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山水:传统再出发

        作者:牛克诚2020-10-19 07:49: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水·朝阳(国画) 190×98厘米 2013年 牛克诚

        尽管“工笔山水”的概念出现得较晚,但工笔山水的历史则是一个很久远的存在。这一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魏晋时期。无论是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还是顾恺之的卷轴画《女史箴图》及《洛神赋图》,都可以看到工笔山水画的早期形式。从魏晋经隋唐直至宋代,工笔山水画完成了从初创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在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等一代又一代山水画家的不断探索实践下,逐步完善起工笔山水画的绘画语言体制。它主要体现为勾勒、渲染的技法形式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形、色、空间观念。这一语言体制以及它的实践形式——作品,构成了工笔山水画的古代经典。

        这一经典对于我们的意义既在于它的语言传承体系,也在于它所凝结的工笔精神:一是精于体物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方式与心境,体现为它细致入微的观察及逼真生动的传移模写;二是制作上的匠人精神,体现为对于细节的关注及绘制过程的精意打磨;三是昂扬、向上的生命意态,体现为它对绚丽色彩的热衷及对技法体系建构的热情。它代表着一种从观察到表现、从心态到技艺全方位呈现的精致立场与优雅品格。当代工笔山水画家便领受着这种精神来感受自然山水。

        当代山水画家同样面临如何“看”自然的问题。山水依旧,我们的自然情怀依旧,但若目光不同,看到的山水也就不同。当代工笔画家生活在与古代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我们接受的视觉资源、我们的时代关怀等等,都与古代山水画家很不一样。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我们自身历史、文化背景及当下体验的当代工笔山水画的表达方式。

        当代工笔山水画正在建构一种既不同于古代工笔山水,也不同于水墨写意山水,更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观照自然与表现自然的方式。它与古代工笔山水不同,一方面在于其自然之景象。古代的工笔山水或“时睹神仙之事”,或“窅然岩岭之幽”,表现的是基于古代文化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想象,而当代工笔山水则是以现实景境表现当下的山水映象,从而形成不同于古典工笔山水的丘壑形象。另一方面在于其技法表现。古代工笔山水的技法语言主要是“勾染”形式,这一与古代中国人形、色以及笔墨意识等密切相联的语言形式经过千年积累沉淀,构成了当代工笔山水的传统资源。此外,当代工笔山水画的语言表现方式又远比古代自由、多样,它或借鉴油画、日本画,或引入新材料,或挪用新图像,或拓展新技法,新的图式语言及创作方法拓宽着中国画的疆域以满足当代的多样审美需求。

        真实质感所传递的现实生活的鲜活感受、细致刻画所承载的浓郁时代气息、敏感体验所蕴含的当代情感等等都跃然纸上,这使得当代工笔真正创造出了一种与新时代、新生活直接关联的新的图像系统,从而更为深刻地阐释现代生活的奥义,更真切生动地表达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这一切都使工笔山水在我们的时代呈现出新的人文意义。当代工笔山水与水墨写意山水的不同是,它们在语言上一个以“笔彩”为中心,一个以“笔墨”为中心。当代工笔山水远承中国山水画的晋唐传统,用对色彩表现潜质的深度挖掘,焕发中国传统色彩认知与表现的文化智慧,发挥儒家“绚丽”为美的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当代工笔山水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根源于中西文化自然观的不同,因之,西方写实风景画表现的是特定时空下自然物外在特征的视网膜映象,而工笔山水画表现的则是中国人对于自然山水观察、体认、感受后所形成的内心视象。

        当代工笔山水画以传统渊源、现实景色、当代情怀、色彩意识及中华哲思等,成就为与古代工笔山水、水墨山水及油画风景都不相同的一种独特的绘画体裁,这也是历史与时代给予当代山水画家的最好馈赠。我们分外珍惜这一福分,并怀着感恩的心情,用不懈的努力,为工笔山水画的艺术大厦添砖加瓦,用精湛的技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工笔山水。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15(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