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信:抒写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精神于油画形式

        作者:核实中..2014-12-05 14:33:06 来源:艺术仓

          (1/9)朱守信

          (2/9)朱守信作品1

          (3/9)朱守信作品2

          (4/9)朱守信作品3

          (5/9)朱守信作品4

          (6/9)朱守信作品5

          (7/9)朱守信作品6

          (8/9)朱守信作品7

          (9/9)朱守信作品8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在朱守信老师的油画作品里,你首先读出的是具有浓厚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精神的绘画样式:平面、典雅、空灵、含蓄。它一反西方油画给人的浓郁重彩之色,引人走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之中,其淡然悠远、脱其尘俗的心境便了然可见。

        导读:在朱守信老师的油画作品里,你首先读出的是具有浓厚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精神的绘画样式:平面、典雅、空灵、含蓄。它一反西方油画给人的浓郁重彩之色,引人走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之中,其淡然悠远、脱其尘俗的心境便了然可见。朱守信老师的作品,彻底脱离了油画的一贯表现手法,没有客观世界的束缚和框架,不刻意去营造情节和主题,也不追求用太玄幻迷离的用彩,其画中世界就是一个静谧澄彻的主观精神世界,独立而深遂,平淡而宁静。素雅致极的青灰笔墨之间,透出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与理想高地,这便是其作品深受众人喜爱的理由之一。

           童年的兴趣

           童年的朱守信,得益于先后工作于文化馆、博物馆父亲的影响,自小有机会可以和父亲的学生们一起,受其熏陶和教育。在父亲的影响下,朱守信童年时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童的天真和肆意,让他经常性地可以拿起画笔颜料在家里门窗墙壁上胡乱涂抹一气。对于人生的第一抹涂鸦之彩,我相信一个如此由衷热爱绘画的艺术家一定会有深刻的触动。

           不幸与有幸,都是一种际遇。对于少不更事的朱守信而言,冥冥中似乎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为什么而坚持。虽然那时正是文革时期,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教学资源,但他还是很有幸在中学碰到一位从师范美术专业毕业的老师。老师让他和几个学生一起画漫画,每天指导和修正他们的绘画作业。朱守信在老师这里,第一次清晰的知道了自己应该画什么。

           1977年,迎来文革后第一次高考。那一次高考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参加高考。朱守信最终有幸成为能够步入大学校门的少数幸运儿之一。80年毕业后,分配到了文化馆工作,从事画一些宣传画等宣传工作。工作的际遇,让他也有幸开始不断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作画风格,所谓厚积薄发,便是在这样的实践磨砺中练就。一直到后来调入濮阳市文联,进了画院,他这才是真正走上了专业画家的道路。机会永远是留给时刻在准备的人,90年代,不满足于现状的朱守信,,通过艰苦努力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完成了他两年的研究生课程,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在专业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更进一步提高,艺术上更上一层楼。

           很多人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一般都会屈从或顺从,抑或是牺牲自己的爱好获得另一番人生风景。这是很多人在完成人生青春讴歌后的大部分选择。朱守信也作出了选择,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兴趣喜好,在所有同学几乎都主动或被动放弃绘画选择另外职业的时候,只有他默默的坚持守护着自己最初的兴趣,一颗喜欢绘画的种子在童年就已播下,经年累月悄然萌芽,此时在他心里早已长成参天大树。

           艺术的魅力

           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朱守信依旧将钟爱的油画专业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目标,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不断探索油画艺术的真谛。曾经,他也和许多人同龄人一样喜欢苏联油画与俄罗斯传统绘画。在当时的环境下,年轻人能够受到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直到80年代才陆续看到西方的一些绘画,才知道原来国外的油画是什么样,才对油画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当所有人跟风似的在模仿苏派绘画的时候,朱守信已经在思考新的油画艺术形式,他逐步认识到有着几千年传统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审美思想与外来油画艺术的问题,才是值得他毕生精研和探索的。

           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自己的坚持不懈,不断拓宽朱守信的艺术思想和实践之路。大学学习,奠定了文化学养和绘画技巧的基石,多年的社会工作实践让自己的绘画技艺得以不断进步,日臻完善,此时的朱守信已经完成了一名职业画家所必须经历完的几个阶段。重新回到学校,目标笃定的朱守信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开始思考西方油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结合。这是一条坚苦探索之路,也是一名具备人文情怀的艺术家的必走之路。研究生毕业后,在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做教授几年,由于艺术思想的转变,他遗憾自己几乎画了大量的废画,一直苦苦探寻既有油画形式又具中国审美意蕴,又具有个性特征的油画表达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李可染曾说过一句话:“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就是要以最大的功力学好传统文化,练好基本功,更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甩掉包袱,融合自己的思考,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林风眠先生曾提出的“中西调和”理论,所谓“中西调和”是希望通过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重塑民族文化的精神,最终实现中国艺术向现代转型。中西如何调和,个人艺术作品如何创作?朱守信运用自己的油画画笔,融传统文人绘画的审美精神于油画,大胆突破原本油画成法,画出一派个性化的、朦胧青灰主调的江南田园景色,村庄屋舍、桥间溪流。他的山水油画,让人感到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宁静与优雅。2003年前后,朱守信携手《山水》作品奠定其“西材中魂”的油画理想。这是朱守信艺术的转折点,也是他新的艺术风格的开端。

