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活化”是博物馆创新核心——专访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

        作者:黄俊娴2020-05-25 06:38:12 来源:美术报

        北京:博物馆陆续恢复开放 陈钟昊/摄

        记者:刘馆长您好,针对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什么具体的展览和活动安排?

        刘万鸣:国家博物馆2020年的展览非常丰富,在年初已基本确定。由于疫情原因,博物馆闭馆了一段时间,现已重新开馆,开馆以来,预约参观的观众非常多。今年我们策划的新展览如“中国古代钱币展”,这个展览从展陈形式、灯光布置上将进行很大的改进。6月份我们即将举办馆藏“明清肖像画展”。明清肖像画展中的作品全部是国家博物馆的馆藏。另外开展的还有“中国古代乐器展”、以及针对疫情的“众志成城抗‘疫’美术作品展”、“战‘疫’主题摄影展”。“战‘疫’主题摄影展”是由国家委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队到抗“疫”前线武汉完成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一共拍摄了4.2万张医护工作人员在抗疫前线的影像资料。我想这个主题摄影展一定会感动所有观展的人。

        记者:疫情导致全球博物馆闭关许久,博物馆的角色是否会在疫情浪潮中发生改变?

        刘万鸣:疫情给全球各大博物馆,都带来影响。人们看展览的方式不得不改变,如何改变,如何运用新的方式,使观众一如既往地和博物馆有一种呼应。最初各家博物馆推出的云展,以虚拟展厅的方式,通过屏幕,360度观看,点击屏幕,双击也可放大,看到文物的介绍,确实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后来很多博物馆用语言详细介绍明星展品,给线上观众带来视听的双重享受。再后来很多博物馆又推出云直播,就是讲解员和志愿者带着观众,领略展厅的风采。这些都是各大博物馆在疫情中的亮点。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云展览,可以直接在公众号里推出,由馆里的专家和一些大家讲解文物。这对文博爱好者来说,是更有意义的。由于云看展,不存在地域时间以及旅游预算的限制。我想不久的将来即便博物馆开放了,云展的方式去和观众沟通同样有它的意义。

        记者:疫情期间博物馆发起线上展览项目,有观点认为数字化对博物馆对公众的深度学习实效价值不大,对此您有怎样的思考?

        刘万鸣:我是一名画家,从我个人的角度认为,无论实际看展,还是云展,这两种展览之间不存在矛盾,它各有所长。带给观众的感受,给观众对文物艺术品的了解,有着不同的感知。比如今年3月初,国家博物馆关于云展,它的阅读量就突破一个亿。

        云看展和实际看展,各有其长,借用高科技,一件文物可以多个角度让观众去领略欣赏,包括文物的底部。而在实际的博物馆看展中,这一点是做不到的。所以科技对文物传播的是未来的需求。云看展这一博物馆的新模式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再者,云展能够满足更多人。因为一个展览它有时间段,长则两三个月,有的展览可能只有半月,这就不能满足所有观众。而云展弥补了这一点。

        记者:经过这次疫情,博物馆有没有考虑如何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如何体现社会责任与担当?

        刘万鸣:关于公共服务效能。国家博物馆强调文物的活化。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扩大国内大博物馆出国办展,真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也是我今年的政协提案。现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对外引进和输出的展览不平衡,入境的展览多于我们走出去的展览,各省市级的博物馆,也存在这个问题。加强对外交流展览,从政策上引导,简化综合性博物馆出国办展的审批程序,放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联合办展的限制,优化展览的格局,打造中国博物馆展览的品牌,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博物馆目前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所以国家博物馆在未来的展览中,可能更加注重对外交流,弘扬中华文明。

        记者:您认为博物馆创新的核心是什么?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刘万鸣:我认为创新的核心,就是前面我提到的“活化文物”。如何使文物真正活起来,传统手段现代高科技相互结合。提升人们对文物的欣赏,随着文物的活化,高科技介入的机会越来越多,未来文物和人之间的关系,真正使人与文物融为一体,文物传播需要传统手段更需要高科技,这是未来活化文物发展的趋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10(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9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