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景奎山水作品欣赏

        作者:章利国 梅忠智 王兴堂2017-05-19 15:06:11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简历

        丁景奎,山东郓城人,现居济南。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山水画家。

        1997年 获加拿大枫叶奖国际水墨大展佳作奖

        1998年 获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山东省铜奖

        1999年 入选国家文化部99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

        2000年 获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

        入选中国美协民族魂、国土情中国画展

        2001年 获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创新奖

        入选中国美协情系西部中国画展

        2007 年 入围第四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展

        2014年 入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大爱之光-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展

        2015年 入选中央电视台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提名展

        2016年 入选法国巴黎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

        2017年 入选当代中国画六十家扇面学术展

        初雪

        结识丁景奎先生,读其画,识其人,颇感欣悦。丁先生习画,勤奋好学,力追传统,画风平实,一如其人。祝丁先生层楼更上,深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并加强画中虚实祥略之节奏音乐感,相信其画定会与时俱进,并在当今之浮躁世风中保持其画中静气。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章利国  

        春野

        余初到济南并看到丁景奎先生山水写生手稿,从作画的手法来看属於传统写实派之一种。景奎先生为人之诚真亦反映在画作之中的真诚,做任何事贵在的真诚与坚持,相信丁景奎先生能够在今后的写生作品中体现出中国山水画应有的归纳和主观的韵致,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强写意的成份,定会取得好成绩。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梅忠智   

        山乡秋色

        中国山水画是描绘山水自然的艺术门类,因此“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成了创作山水画的重要方式,换言之,“师造化”是山水画创作的首要法门。当下的学院山水画教育把山水写生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如何观照自然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石涛在一画论尊受章中论及“受”与“识”的关系,“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是说画家在审美活动中直接面对自然山川的直接审美感受在先,理性认识是在直接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来完成的,执持一定成见或被先入为主的法规所局限,就不能获得真实的审美感受,这样的写生或创作不是挪用别人的符号组成画面,就是“千山一面”“千人一面”,当下许多画家都存在着写生或创作直接进入了一个别人的感觉世界的情形,这对一个画家来说是致命的。

        《西湖天下景》

        基于对中国传统绘画与当代艺术现状的深入理解和清醒认识,山水画家丁景奎冷静的意识到山水画的发展必须站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对自然的写生关照,从自然中找到自己的表现手段,摒弃世俗眼光,也不投报什么名家班来镀金以图虚名,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自然生活中,汲取大自然带爱的无限美妙,这在某种意义上,丁景奎的山水画已经远远地走在大多数画家的前头,更具时代性和生活性,丁景奎还说要在传统上下大工夫,来提高自己对山水画“借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的认识,真正做到“受”与“识”的统一。

        丁景奎就是这样执着着……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  王兴堂  

        《灵隐寺暮色》

        我每年都要花两三个月的时间下乡写生,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走向山野,穿行山林,观晓烟,赏暮气。春访雁荡,暑隐九华,秋登太行,寒走昆仑,目送日头落,坐看云起时。我喜爱走进自然山水之间,对景写生,心情放松,物我一体,可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表现方法和语言,有时更像一种艺术的实验,于淡于幻。隐显之间,似有若无,澄怀味象,静照忘求,“曲水流觞”,与天地同游,同时将追求自然的自觉,衍变为物化的精神,赋予自然以人格化,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在山水自然中安顿自己,感悟自己,并时时将实践与理论想通,“家园”与“江湖”想通。

        画家丁景奎  自述   

        《永州潇湘图》

        《国清寺写生》

        《黔东南-苗寨》

        《春-四条屏》

        《夏-四条屏》

        《秋-四条屏》

        《冬-四条屏》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17(s)   64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