           之后,朱守信创作了大量油画作品,题材涉及人物、风景、静物等各个方面。尤其是颇具朱氏特色的细眉线眼的仕女画,“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曾有朋友对他的仕女画作过专文,称其中蕴含着李商隐式的幽情与晏殊式的思致,颇入灵性。文中言道:“朱先生画中人有少妇的闺怨,也有处子的春愁。少妇或许多一分《锦瑟》之悔,处子或许多一分《海上》之盼。由于现实往往相悖于她们对幸福的憧憬,这分盼也就带有了李商隐式的虚幻。他的仕女画给人独特的直观感受,画中人经得起与观者的长久对看,并且愈看愈有味。她们幽隐悱恻、低回委宛的情感如袅袅炊烟萦绕心头。在徒劳的追悔与失落的期盼中,一层淡淡的哀愁和怅惘笼罩着画面。”的确如文中所言,朱守信老师的仕女画经得起观者的细看品味,笔下那些女子低回委婉之间的娇羞之态耀眼于纸间,不得不为其妩媚韵姿慨叹一句“最是那回眸一笑,万般风情绕眉梢”。

           恰如少年时

           人至中年,朱守信老师谈及自己艺术梦想时笑容还是如孩童年般的清澈,让人宛尔之余不禁深感敬意。他概叹在云南工作期间,第一次带同学到丽江写生时的境遇,与现代社会比较而言,丽江的人们已经很纯朴善良了,以致于他着魔般地爱上了这个偏僻却美丽的地方。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同学们躲在村口的屋檐下写生,独他一人偷偷溜到村外的小菜园中。田边一泓泉水清澈见底,池边树木葱葱,烟雨朦胧中,池水与山树相映,回首身披蓑衣正劳作在花园般菜田里的农人,他的心醉了,这里没有任何的喧嚣与纷争,如此平静而幽雅的世界,俨然符合他理想的世外桃源。不知不觉间他在蒙蒙细雨中竟呆呆地漫步徘徊了一天。在朱守信老师的心里,沉静着一个世界,也沉静着理想和寄托。他内心追求的是一种纯粹而宁静的艺术,正应了元人王冕《墨梅》中所言,“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艺术需要创造和创新,更需要一个艺术家易感的人文情怀和思考。朱守信说,画如其人。艺术作品的格调反映来源于艺术家的修为、素养和追求。朱守信信奉亨利•马蒂斯将绘画比作一把“安乐椅”,是供人们消遣和赏心悦目的“一种和谐、纯粹而又宁静的艺术”。而朱守信老师的绘画,最基本之处就在于高雅之悦目。

           朱守信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唯美主义者,在他眼里,艺术的审美属性才是最重要的,艺术作品本来就属愉悦心灵范畴,画要给人美,要含蓄、有内涵,要有“味道”让人品味。而艺术作品的内涵跟一个人的阅历、修养有关系。他希望自己的理想状态就是顺其自然,然后我行我素、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朱守信追求着文人绘画的情趣,唯这情趣才更能使作品鲜活灵动起来。

           朱守信简介:

           朱守信: 男,1959年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作品参展情况:作品曾二十余次参加国家及省级以上美术作品展览,主要有:


        《侧面》中国油画双年展(1992 中国美术馆)

        《静物》河南省第二届油画展银奖(1992)

        《母亲》黄河流径这块土地展览(1984)

        《最后的记忆》 河南省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 获一等奖(1994)

        《最后的记忆》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1994)

        《静物》广州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1992)

        《昨天已去》 河南省第三届水彩水粉画展,获三等奖(1996)

        《昨天已去》中国首届水彩画艺术展(1996)

        《白昼》全国名人书画作品邀请展 获一等奖(1994)

        《大濮州开明绅士刘世奎先生及夫人温氏》 河南省油画展(中国美术馆)获精品奖(1997)

        《山水》携手新世纪——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云南展区,获艺术奖(2003)

        《山水》携手新世纪——中国第三届油画展。(2003中国美术馆)

        《清秋》活力钱塘——浙江油画展银奖 (2005)

        《记忆——北方冬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2)

        《清秋》2006中国金陵百家画展(油画)

        《谧》200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2008。12 中国美术馆)

        《梦之一,梦之二》等,坐标----2006浙江省高等院校教师油画提名展

        《油画名家及青年油画家作品展》(2006)

        2008夏为良渚博物院制做:文明曙光——良渚王国都城王宫营造场景大型壁画(长34米*高6.6米)

        2009《文明的曙光——良渚王国都城营造图》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览

        2009《文明的曙光——良渚王国都城营造图》全国第二届壁画展

        2009《文明的曙光——良渚王国都城营造图》复制品为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收藏

        《印象•水墨系列》美国俄克拉荷马light美术馆个人作品展(2004)

        论文《平衡•和谐•对比》获全国理论研讨会二等奖。

        2003应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邀请到该校美术学院进行教学访问。


        作品及论文发表、出版、收藏:


        作品发表于《美术观察》、《中国油画》、《中华文化画报》、《美术报》、《东方艺术》、《中华美术》、《艺术博览》、《投资中国》、《神洲风情》、《中国艺术市场》、《墨痕》、《河南画报》、《今日中国美术》、《向阳》(马来西亚)、《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美术家论文集》等国内多家国家级省级以上报刊。


        作品收入多部美术作品集。出版有《当代中华优秀美术家大系——朱守信油画风景写生》、《中国油画二十家——朱守信》、《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精品系列——朱守信作品》,《满庭芳——朱守信油画新作》,《中国书画百杰朱守信作品集》。作品被国内多家博物馆、企业、影视界及收藏界人士收藏,国外收藏:加拿大多伦多美术馆、美国俄克拉荷马light美术馆、意大利美术机构,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前州长、美国国会资深议员、俄克拉荷马大学校长大卫•布朗先生及美国、英国、泰国、香港、新加坡等个人收藏。



      Processed in 0.208(s)   64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5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