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克:关于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

        作者:孔维克2020-05-28 09:28:36 来源:网络

        孔维克

        全国政协委员

        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山东画院院长



        提案一

        关于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

        中央把科技创新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及时全面深入的推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科技富有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是塑造中国之治的科技人文溯源和特有科技伦理体系构建的必须。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实现现代科技人文精神的溯源,对中国之治科技精神的研究与凝练,具有国家战略的时代发展价值。基于当今科技工作者调研中面临科研压力、伦理导向和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科技壁垒等现象,结合调研与基层实况我们提出本提案。

        立论基础:

        一、科技工作者压力巨大,博士群体自杀现象频现

        中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自2008年就超过美国。博士生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事件频有发生。放眼世界,博士生的精神同样存在巨大压力,有研究显示,47%的博士生情绪低落沮丧,有抑郁倾向。每年都会有博士生自杀的悲剧。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来源于科研本身实际状况的压力,更有科研人员本身精神支撑的脆弱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骨传承和精神塑造有丰富的内容。新时代开展传统文化与科技人文的深度融合尤其重要。

        二、科技人员培养与传统文化存在脱节现象

        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文理分科现象,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人员多为理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教育存在偏失。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说过“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他在中学阶段念书时,父母却要求他背诵孟子。他上大学后,虽然学习自然科学,一路走来却极为顺利,并获得国际的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个人心中都可以形成一套价值系统,每当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都会提供明确的答案。开展对中国特有的价值体系与人文精神的深入发掘和研究,是当今我国科学发展与伦理进步的重要手段。

        三、科技人员需要传统人文精神的支撑

        博士生居于国民教育培养体系顶端,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在追溯中国之治的科技与人文溯源和科技伦理体系构建中开展中国传统人文风骨的教育培养,尤为必要,这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强健心境意志与人格的正向塑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强健意志力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的优势内涵的融合,可以有效的塑造科学研究向善尚义的正确导向。

        四、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展示更需要科技手段的支撑

        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对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可以更好的诠释和展现,对教学、文旅、健康、乡村振兴等产业的发展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基于此建议:

        1. 构建并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机制

        建议国家整合文旅、科技、教育、人社等部门组建科技文化融合的专项主管机构,纳入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由中国科协引领构建人文科技管理制度及传统人文精神课程的培训与研学。进行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融入,减少科技人员的无形压力,同时塑造科技人员及学生的精神支撑和强大意志力。

        2. 设置科技人文精神课程和研学示范基地建设

        建议教育部在自然科学学科课程设定中,纳入中国人文精神课程,文旅部门制定研发人文精神风骨的研学课程,开展文旅景区科技与人文融合内涵的建设与评定,把大学生及科研人员的坚强人格塑造纳入日常教育的培训内容。

        3. 开展多元化支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机制与制度建设

        鼓励各景区和文旅机构开展基于科研人员精神塑造的文化融合元素项目的开发。在文化发展及文旅项目中加大科技项目的审批及经费的支持力度,加大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的制度与经费支撑。


        提案二

        关于加快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精神提供滋养的提案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中国人民在抗疫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集体意识、利他精神、包容克制品格对防控疫情提供了强大精神保障。不少学者(包括西方学者)认为,除了中国社会制度的强大领导力和组织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此次抗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就是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发挥巨大力量的案例。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与传统文化有一定隔阂,因此要对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解释系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也牵扯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争夺,特别是对年轻人的争夺。

        由此建议:

        一、加强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新渠道传统文化传播。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重要窗口。要紧紧抓住青少年移动互联入口,用适当的方式,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鼓励中国故事创造、创新。应当大力鼓励蕴含中国文化精华的文艺作品创作。例如电影《大圣归来》讲了关于初心的故事,获得极高口碑,做到了思想性、趣味性、盈利性的统一,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三、培养、发掘、保护、鼓励“两创”人才。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个新领域,人才数量少,成才难度高,应当制定政策,积极培养、发掘、保护、鼓励他们的创作、创造积极性,形成人才梯队。


        提案三

        关于孔子诞辰年数规范表达的提案

        孔子被公认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符号。目前,每年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举行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尤其是诞辰年数逢五、逢十纪念活动更加隆重,几乎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但目前中国大陆通行的孔子诞辰年数表达不规范,引起一些争议甚至误解,建议对这样一个特殊人物的诞辰年数表达加以规范。

        按照目前的通行说法,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1989年9月,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首次在北京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的周年数计算方法是551+1989=2540(参见董金裕《必也正名乎——孔子诞辰年数考辨》)。这种算法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公元0年,所以总数减一才是周年数。但这种算法一直延续了下来。

        这个问题源自一个计算错误,如不纠正或补救,不仅贻笑大方,更不符合孔子“正名”思想。况且孔子“六艺”中有“数”一项,数学也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台湾地区纪念孔子诞辰的周年数比大陆少一年。但大陆纪念活动周期已经延续多年,突然改动,似有不妥,但可以更改一个叫法,变“周年”为“年”,诞辰年数和纪念周期不变。理由如下:

        所谓周年之“周”,乃整年实岁,如继续称“周年”则应减少一岁,否则讲不通。但中国传统之“年”,往往是年头之意,类似年龄中的“虚岁”,如去“周”称“年”,则可延续目前诞辰纪念年数。

        综上,建议有关部门规范孔子诞辰纪念年数的表达,以后如果继续称呼“纪念孔子诞辰XXX周年”,则纪念年数应减一;如果纪念年数不变,则可以将“纪念孔子诞辰XXX周年”改为“纪念孔子诞辰XXX年”。


        提案四

        关于建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念馆的提案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成立抗击新冠疫情纪念馆,通过数字、图片、视频、实物,从不同角度,分板块、多层次、全方位展现中国抗击疫情过程,牢记历史教训,纪念逝者,全面展现我国抗击疫情成果,大力弘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

        一、牢记历史教训:疫情事关国家兴衰、人类命运。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SARS病毒、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寨卡病毒、埃博拉等疫情,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难题。病毒传染不分国别、地域、种族,具有明显的“扩散性”“跨国性”,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弘扬众志成城,全面抗疫的伟大精神。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国力量来自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同舟共济,汇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

        三、为今后有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化解疫情风险危机提供经验启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其中的疫情研判、危机应对、社会治理和复工复产等方面的种种做法,是一本极其厚重的活生生的抗疫教科书,为我们有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化解疫情风险危机提供了经验启示。

        四、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建立纪念馆,可以让人民群众加强对公共卫生政策、病理知识、疫情防控等知识的了解,引导他们正确理性看待疫情,既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又不盲目跟风、过度恐慌。建立纪念馆可以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向民众生动讲述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五、展现中国制度优势:党的领导是打赢抗疫战争的坚强保证。疫情暴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以战时状态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量的超常强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中国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对遏止疫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六、展示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展现团结一心、勇往直前,无私奉献、守望相助,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等宝贵精神。

        七、展示抗击疫情成果。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团队为代表,汇聚广大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力量,紧急启动防控疫情相关科研任务,在控制传染源、疾病诊治、疫苗药物研发、科技攻关、大数据抗疫等方面发挥科技领军作用。一批批人工智能创新运用,在线学习、在线办公、高技术创新、柔性制造等成果在此次疫情中不断涌现,抗疫还促进了5G网络、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八、展示中国大国担当精神和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毫无保留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现了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彰显了大国道义和大国担当,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7(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