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传承中国画的原则

        作者:李佳桐2017-08-13 11:45: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代中国的革新运动领袖和思想家在对传统制度的质疑与否定的同时,也开始对中国传统绘画加以批判和否定。他们认为西方绘画的“写实”,远比晚清文人画的“信笔草草,抒写心中之意气”有价值得多。当然,文人画发展壮大确有其弊端。这些文人画太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体现,以致使之缺乏对物象的把握。由于当时文人士大夫占据绘画主体,使文人画陷入教条化的僵局。


        尽管如此,自宋代以来不断兴盛的文人画自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内在缘由,不可能像这些思想家认为的那样一文不值。如果晚清改良派思想家对传统艺术的全然摒弃,只是想要从绘画领域作为切入点,来教化国民、改良体制,从而通过学习西方文化、艺术体制来改造晚清的政治制度,进而挽救国家,可能不失为一种使国人接受外来文化,乃至制度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些试图解放深受传统思想禁锢国人的改良者和启蒙者,是否也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让包括西方艺术家在内的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绘画而不是全盘否定它呢?这些改良派思想家对传统文人画的否定和对西方艺术的推崇的确推动了传统艺术的转型,也使得大批有识的国人更坚定地学习西方,有力地推进了晚清社会由封建向近现代文明迈进。然而,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抨击和否定也的确给国人带来旷日持久的民族文化自卑感,其影响之深远一直到今天。


        从那时起,国人开始怀疑自己,使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财富受到强烈质疑,而西方的文化,从政治制度、文学戏剧到宗教伦理、美术主张,都飞速地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国人开始抛弃、批判传统文化,甚至与传统价值取向完全决裂,机械地去迎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自那时起,中国在丧失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又丧失了独立的文化尊严,使民族自尊心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民族自卑感至今还埋藏在国人的内心,体现在国人的一言一行中。


        对于晚清文人画,康有为曾这样品评:“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敝极矣”,又说:“中国画学应遂灭绝”,徐悲鸿也曾说过:“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凡世界文明理无退化,独中国之画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五百年前退四百步,七百年前千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何故而使画学如此其颓坏耶?曰惟守旧。曰惟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本人对于这些对中国传统绘画所做的评价不是很赞同。他们没有从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历史角度去认真剖析中国传统绘画和文人画的本质。


        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到晚清文人画,自有其劣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文人画就完全没有价值。文人画如何兴起、为何发展,文人画的历史伴随中国绘画史上千年,其是否具有实质价值,不言自明。而文人画到底有何弊端,怎样去改良之,都值得细细深思,而不是彻底否定之。近代改良者对传统文人画的否定使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历史遭受了巨大冲击,造成中国传统绘画历史上一段永远无法弥补的巨大空白。这种对西方写实绘画的推崇和对传统绘画的否定甚至影响到自那以后中国的美术教育。曾几何时,国人的美术教学完全顺应西方,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也完全按照西方教学模式进行。中国绘画本就不长于写实,尽管通过大量的写实能力训练,可以矫正中国画只注重意境,而忽略事物本身的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但在美术教学体制上放弃了中国绘画的传统设置,完全采用西方油画和素描的原材料,迫使国人的传统艺术之手去描绘西方传统绘画的元素。


        中国绘画的发展、蜕变历经千年,文人画的出现和发展必然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中国传统绘画始终保持着“中庸”的色彩。传统国画者秉持“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的观点,所以在绘画过程中始终将作品保持在似与不似之间,既不写实,也不抽象,这就形成了中国绘画传统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集权制越来越深入,官员、知识分子为了平衡仕途前程和内心旷达的矛盾,常常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借绘画和书法来抒发内心情感。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以形写神,强调气韵生动,并不长于写实。文人画用笔虽潦草,但寥寥数笔就能描绘出心中所表达的意境,抒发出内心情感,这和西方近现代的绘画艺术也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文人画完全有其独特的价值。毕加索就曾评价到“真正的艺术在中国,中国画家一根线便能将河水表现出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像波洛克、库帕等一批西方艺术家不约而同地用类似中国毛笔画的线条来创作,采用书法式的涂抹手法把运动着的点、线布满整个画面;意大利的静物画家莫兰迪在自己的绘画语言里融入东方绘画的审美情趣。西方艺术家不仅看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靓丽,而且借鉴得当发展了西方绘画艺术。与之相对照,在西方绘画的强烈冲击下,我们的确应该为惟妙惟肖的西画写实技法所惊叹,但同时也要正确看待传统艺术的价值,让西方绘画成为鞭笞我们发展传统艺术的工具,而不是就此向西方艺术臣服,放弃传统,而去拥抱西方艺术。


        客观地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绝不是守旧,而是为了更深刻地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推动中国绘画艺术长足发展。正如林风眠所说的“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才是这些国画传承者应该坚持的原则。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03(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