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观姚永强中国画

        作者:徐惠泉2020-10-27 13:21:40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春风一夜(中国画) 姚永强

          无论摄影还是绘画,都是关于时间的艺术,它们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凝滞的无我之境,一个是流动的有我之境。

          姚永强,一个地道苏州人,在水乡与湖石的浸润下,江南的山水风情便早早地在其心中扎下了深根。在学院系统地训练与磨练之下,他逐渐掌握了传统的技法,但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中某种固定的格式,更没有走入僵化的死胡同,而是在中国传统笔墨里寻找适合自己的画法,去粗取精、博采众长,进而创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姚永强曾供职于《苏州日报》 ,是《苏州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是位资深的摄影记者。他也是苏州市美协副秘书长,是位知名的艺术家。摄影师与画家的双重身份,使得他的绘画与摄影相得益彰。一面是摄影镜头下的聚焦与透视,另一面又仿佛是苏州园林里特有的框景。在镜头框景与园林框景间,本身就是古典与现代的拉锯与碰撞。

          姚永强的画极具现代意味,他在苏州画家中是个异数,这是他的个性,而艺术贵在有“个性” 。然而这种“现代”与“个性”又并非脱离传统的别枝旁出——他善于从摄影艺术中借势取力,他的框景仿佛是摄影镜头里调节光圈焦距后的景别,按下快门的那一瞬,一切还交予万物的客观,却又在这个看似客观的仪式里完成了对所取之景的再创作——他个人世界所特有的语言叙事。

          一个成熟的画家,关键是语言自立。这种语言自立,不同于古典时期的师承风格和群体互认方式,而是靠自己有意识地去选择具有一定特色的笔法、墨法、形式,不断重复再现、再提升,从而构成一种符号化风格,在新创意识如云的当代画家群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当艺术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时,整个作品都是他的印记。

          姚永强画笔下的风月,是以刀刻斧凿的深刻来诠释江南山水的旖旎与暧昧。他早年学习过版画,版画的刻琢与深沉,使得他的中国画构图固定而凝滞。然而通过一点白的勾连而使得画面流动了起来,有一个“破”的意思在里面,这个“破” ,有如味觉的渗透,看似悄无声息却无处不在。

          所谓“画者文之极也”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姚永强的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图写风物,吟弄山水,而是“骊黄牝牡之外”一种生命的真性之所在。姚永强更注重一种感觉的即时传达,而非现实意义层面的摹写。

          一切好的文艺作品无疑都是可以移情的,能移情的文艺作品,这其间必定有其特有之“造境” 。“写景”与“造境”的创作方式都与自然景物产生着紧密的内蕴联系,两者都是借助着笔墨,表现自然之景的美妙,去实现艺术家心中艺术形象的完美表达,完成富有精神意象的图画。只不过“写景”是通过传神去升华自己的境界认识,是一条渐进的再现之路;而“造境”却是通过妙思去实现图画中的境界表达,是一条顿悟之路。画家在作画写景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沉醉于对自然美妙的描写,被动地专注在形象上,而忘记了自己主观判断的融入以及个人的审美发现和审美爱好的表达,最终使得作品缺失了一种可以回味的品性。姚永强很好地克服了这种局限性,他主动地去完成个性化的形意表达,将自然实景通过自己心里的情思酝酿后,在自我联想与情绪化的表达中,将与实景妙合的感受表现于图画之中,体现出具有个性审美的原创精神,并通过自由、随意、组合式的建构处理和深浅有致的笔墨调动等艺术手法的运用,让所造之景达到理想的境界之美。

          “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自是极高的境界,也许在姚永强的作品中,能略窥一二吧。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67(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