-香港中环坚尼地道7A-(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彭本浩

        策展人:王  辛

        开幕:2017.10.5  下午6点整

        公开讲座:「对话艺术家:彭本浩」

        10月05日下午五时(周四)艺术家彭本浩、策展人王辛及深圳虎吓艺术顾问机构创始人彭捷进行对谈


        由HUXIA  PROJECTS虎吓艺术顾问机构精心筹备,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于10月05日至09日呈献个展「原道归途:彭本浩」,展出知名艺术家彭本浩的油画及水墨作品。彭本浩的艺术生涯横跨近五十年,其以故土水乡风情为母题的多种创作手法表达,无不沉入自然生命的深处,朴茂清淳中更融入情绪音绪的抽象渗透,传达了其将艺术作为生命的探索历程,和毕生所秉承的乡土精神的价值归属。本次香港个展将分别展出五十余件不同时期的油画及水墨精品,其中十数件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状如名片般大小的微型油画,实属首次与公众见面。尤为可观的是彭本浩的新近水墨创作,于黑白二底色中营取诡谲、瑰丽的色彩,神往上溯至艺术家故里的楚辞意象,值得一再玩味概叹。


        原道归途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千年前,在屈原的《九歌》中,荆楚之地是一个云雾缭绕,桂桌兰桨,有著河伯山鬼、湘君美人的钟灵毓秀之地。然而光阴荏苒,今夕何夕,湘山楚水如今早已凭添高楼,远古的浪漫神思又不知在这广厦千万中残存几许了。

        而对于出生在湖北的艺术家彭本浩来说,水乡故土维繫了他的情感与精神,是其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彭本浩眼中,家园蕴含著巨大的力量,能够让心回归自然,并勾连过往,自己的艺术也能因此变得丰富而有温度。乌篷渔船、残荷芦苇这些逐渐被边缘且消逝的景致是彭本浩锺爱的母题,通过对儿时记忆的重构,和对古楚仙韵的神往,其笔下的水乡也愈加焕发灵气。

        水墨是彭本浩近年潜心探索的语言形式。一方面得益于东方人对于水墨与生俱来的亲后感;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期间所锻造的深厚功力和艺术修养,彭本浩的水墨创作同样让人惊歎且值得玩味,尤其是在用墨和位置的经营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描绘天水相接、气蒸云梦的画面时,层层晕染和一蹴而就的技巧交替使用;水、墨、纸三者的融合形成了特殊的纹理;加之彭本浩潇洒、飘逸的用笔,朴素的黑白二色竟营造出诡谲、瑰丽的色彩感,如同黎明破晓前的天光,竟能在洞庭微波的潋滟中闪耀,与《楚辞——“东君”》中太阳神驾车欲出的意象不差分毫。

        参军时游学,行走时写生,彭本浩每一步的从艺历程似乎都与土地息息相关。本次展览亦展出他80年代的部分微型油画作品,每幅不过名片般大小,却饱含激情,色调浓郁。这些完成在路途上的作品无一不透露著其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淀,并滋养了艺术家当下的创作。

        如今,彭本浩长居深圳,时而往来穿梭于隔海相望的香港。高度的城市化和快节奏让彭本浩产生了强烈的异乡疏离感,唯有艺术才能其让心灵回到家乡,彷佛一条游入海水的湖鱼寻求回溯的力量。其实,对每一个城市而言,高度密集意味著大量的异乡人,香港亦是如此。“‘画’裡不知身是客”,愿此次展览的作品能承载每一个漂泊者的思乡梦境,踏上归途。

        王辛

        2017.9

      Processed in 0.151(s)   6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