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从展会到展览的质变

        作者:周懿 2017-06-19 08:33:22 来源:美术报

        5月12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艺术永生——传统”展区,一位参观者站在参展作品前。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于5月1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持续至11月26日。(资料图片)


        在西方语境中,“curator(策展人)”作为职业,最早主要是指16世纪以来随着私人博物馆的兴起而出现的,在馆内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的专职人员。上世纪60年代,策展人作为一种现代意义的职业形态开始出现在艺术圈,追溯其鼻祖,是曾连任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的瑞士人哈拉德·塞曼。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陆蓉之从美国洛杉矶出道从事策展工作,第一次遇到有策展人的国际展,思考了两晚,首次将“curator”译为中文“策展人”,“策展人”这个词开始在华语艺术圈出现。


        几十年来,“策展人”一词伴随着艺术学术的百家争鸣、艺术市场的顿挫抑扬,成为艺术领域的权力核心,而其名词定义,却包裹着批评家、理论家、联络人、组织者、出资人、经理人、销售者等诸多泛化外延,显得含混暧昧。其实对于“策展人究竟要干什么”的讨论,或许从这个词的诞生起就注定伴随,因为一场好展览的体量、内容以及辐射的能量,要求策展人本身的综合跨界素质。


        近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发布了新一轮“青年策展人计划”的“进化版”招募书,并走出上海,进行北京、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的宣讲;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国际艺术与创意活动策划高级人才培训”正在举办;今年4月,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主办的“视觉艺术策展人高级研修班”也在北京开班;而在3月,文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的通知》,继上一年度后第二次向全国美术馆界推出扶持青年策展人计划……青年策展人拥有了更多上升的通道,中国的策展人也从“野生自由”的状态,开始受到更多稳定的支持。


        没有策展人,艺术会怎样


        让我们回到现代意义策展人的摇篮——威尼斯双年展。多年来,威双展保持着每届由不同策展人主导的模式,因此也呈现出可能截然不同的展览状态。中国馆亮相威尼斯双年展已经12年,每一次都带着国内艺术圈的大量关注。2017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邱志杰,策划了一场名为“代代相传”的展览,以回应总策展人克莉丝汀-玛赛尔提出的“艺术永生”的总主题。在当下声光电大行其道的艺术现状中,策展人出其不意地选择皮影、刺绣这些被常人冠以“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前缀的艺术形式,与当代艺术家进行相互串联,使得这场展览同样引发争论。争论内容不止艺术本身。如在全球化时代,艺术是否要区分国别?在后全球化时代,中国艺术又应有怎样的姿态?“传统手工艺术”能否走上世界当代艺术的台面?威双展究竟是艺术殿堂,还是策展人、艺术家的名利场?


        这场争论在陆蓉之的“没有到过现场就没有评判权”声音下,画上休止符。诚然,或许作品可以看图片,理念可以读文字,而一场展览的评判确实需要置身其中的时空体验,其好坏暂且不论。正如邱志杰说的,“展览是最近300年才出现的形式,而艺术的历史已经3万年了,展览在艺术史上只有1%的时间。”没有策展人,艺术依旧能“永生”;但是没有策展人,或许就少了那么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少了艺术创作时的“旁观者清”。就像那些需要“保护”的“非遗传统手艺人”,没有这次展览,或许不会知道自己的这份手艺能有属于“当代”的裂变反应。


        成都当代艺术馆副馆长蓝庆伟认为,“与策展相比,观众预约、公众导览等环节似乎不在策展人以及展览策划的职责之内,但不断拓宽策展的外延逐渐成为评判策展人工作质量的标准,尤其是在这个技术手段多元的媒体时代。”在大众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也对策展人提出新的要求。供职于关山月美术馆研究收藏部的丁澜翔就以曾经策划展览中关山月先生的《山村跃进图》为例,展览团队为了厘清作品的历史情况,下乡走访考察,得到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拍摄纪录片,通过展览呈现给观众。蓝庆伟认为,“观众不再满足参观时的视觉获取,而倾向于视觉、知识的同时体验……观众可以获取超越展品自身的横向与纵向关联知识的介绍,这是一种专业知识大众化的趋势。展览策展人对作品、展览负责,但这终将是需要观众参观的。”


        策展,恰到好处就行


        或许也因为知识大众化的趋势,除了当代艺术展外,传统艺术展、设计展都越来越需要策展人的介入,策展人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传统书画因其形式较为单一,在展览时容易出现枯燥、表现手法陈旧甚至仓储式陈列等弊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认为,“在当下语境中,观众的审美趣味多元化,适当增设传统书画的文化背景、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场景制作及新媒体介入等,可有助于观摩与传播。”在他参与推广的“东方画艺——15至19世纪中韩日绘画展览”中,“国博讲堂”配合展览推出中、韩、日研究人员基于展品为基础的学术讲座,并结合新媒体的直播,达到5万人次的在线观看,这是展厅空间无法比拟的传播效果。


        “设计展览可追溯的历史已近百年,而国内以策展人主导的设计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本身为设计师的卢涛已经以策展人的身份策划过多场大型设计展览,他认为设计策展人仍然有极大的可提升空间。策展人刘潇以自己的观展经历为例,她看到许多现有的设计或建筑展览,其实是“展会”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展览”,由此引发设计展览中学术与商业的介入问题。卢涛认为,设计展与艺术展由于展览主体的不同,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设计是实用美术或者是实用性的创作,它本身能够为某种东西而服务的,有它的价值所在,”因此可以看到更多商业、资本元素介入到展览中,成为一种“大师化”的“造星”行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当然,不管是艺术展还是设计展,对于展览本身,策展人所做的都是为展品、艺术家、观众服务的。策展人张凡,曾参与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北京国际设计周等艺术、设计展览,她认为,“展览其实不需要过度的设计,恰到好处能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好就行。”在这个“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策展人”的时代,美国篮球明星“大鲨鱼”奥尼尔也曾过了一把策展人瘾,且不论是否是一种宣传噱头,他看似简单粗暴的一句话,似乎是值得回味的,“作为策展人,我要对艺术家们负责,他们就像我的队友,我们要保证每个人发挥出状态——这跟打篮球其实没什么区别。”


        本期我们邀请了当代艺术、传统艺术、设计等不同领域的策展人,他们有的供职于专业美术馆、博物馆,有的以“自由策展人”身份活跃于展览界,从案例分析到经验分享,聊聊策展这回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37(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