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介入书法

        作者:张瑞田2021-02-01 06:40:28 来源:美术报

        书法教学系统是当代书法教育的拓展,人工智能书法家的出现也不是奇怪的事情,人工智能也成为书法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由人工参与的智能书写,依赖数据库,离不开若干样板的提前安置,相对于书法家的烂漫遐想,生命情感的不确定性,书写文辞的理想寄托,对时令冷暖的敏感,具有思想高度的反讽与批判,人工智能的“外向型”性格,免不了有几许尴尬。

        最近,一些企业推出了智慧书法教学系列,并投入使用,引起人们的好奇和争议。书法界趋于保守,很多人不会接受高科技主导下的书法教学系列,对其中的程式化、体系化多有质疑,甚至认为,这样的书法教学系列会颠覆传统的书法学习,会导致书法学习的单一化,并导致书法创作的概念化。

        我们经常强调创新,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每向前走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记得鲁迅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我是赞同高科技介入书法学习的。传统的书法学习有固定的模式,人与人面对,手把手教授,甚至直接学习老师的字,老师怎么写,自己就怎么写。今天的书法进入了竞技阶段,书法学习的结构没有改变,还是人与人面对,还是老师有话语权。一些书法爱好者学老师的字,弯道超车,为入选所谓的国展,投老师所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是带人入门的,至于学生能否成为书法家,是不是在书法创作领域有所作为,还在于学习者个人的禀赋和才能。

        书法教学系列也是带人入门的,首先它会调动学习者的兴趣,然后让学习者掌握写字的技术,如临帖的方法,不同书体的进入程序,甄别好字与坏字,等等。书法教学系列的发明者和应用者强调,书法教学系列可以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我觉得,这仅仅是一个基础问题,它的出现,会影响今后的书法教学和书法创作。现在,书法学习方兴未艾,不同层次的书法教学活跃在每一个城市,水平高和水平低的教学,正在前所未有地打造着我们的书法队伍。这样的教学生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高与下并存,强与弱俱在,好与坏共生。优秀的老师,会教授出合格的学生,平庸的老师,会扼杀许多人的书法家梦想。如果拜师有道,就会前途大展,反之,就会籍籍无名。

        书法教学系统,是人工智能,有人工参与和科技主导,在漫长的书法教学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一套崭新的教学方式。首先,我们欢迎这套方式,至于这套方式能不能经得起推敲,能不能成为优秀的“书法教师”,能不能在实践中培养出有文化常识和艺术激情的书法家,或者能不能培养出对书法有真正认知的一代公民,还需要时间给出回答。

        当代书法,到了正视人工智能的时候了。当一些人嚷嚷着超越古人,当一些人自以为是为中国书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时候,人工智能这个“不速之客”已经向我们靠近。人工智能有一个“最强大脑”。“深蓝”干掉国际象棋霸主卡斯帕罗夫,“阿尔法围棋”的升级版“大师”血洗围棋界。如果机器人书法家参与当代的书法创作,我们怎么办?忽视、嘲弄,还是理性面对?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套书法教学系统是不是“好使”,我们相信,经过实践、摸索,它会达到“好使”的程度。人工智能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分析人工智能对书法界的影响,并不是杞人忧天。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尝试机器人写作。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助推下,人工智能写作成为现实。人工智能书法家的创作是否也会成为现实呢?它的亮相与正规登场的时间距离有多远?成立机器人书法家协会的可能性有多大?

        今天,书法教学系统“兵临城下”了,我们不能怀疑机器人书法家有一天会在我们眼前出现。

        人工智能具有非凡之处,解决书法的临创问题不在话下,甚至“创作”出荣获书法兰亭奖的作品也有理论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关键在于“人工”二字。人工智能书法家的创作,需要人的设计,其中的书体、文辞、风格、强弱等要由人存于数据库,再由机器分辨、组织、书写。

        社会化大生产和技术主义横行,人类会觉得茫然,但是,这不是我们妄自菲薄的理由。人机关系仍是主从关系,特别是涉及到价值观,机器人就力不从心了。因此,书法教学系统,不管它多么的“高科技”,它面对的是人,人是有感情的,有思想的,有性格的,有判断力的,人会解决与书法教学系统的矛盾与冲突,两者间的对话、互补,可以让书法教学系统与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书法教学系统是当代书法教育的拓展,人工智能书法家的出现也不是奇怪的事情,人工智能书法家的创作也是书法创作的表现形式,只是,由人工参与的智能书写,依赖数据库,离不开若干样板的提前安置,相对于书法家的烂漫遐想,生命情感的不确定性,书写文辞的理想寄托,对时令冷暖的敏感,具有思想高度的反讽与批判,人工智能的“外向型”性格,免不了有几许尴尬。

        张瑞田(书法评论家、文化学者)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14(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0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