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汪寅仙大师便对她赞赏有加!

        紫砂人物LIST OF ARTISTS

        谁说女子不如男?清照诗文谁比肩,昭君出塞平战乱,媚娘执政安天下,木兰代父战沙场,秋瑾丰功万代传......

        所谓“巾帼不让须眉”,紫砂界亦是如此。

        紫砂手艺人不同与其他行业,整天与泥巴打交道,一坐便是好几个小时,手上还要不停的重复拍打着泥片,这对于女艺人来说是一项体力活。

        但是许华芳老师身上一股子不服输的劲,让她一坚持就是40年。14600天,350400个小时,一个女子的青春在拍打泥片中慢慢的流逝,时间带走了她的容貌,却让她眼神变得更坚定。

        故事的开头,还要从那一年开始讲起。

        紫砂五厂的厂长邀请了几十位西方陶艺家来厂里学习、合作紫砂新品,技艺娴熟的许华芳被推荐给一位西方朋友一起合作。

        这位西方朋友,看到许华芳老师打泥条,他便高兴地拿着泥片拉、扯、摔、打,却毫无形状可言。许老师灵机一动,将这片泥巴做成壶的身筒,又创新做了一个三弯流壶嘴,这就是《草幅壶》。

        虽然造型奇特,但外国朋友特别喜欢,一经出窑,竟然高兴地直接抱住许老师,邀请她去国外。

        最后这位西方朋友回国后,将此壶贡献给了国家博物馆,此壶因此被《旧金山》刊登报导,受到国内外藏家的喜爱!

        这一年是1996年,她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梨皮朱泥·劲山松之 

        漫长学艺路,如何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像这句话里说的那样,许华芳老师的成功也始于开始的“一”。

        她,生于宜兴,长于宜兴,家在紫砂一厂附近的她,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许华芳早早的接触并了解喜欢上这一传统工艺。初中毕业,一个农村丫头,家穷只能务农维持生活,但这种环境并未减弱她对梦想的追求。抓住机会,顺应时势,1980年许华芳正式习艺,1985年进宜兴市紫砂工艺五厂华艺研究所。

        在她看来,能从事自己喜欢的紫砂工艺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很快,许华芳开始了在紫砂厂培训的日子,她一门心思放在学艺上,勤奋好学、敢想敢做的她,再加上自小的耳濡目染、对紫砂的热爱,许华芳不仅学得快,而且总那么有激情。很快她就顺利通过了紫砂厂的“试用期”,在众多男学徒中脱颖而出,突出重围,进入了特异车间。

        “我们早期在紫砂厂,主要做计件活,做那种鱼化龙杯子, 6点起床到十一、二点, 一天就能赚5、6块钱,旁边的人常常说:十个男人也顶不上许华芳能干!后来紫砂厂改制后,我们开始做全手工的紫砂精品。”

        在当地的紫砂圈,进过紫砂厂就意味着是真正的紫砂艺人,许华芳也真正开启了自己的紫砂事业。之后为更好精进紫砂技艺,1993年许华芳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专业进修,结业时其作品“奇瓜”“葫芦”被该院永久收藏。

        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光器砂壶凡俗,为何赢得大师的赞赏?

        得益于多年的艺术熏陶和常年坚持学习,许华芳老师将自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得悟与才思挥洒于紫砂材质上,逐步创造出别具一格、特色明显的简约艺术风格,删繁就简,柔和天然,收敛有致,写意传神——在壶本身的陶土气息中融入文气,融入画意,定格成为自己独到的情趣。

        ”做一把紫砂壶不容易,做一把好的紫砂壶更不容易!”

         原矿紫泥·芙蓉珠 

        她与泥为伍,去野外,听风吹风停,观察每一片竹叶。她的作品以陶艺创意,且保留传统法则,充分体现紫砂茶具的“深沉、博大和纯朴”这三大功能特征,多次在大赛中获奖,并被艺术学院及海外文化中心收藏,深受行家和各界人士的喜爱。

        这其中,许华芳老师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的那场比赛,她为我们细细讲述了一番。

        2006年“首届宜兴紫砂陶全手工技艺大赛”,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场比赛,刚开始很多人不敢去参加,但许华芳老师非常胆大,试一试又怎么样呢?就是这场比赛,她获得了“宜兴紫砂陶合格承传人”的称号。

        拍泥片

        围身筒

        装壶把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时任那场比赛的评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汪寅仙大师,比赛中间因做壶效率太高注意到许华芳,并提出了一些疑问。为证明自己,她在众多评委、记者的围观下又重新另做了一遍,且完成度非常高。汪寅仙大师风范,当着众人对其致以歉意,大师说:”我不知道现在的紫砂工艺竟然这么进步了,人才也是辈出,跟我们的年代不一样了。“

        许华芳老师说,如今汪大师虽已过世,但她的大师工匠精神永远鼓舞激励自己。

        执着于艺术审美,什么是真正的紫砂人

        崇古博新,用热爱发电,弘扬紫砂文化之路,永无止境。许华芳老师说在宜兴有这么一句话,脱离传统就相当于把紫砂”自杀“ 。她表示,紫砂和其它艺术一样,要师法古人,师法自然,在遵守传统工艺中,还要推陈出新。

        许华芳老师创新作品《喜盈门》、《葫芦竹》等推出,心有所感,而形于团泥,老师渴望能与各位壶友达成共鸣。

        新品·葫芦竹

        对于自己的紫砂事业,许华芳老师坚信:“壶做好了才是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无法复制的。只有技艺与时间彼此成全,才会换来大众对作品的认可。“

        在紫砂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进程中,像许华芳老师这样越来越多的紫砂人开始投身到公益教育事业中,在各个慈善捐款上踊跃奉献爱心,帮助穷苦地区少年。闲时,还加入了宜兴陶韵舞蹈队,学习打腰鼓、跳舞,在去年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代表宜兴去外地表演了《迈进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舞曲。

        许华芳老师说,我们紫砂艺人,要永远心怀社会,不忘初心,要有紫砂人应该有的人文情怀。她希望通过像公益、表演这些的方式,去传递宜兴的美,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宜兴。

          原矿清水泥·竹鼎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紫砂也迎来了全面的发展。紫砂人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如今的许多知名紫砂艺人就是这个时期开始走向公众的视野。但许华芳老师却没有大量创作作品,而是选择潜心修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传统工艺和文化理论研究上。

        许华芳老师说,紫砂人得到别人的认可,不能靠炒作,必须要实力说话。她把个人推广的黄金期放在了个人提升上,为如今紫砂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提供了基础。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用半生诠释了紫砂界的“女中豪杰”。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只要认真对待,终有一天,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将绚烂成花。

        许华芳

        作品赏析

        原矿紫泥·喜盈门 

        原矿紫泥·芙蓉珠 

            原矿紫泥·奇瓜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5(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