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字画沈快”

        作者:韩修龙2021-02-22 07:25:08 来源:中国艺术报

          去古邺城,有三个人物在我脑海里翻腾不已——曹操、曹丕、曹植,曹氏父子在中国历史星辰中均耀然生辉,我想说一说曹植。

          南朝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南朝钟嵘亦赞其“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清初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曹植的才华,无疑是在其父兄之上的。他善声律,在梵呗一项,被世人允为鼻祖: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出画论的人物,曾有一篇《画赞序》存世……而这里要说一说曹植的书法。

          应该说,曹植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书名,见录于历代者,有隋杨广《叙曹子建墨迹》云:“陈思王,魏宗室子也。世传文章典丽,而不言其书。仁寿二年,族孙伟持以遗余。余观夫字画沈快,而词旨华致。想象其风仪。玩阅不已,因书以冠于褾首。 ”这里指出,曹植书法“字画沈快” ,“沈”是庄重、沈厚;“快”是潇洒、文气。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妙品》云:“子植,字子建,亦工书。”张怀瓘在本章节评价了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后,对其书法只用“亦工书”三字作简要评价。在张怀瓘的眼里,曹植的书法甚工,很有功夫。张怀瓘在另一篇《书估》中,把曹植书法列为三等:一等为张芝、王羲之,共9人;二等为蔡邕、皇象,共6人;三等是邯郸淳、梁鹄、曹植等,共43人。张怀瓘对第三等也有简评,即:“或奇材见拔,或绝世难求,并庶几右军草书之价。”在张怀瓘看来,能列为第三等者多有奇才,这也是难得,于世亦为稀珍。直接指出曹植善章草,见于宋《宣和书谱》:“然其胸中磊落发于笔墨间者,固自不恶尔。观其以章草书《鹞雀赋》,可以想见其人也。”曹植用章草书体自抄录的《鹞雀赋》,曾收入宋御府内,后失。

          看来见于书录的曹植书法,是绝迹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搜诸网间,忽见一帖本曰《曹植书赋稿长卷》者赫然入目。内有曹植以章草所书自己的赋稿14篇,为墨迹,字字清晰,和雅可喜。篇末,曹植自跋云:“黄初五年长夏,燕居无事,因思建安间所作诸赋稿渐散逸,检诸笥中,得十有四篇,乃断素缣,援不律次第录之,聊以自娱。非敢希炫耀当代也,曹植。 ”读其后跋,应该是用丝绢来书写的,当时也是初有纸张,想是挺昂贵的。曹魏尚简朴,据史载,曹植的第一个夫人崔氏,就是因着装过于华丽而被公爹赐死,由此可知,曹植有纸恐一般也不用。此卷本为于右任先生所藏,又付印制,广被人间。于右任亦跋于后另纸云:“曹子建自写赋十四篇墨迹。去岁赴陵时长安古玩商持此求售,自言得之甘肃平凉,时余以为绛帖中子建两帖尚有疑为伪托者,焉有长十余尺之墨迹存世而竟湮没无闻耶?惟余深爱其字而留之,而售者亦不以为真子建也。南来在京沪与绩学友人析研似其字之平正冲和,近代颇堪指数所为伪托亦有可取,因影印公世,觅诸识者也。三年于右任。 ”此帖不见著录,又如此之巨,又是墨迹,又是如此完好无缺,然在于右任看来,字迹如此,大概为近人伪作,然其“平正冲和”,亦是难得。

          细观是本,纵然“平正冲和”,古意却是不足,字迹又是清新,莫非是曹植真迹的近代临本?那原本又在何处呢?曹植早王羲之又百年,原迹断然愈是绝少近无。

          曹植的最大才华还是在文学上,《洛神赋》的写作,让曹植的文名达到顶峰。曹植去世百年后,晋人王羲之十分仰慕曹植文采风流,对《洛神赋》情有独钟,曾用行书抄写之,对《洛神赋》的传播功不可没,也可见《洛神赋》在南方晋人心目中的位置。现传世的王羲之行书《洛神赋》,也有人疑是别人攒成的王羲之集字本,因有李小石写“孤本南唐澄心堂拓王右军洛神赋全文”题签,被人呼为“澄心堂本”,有人指李小石为民国人;此拓本又有题签“右军洛神赋,二铭轩藏玩”者,“二铭轩”,识者允为清代初年某收藏家;此本还有“王右军洛神赋古帖,废道人宝藏”字样,“废道人”为清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别号,故知为其藏品,然明代前却不见此帖的其他著录。

          此拓本,其中损约50字,有3处与今版《洛神赋》文本字句稍有出入。有人评说,此帖古逸萧散之气,绝非唐以后人所书,该帖中有帖藏者废道人三跋,谓宋代有人见王右军书写在绢上《洛神赋》全文,并有传世者。此一说,又把人引向一个神秘境地。

          王献之平生亦好抄写《洛神赋》,据说不只写过一本,其写《洛神赋》的墨迹在宋代还留传有两本,即晋麻笺本和唐硬黄纸本,为小楷。其中唐硬黄纸本有唐代书家柳公权的题跋,元赵孟頫则认为是唐摹本。 《宣和书谱》有载,麻笺本北宋时入内府,后二墨本均失落不知去向。到南宋时,相国贾似道先觅得麻笺本9行,后又得4行,合为13行,刻于苍色石上,被人美称为“碧玉版本” ,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玉版十三行” 。这个石刻本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赵孟頫也是曹植的粉丝,更是喜书《洛神赋》,其见著录版本有6种:在王似峰、黄惇所制《赵孟頫年表》有记述(小有出入):“1297年大德元年,是年,为张渊书《洛神赋》。”未知此本为楷、行还是草。“1299年大德三年,十二月二日,为萧和作楷书《洛神赋》,‘笔法森严而规矩’。”同年,“是年,观晋人顾恺之《洛神赋图》,并楷书《洛神赋》题于图后。”此二本,未得见。或其一某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或二本都未得藏。“1300年大德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为盛逸民书《洛神赋卷》。”同年,“八月,何心山观孟頫为友人书《洛神赋卷》,称孟頫书法与曹植文章同炳日月。”未知何心山所观孟頫为友人书《洛神赋》为何书体。“1319年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管夫人逝于临清舟中,孟頫父子护柩还吴兴。十九日,绘《文宣王小像》,书《道德经》《洛神赋》。”亦未知此时所书《洛神赋》为何书体。“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六月二日,题高克恭《墨竹卷》等。十五日,绘《昭君出塞图》。是夏,陆文圭题孟頫俞和《洛神赋》,称其晚年笔力愈出愈奇。”此处提到的赵孟頫这本却未能提示出所书写为何年,也未知为何书体。由此可知,赵孟頫书写《洛神赋》多矣,其遗失者更为多数。赵孟頫之外,爱抄写《洛神赋》者,还有赵构也以草书写过。在明代抄写《洛神赋》者,祝枝山分别写过行书与草书两种,文徵明写过小楷一种。

          曹植的侄子曹叡即位,成为曹魏第二代皇帝,曹植的从政愿望得到限制,无形中锁定了他只能从文,只有“立言”的自由,这才是他的本分。待曹植死后,明帝对皇叔的诗文多方搜求整理,结集出版,这对曹植的著作得以较完整地传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0(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0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