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水墨写的是尘中之都市、尘中之人生

        作者:吴妮娜2020-09-01 06:49: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1/4)歙县唐模村(国画) 范扬

          (2/4)异域行—秘鲁(国画) 杜大恺

          (3/4)夜幕前夕的中环(国画) 郭维孪

          (4/4)过街桥(国画) 田黎明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都市水墨是顺应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产生的视觉艺术样式。中国社会经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城市景观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当代水墨画家面对新的城市生活,对传统中国画产生了新的时代诉求和现实考量。诚如都市水墨画家王秋童指出,都市水墨的笔墨语言形式是在当代都市文明发展过程中被创造的,并且以中国画的水墨特性为上,具有与时代平行的前瞻性。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当中,文人骚客喜欢寄情于山林溪水、春花秋月、雨露风霜。因此,传统山水画成为他们寄托心灵、思想和情感的载物。然而,自然景观随着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变得残缺不全或失去了原意。但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市水墨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画适应新时代需求而作出的改革与创新。

        全球化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传统中国画与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为都市水墨的诞生提供了充足的西画经验、语言和观念。换言之,都市水墨艺术家既借鉴了中国绘画传统的内涵和形式,又吸收和转化了部分西方绘画语言。他们把描绘物象的焦点从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花卉鸟虫转向人类城市文明的世界,涵盖了城市景观、都市风情以及科技现象等。如艺术家王无邪在香港经历了居地迁移、日本侵华、复原自强、回归中国等。浮世如寄的人生驱使他的作品糅合传统感性的中国文人精神和理性的西方现代设计文化,将几何线条融入抽象的墨意来描绘他对都市生活的印象和感悟。他的《心河》和《寻象》系列作品隐藏几何方格于画内,构图给予画面秩序,有时以硬边呈现。这种新颖的构图方式正是踯躅于东西文化的交点上。

        董小明关注传统水墨画在当今都市文化语境下的发展状态,以及如何在科技时代重新诠释中国绘画传统。这反映了他对都市水墨探索的现代性。 他以崭新的手法演绎当代都市文化与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关联,通过现代科技拓展中国水墨艺术的表现力。他的《墨荷》系列作品采用了金属版镌刻、综合媒介、声像合成,以及金属装置等新颖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都市水墨画的现代转换形态。

        无论当代水墨创作的形态与传统水墨的样式有多不同,这些艺术家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保留作品中的水墨意味。董小明认为,身为中国画家,必须创作水墨画。他也通过现代媒介阐释中国绘画传统的笔法线条、传神写照以及诗画意境等构成元素及传统中国水墨所蕴含的东方文化哲思,期望传统中国画能在当代的语境中获得新的传承方式。

        水墨艺术家既需要描绘出都市的轮廓,还要呈现其气势雄阔的神韵和都市气象。都市水墨写的是尘中之都市、尘中之人生。王秋童说,《巴黎之夜》和《吉祥香港》等作品都用了红色作为基调,就是为了呼应苏轼画朱竹的理念。苏轼曾以朱砂为墨画竹,有人质疑:“世岂有朱竹耶?”苏轼反问:“世岂有墨竹耶?”他认为竹子本身就是绿色的,那么既然可以用水墨画竹,自然也可以用朱色画竹。自古画家舍色竹而崇尚墨竹,不过是为了表达意境罢了,因此以朱色或墨色写竹均无不可。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绘画理念十分相近,同为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绘画观念。

        在都市水墨艺术的现代性转换过程当中,水墨艺术家不仅要不断参考西方的造型法则和艺术思想,还要在中西绘画体系中取长舍短,才能使都市水墨画的创作语言与审美观念注入新的活力。即使现代都市景观与古代自然景观截然不同,我们仍然能够在当代社会中挖掘出独特的文化根脉。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64(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3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