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留成:雪域踏痕不思归  作者:傅京生

        作者:核实中..2010-07-24 09:18:06 来源:网络

        来源 :北京商报
           



        张留成,1965年生于东北黑龙江,祖籍山东,从小笃学绘画,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大学学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北京通州台湖国画院画家,现居北京。



          近年来他多次走进青臧高原采风,体验生活,创作出独具个性的雪域山水作品,频频参加全国专业大展,引起画坛的关注。曾应邀随中国画家代表团出访欧洲、北美、南亚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作品被《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等刊物刊登介绍。被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评论为“第一个探索雪域山水的画家”。



          与其说是青藏高原成就了张留成的山水创作,不如说是张留成成就了他的雪域高原画风。——李林



          走进张留成在北京通州台湖镇的工作室,看到其创作的巨幅山水作品,记者一下子被震撼了,俯首绵延、纵目苍茫中不禁对雪域高原充满向往,也对眼前的这位画家生出了几分敬慕。作为一名颇具实力的中年山水画家,近年来,张留成把创作方向转到西部,他多次深入青藏雪域高原,探索并创作了大量独具个性的雪域山水作品,引起了画坛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张留成的父母都是山东人,早年随闯关东的大军来到黑龙江,在此安家落户。张留成就出生并在这里成长,他笑称自己是吃着东北大米长大的山东人。谈到自己因何与画画儿结缘,张留成说:“这可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我母亲是典型的鲁西人,鲁西有非常好的民间剪纸艺术,母亲的剪纸也特别好。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坐在母亲身边,看她剪一些窗花、民间小故事的人物场景。”大概是遗传了母亲的艺术基因,张留成从小就喜欢画画儿,从小学到高中,他几乎参加了当地所有的美术培训班,并屡屡在比赛中获奖。这培养了他良好的绘画基础,也坚定了他走上艺术之路的决心。



          为了圆梦,1987年张留成到中央美术学院求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卢沉、姚有多、李行简等大批当代绘画名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张留成的绘画艺术有了长足进步,再加上他的谦虚、勤奋、好学,老师们对这个刚20岁出头的学生也格外喜爱,给了他不少帮助。张留成印象最深的是在老师的引荐下,有幸认识了黄胄先生。对于初次见面的场景,张留成至今印象很深,“黄老头发微长,待人宽厚、热情,对艺术非常痴迷,且有很高的见地。”张留成把自己的作品拿给他看,老先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此后,张留成经常去拜访、请教老先生,获益良多。



          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张留成并未走上职业画家道路,而是回到家乡在一家报社担任美术编辑。期间,他画了大量各种题材的插图,并把这些内容吸收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数年后,张留成在当地成了名画家,但他觉得,这离自己的艺术心愿还很远。因此,他辞去了工作,于2000年再次回到北京。张留成说,这次回京与上次进京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经过十几年的艺术浸淫,他感到一个画家要有所成就,必须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还要有时代的个性,就像黄胄先生提倡的那样“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自此,他开始到全国各地写生,他爬过太行山,住过陕西窑洞,骑过内蒙古的烈马……最终他把目光投向了古老而神秘的雪域高原。



          当问起他去过这么多地方,最后为什么会选择雪域时,张留成说,“也许是被高原呈现的壮阔之美所震撼,她给了我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深邃的、苍茫的历史感。在这里,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能感受到雪域特有的精神世界”。为了追寻这种雪域精神,张留成先后5次进藏,藏北草原、布达拉宫、大昭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经过不断写生、观察、实践,在对雪域山水的表现上,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技法,他敢于打破传统布局,大胆勾线、落墨,采用满构图的平远、高远法,增强画面的大气势。在渲染上,采用留光的处理技巧,使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协调统一,达到了墨色分明、厚重奔放的艺术效果。



          张留成山水画这一独特风格,得到了卢禹舜、龙瑞、冯远等名师的肯定和支持。此后,他多次被邀请赴欧洲、北美、南亚等国家举办展览,作品相继被各大艺术专刊介绍。“画事如攀登,最美的风景在顶峰,而山外有山。”张留成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表示,还将继续跋山涉水地画下去,在彰显雪域精神的同时,把更多的纯美带给大家。



          名家评论



          解读张留成西藏山水心灵的理想



          张留成的画,是有深层思想构架的画。支撑他的绘画图像的深层思想构架,是文化精神。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建构起来的古典的绘画文化精神,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建构起来的崭新的文化精神两相结合的显现。概言之,他所画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文化精神在当代文化时空两相整合的产物。



          就古典的绘画文化精神而言,他的画,犹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我们可以看到其图像本身与自然山水本身是不一样的,这就多少表明,他的画面中的山水,正是他遵循他的导师卢禹舜先生的“画我心中的山水”的教诲,在他的心灵中的贯通古今的文化河流中生成的。这就多少表明,他首先能够深入传统绘画文化精神的内部精神构造(学习并且真正的了解它),用以支撑他的具有现代性的作品的图式语言的创造性构成,其次,便是他能够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语境,把自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逐渐建构起来的崭新的精神风貌显现在他的作品的图式语言之中,由此而使他的绘画,能够充沛地表达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的基本特征,并由此而使他的绘画在当今世界一体化时代,与当代中国人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形象逐年提高的现实,相协调、相适应。



          留成先生以画雪域高原著称于当代画坛。他的《圣山祥云》、《圣山净土》、《神山圣洁》等作品,画面一片光明、通篇洁净,细细体会、品味之后,会有沉浸于一个纯净无尘而又舒爽豪放的人文世界的美感。而这种感觉,除了有中国古典绘画文化的精神指向在其审美意识中发挥作用之外,也是他对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的文脉来源准确的把握。所以,他的作品,展卷即有一股强烈的具有当代性的“中国风尚”迎面扑来——他的作品的雄浑磅礴的格调、他的作品的纯净无瑕的神圣气息、他的作品的开阔犷猛而不失优雅的品质,以及,他的那种来自雪域高原的未经雕琢的质朴和真诚,共同构成了他的作品的综合魅力。所以,我相信,每一次看他的画,都能够给人们带来新的“重磅”惊喜。



          傅京生 (本文为节选,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评论家)

      Processed in 0.165(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