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太湖石”的西方雕塑家——亨利 • 摩尔

        作者:马文甲2020-05-14 06:41:54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1/8)太湖石

          (2/8)椭圆形的点 1968

          (3/8)斜倚人物 1984

          (4/8)亨利·斯宾赛·摩尔(Henry Spencer Moore,1898—1986)

          (5/8)斜倚人物 1951

          (6/8)斜倚人物 1982

          (7/8)斜倚人物 1939

          (8/8)弓 1963-1969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每个孩子都有热衷于收集石头的一个阶段,随着渐渐长大也就遗忘了这个癖好。但有的小孩却执着地收集石头、雕刻石头直到终老。中国古代也有“拜石”的文化传统:将石头比拟为道德。太湖石作为中国的“四大名石”之一,其“瘦、透、露、皱”的造型特点,呈现出中国美学以“残”来凸显真实与辩证的特殊认识观。而一位西方雕塑家毕生创作了许多与太湖石形态极为类似的,具有同样审美品格的作品,他就是亨利·斯宾赛·摩尔。(以下简称亨利·摩尔)

        亨利·摩尔的名字可谓“大名鼎鼎”,或者说他的作品风格你绝对在某一个公园见过:一个斜卧的、镂空身体的“女人”。虽然不一定是他的作品,但这种风格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都在不断模仿。

        亨利·摩尔是英国人,他幼年时的偶像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刻作品《大卫》的作者。亨利·摩尔上幼儿园时便显露出过人的黏土造型能力,但是他父母一直反对他做雕塑,认为雕塑家都是卖苦力的。但年轻的他就像所有年轻人一样,坚决不会听父母的话,一战退役后的他坚定地考上了利兹大学学习艺术,后又到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深造。

        亨利·摩尔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很着迷于研究自然形态,山石、动物、果品等。而那时的欧洲前卫艺术领域中,布朗库西的抽象风格盛行一时,即形态理智简练、具有非常强烈的工业感的雕塑。而他认为这种风格仅带来工业感的冰冷与生硬的理性,没有那种由丰富关系构成的自然美感,更缺乏生机和趣味。

        亨利·摩尔同样也排斥欧洲的古典主义雕塑传统,他认为,艺术家对雕塑有太多的信息注入,过多的追摹叙事会让材料失去它的灵魂。反而那些看似粗糙的非洲和中亚雕塑,更能让人感受到艺术原始的力量和美丽。

        他开始找寻自己想要的那种质朴的团块而又不失灵动的空间变化的语言风格。

        在妻子经历了几次流产,终于平安生下女儿后,他把目光转向了家庭。他发现妻子抱着孩子的样子是最美的,尤其在妻子斜卧的时候,身体的曲线像是家乡约克郡的山丘。他将这具象的形态抽象化,在人物的“石头身体”中穿洞,让弯曲的四肢从身体中分离出来并以新的方式连接,或者是直接让空间穿透身体。艺术史学家弗里德曼曾形容他的雕塑是“深色霍恩顿石的纹理奇迹般地从石块中显露出来,勾勒出左胸、膝盖骨、腿部、肩部……如山脊一般”。

        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虽然都做得体积很大,但看起来十分地轻盈,而且又没有将形态抽象到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地步,不同身份的人群都能从中感受到它的美感。

        他对“洞”的着迷可谓一发不可收拾,并陆续尝试各种质地的石料。无论是卵石、花岗岩、石灰岩,甚至贝壳、骨头,他都去研究它们的形状、质地,怎样开洞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再用它们表现半抽象的人体、母子、面具等题材的作品。

        亨利·摩尔喜欢富有对抗性的体力劳动,热衷于挑选不那么容易就开洞的硬质石料。甚至为了省点运费,他直接把办公室搬到了采石场附近。足见他对于体量强悍与材料语言的着迷。他享受石头的阻力与自己的力量产生对抗,他形容这就像人去按压一个被沸水顶起的锅盖,和按压一个锅里面空空如也的锅盖,是不一样的感受。他的职业生涯中,至少使用了41种不同类型的石头,沉积岩、霍恩顿石、蛇纹石……尤其天然带洞的石头。可见石头确实是他的挚爱,尤其是带孔的石,他认为石头中自然形成的密集的小洞,是天生具有“亲和力”的,让其产生与观众的本初亲近感。天然的属性是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完美复刻的,但他自己却是用毕生的创作实践想去追求那份天成的意趣。

        他倾情于雕刻一块能“呼吸”、有“美感”的石头,而他那些作品让石头看起来“有血有肉”,有“皮肤有皱纹”。他愤慨那些“完美”的欧洲古典写实的大理石雕刻是最与自然背道而驰的。

        “我想,石雕应该看起来像石头,坚硬而专注,但又轻盈和柔美”。亨利·摩尔这番表述直接的阐释了他的艺术观念与毕生的追求……


        马文甲 :

        博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助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理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特聘雕塑家

        国家大剧院公共艺术策划顾问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

        《中国雕塑年鉴》编委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外聘硕士生导师

        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客座教授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316(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