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艺术是真情的流露

        作者:祝如2020-07-13 06:57: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菜农(国画) 77.5×95厘米 20世纪50年代 林风眠 


        林风眠无疑是我国现代画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位巨匠,他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林风眠(1900—1991)出生于广东梅县,19岁赴欧游学,曾担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长,也是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任校长。他倡导“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念,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如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等。

        林风眠在19岁的年纪就赴巴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求学。与同在此求学的徐悲鸿选择欧洲古典主义绘画的道路不同,吸引林风眠的是彼时盛行的法国印象派、立体主义和野兽派,特别是塞尚、毕加索和马蒂斯。特别是马蒂斯鲜浓悲怆的色彩深深影响了林风眠。同样,林风眠也精研中国传统绘画、陶瓷、雕塑等中华五千年文化之瑰宝。年轻时候打下的这番扎实而广博的基础,以及在法国求学所历练的眼光和独立思考能力,促使他终生都恪守着自己的艺术初心。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抗战的滔天洪流,“文革”的牢狱之灾,远走香江的韬光晦迹,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林风眠见证了百年来民族文化所遭受的困厄与磨难、“中西融合”所历经的波折与流衍。他是中国现当代史上极少数不为时局所左右、一辈子不改理想初衷的艺术大师之一。

        林风眠曾说:“艺术是真情流露,所以能感动我们,惟其是美的表现,所以能增加我们的生趣,惟其是善的宣扬,所以能启示我们的生路。”仕女系列之所以成为林风眠最受观众喜爱的代表作品,正体现了他对人生真善美的爱,也体现了他融合中西的独特艺术风格。大面积的色块和几何体的技法来自西方油画技巧,而温婉、流畅的人物造型的线条则是书法特有的运笔工夫,亦体现出林风眠对于“线”的运用之重视。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林风眠无论在色彩处理、构图选择还是线条运用上都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时期也堪称其创作的黄金时期。1950年代初期,林风眠创作了许多带有明显立体主义风格的戏曲题材绘画。林风眠的戏曲画并不像关良的戏曲画那样通过人物的展开排列讲述了动态戏剧的情节,令人看到流畅的时间推移。他以人物的折叠打破了时间的顺序,使作品反而获得一种碎片的、短暂的、偶然的、无时间逻辑叠加的现代性。1953年创作的重彩纸本《武松杀嫂》是画家这个时期戏曲绘画的典型风格。

        1958年春,林风眠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组织的下乡劳动锻炼,与赖少其、关良及昔日杭州国立艺专的同事吴大羽等一起深入东郊川沙县严桥蔬菜生产队,住在农民家里,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劳动。劳动结束后,林风眠感慨万分,写了《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文章是这样开头的:“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年来在各方面的成就,是说不尽,也写不完的……许多美术工作者,在思想觉悟上提高了一步,过去把自己关在画室里从事创作的做法,开始坚决的转变过来。”

        林风眠怀着热忱的心投入新的社会,新的生活,并自觉摸索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匹配的绘画表现手法。他曾对学生苏天赐说,这样的创作很有好处,“回过头来再从生活和自然中多要点东西,只会使我更为充实”。林风眠意识到,需要回到自己的绘画传统中寻找表现社会主义生活的出路。这一次对传统的观看,不只是来自“东方主义”视角,更多的来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纲领。无论在怎样的历史阶段,承受怎样的压力,林风眠在公开媒体的发言始终坚持创作方法的多样性。他始终在自己青睐的艺术风格里探索与现实需求相合拍的绘画。

        这段时期,他还开始创作以人物组群为主体的现实生活题材绘画,如《渔妇》《农妇》《乡村小学》《菜农》《读书声》等等。虽是现实题材,画家的艺术风格依旧在画中清晰可见,浓烈色彩、浓厚墨线,以及抒情性东方情调。“通过他创造的艺术世界,我们感受到真诚、善良和力量,看到一个本分、执着、坚强、纯真的灵魂。还可以体验到一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明了的心灵历程,一种在纷纭变幻的境况中坚守着的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一场将民族心理意识与西方文明融合起来以使自身迈向现代的漫长的精神跋涉。”郎绍君曾评价。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5(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