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唐诗之路 打卡诗画浙江

        作者:叶芳芳 俞越 2021-03-01 07:14:05 来源:美术报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舟行入剡》,描绘青山绿水的生态之美,如是的唐诗还有很多。

        “唐诗之路”的概念于1993年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定名,迄今考证出唐代400多名诗人,在这条道路上留下了《全唐诗》有载的1500余首诗歌。在这条道路上行旅吟咏的,既有贺知章、皎然、寒山子、罗隐等唐代本地诗人,也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等来此游历寓居的诗人。诗人之游,有年少壮游、有中年贬谪、有告老回乡,有出仕、有隐居,有游山、有问水,有思古、有访道,在一条山河人生的驿路上出入行止、唱和不息。

        01|唱和应答,与时空对话

        “唐诗之路”,不仅是地理上的山水之路、诗性心灵的漫游和栖息之路,也是贯通古今的文化历史传承之路、生生不息的生态文明之路,更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成长的道路。

        2月26日,带领观众探寻这条路的“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在浙江展览馆正式拉下帷幕。

        短短两个月内,因疫情而观展人数限额的情况下,33000余人次到现场参观展览,20多家单位组团前去参观;展览线上线下联动,打破时空的阻碍,75000余人次现场线上收听了唐诗之路大讲堂,14670余人次观看开幕式,浙江省数十万听众通过电波收听了展览导览直播。而此次展览的相关内容在43个国家进行传播,外国网友通过网络平台有上万的互动留言。据保守统计,在农历新年前,通过互联网传播,整个展览的有效阅读量、点击量达到了400万人次。

        在艺术圈和艺术爱好者眼里,展览已经成为必打卡之地。这个空间里,不同年龄和身份的艺术家们,摒弃常规系别、师生、流派、性别等固有身份归属,在主创团队有意破圈的展陈安排下,带领观众与古人展开梦境般跨越时空的“唱和应答”,重启酬唱与共情的感通创作。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观展后说,“浙东唐诗之路”是诗画浙江大花园和大运河文化带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文化浙江建设的一张“金名片”;是一条山水景观相映的“诗歌走廊”,更是一条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人文之路。他要求省有关部门和地方要立足记录新时代、展现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精心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精心提炼文化符号,精心设计文化载体,高水平创建可看、可听、可体验的“浙东唐诗之路”,高质量打造一条串联秀美风光、让人魂牵梦绕、展示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诗画之路。

        “中国美院的师生们重返浙东唐诗之路,并不仅仅是寻幽吊古,在这条唐诗之路上,他们见证了无数当代人的风采,从活泼泼的现实生活中领略到一个新时代的风貌。他们从当下现实回望唐诗之境,在百姓日常中找寻到真实与激情。下一步,中国美院将以文教商旅四维互动的格局,寓诗教于文旅,在浙东唐诗之路上打造体验中国诗歌艺术、传承唐诗历史文化的星罗棋布的游学现场,以诗路文旅助推地方民俗、物产的迭代升级,推动地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如是说道。

        作为主办方之一,浙江省文史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表示,此次展览是浙江文史人、艺术家的一次大合唱;是文史和艺术作为一种力量,通过文化赋能,让文史走进百姓百家,推动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以文兴旅、以旅弘文,文化自信的浙江实践。

        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系列活动产生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不仅是社会效益、艺术效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实现经济效益的转化。他说,浙江文史馆馆员老先生们联动中国美院的近千名师们的浙东唐诗之路采风活动,让年轻的艺术家们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现实,调研、拍摄,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将为他们的成长留下深刻的印象;展览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下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表现形式既传统又时尚,具有创意,而“诗路文化带”通过艺术等多种方式来宣传、推荐,让大家更关注“诗路文化带”,更愿意参与到“诗路文化带”建设之中,共享诗路文化带建设、发展的丰硕成果,助力文化小康的实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02|唐诗基因,现代化演绎

        近二十支专业团队参与创作,将诗词、书法、国画、跨媒体、影视、插画、设计、手工艺、环境艺术,结合丝绸、青瓷、茶叶、古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联动“浙江文史讲堂”开展“唐诗之路大讲堂”系列活动,以“文史研究+文艺创作”的全新跨界合作模式,呈现气势恢宏的“唐诗之路”,回答新时代形势下“文史人、文艺人、文化人何为”的命题。多艺术视角的交互观察来理解、解构唐诗与山水之间的无限生机,多种展览手段,包括声音、光线、绘画介质、多媒体运用,同时作用于这一唐诗剧场的气氛演出中,就如同当年的唐人气象,气势峥嵘而又包容万千。

        浙江省文艺评论家郑晓林在参观展览之后,对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媒介展演系的作品——《唐诗作为现实主义》的先锋超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将唐诗看作与装置、影像同构的媒介,成为通过感官意象组织起来的总体艺术。他们还尝试将节律音韵的运动轨迹作为造型结构的基础,思考如何将作为美学遗产的唐诗,转化成具有多重混杂涵义的影像。设计领域如何呈现唐诗精神?以唐诗与汉字为转化对象,通过大数据确定唐诗中最高频的28个字,重新对话传统美学和思想资源。”

        策展团队成员唐晓林认为创作者们藉此试图重构图文间的关系,这与国美长期对中国文字的研究有共通之处。策展团队成员刘畑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与常规所谓的标准化设计有较大差异,这其中,或许就隐藏着某些曾经被中断的‘中国设计’。”

        作为展览最“出片”的网红打卡点,张捷老师的团队用山水画重新塑造《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境令人震撼。所有画作是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师生以220×500cm的大尺幅丝绸为绘画材料,集体趴在美院篮球场的地上绘制的,中国美院教授、团队成员盛天晔称之作“短兵相接”,“反倒也是更加梦幻的。”在豆瓣网友嵇澹看来,以此作为主要展品的压轴,给予观众一个从整到散点再归回整的观展思路,在太白诗意中看到唐诗与山水的终极关联:归隐林泉的自然主义倾向。

        03|艺术赋能,梦想照进现实

        与其说这是一场展览,记者更倾向于这是一场关于梦想照进现实的大型社会活动。网友“masa”的一席话,道出了记者的心声:在无数诗人创作过程中、哪个不是触景生情,心里亮一下,暖一下,句子就从脑子里生成,被记录在册,被流传下来。

        网友“Brygmos”表示,展览先是中规中矩的书画,拐弯之后的布展非常震撼,往里面走还有摄影展、装置空间展,“像是走进了唐诗的书画里,再配上展览的音乐,一场净化心灵的奇旅。”

        网友“一罐雪币”在参观完展览后表示:中国文化果然是最能撼动人心的,观展体验就如同唐诗一样,跌宕起伏,唐诗的神韵在我心中就是不朽的。

        网友“爱旅行的Mango孔”观展后深有感悟:虽然物理空间上唐诗之路有起终点,但是其实唐诗之路的终点是人与山河,或者说人与其所处的环境,我们终要学会处理这个关系。

        据介绍,“浙东唐诗之路”自钱塘江畔的西陵渡始,沿浙东运河,至绍兴,经曹娥江,南溯剡溪,过嵊州,到新昌,南行至天姥山,最终到达天台山。2018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2020年10月,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召开,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作出批示,浙江省长郑栅洁出席大会并按下浙东唐诗之路启动键。

        展览“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正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学院积极响应诗路文化带建设号召,联合动员省文史馆馆员与美院的近千名师生,老中青三代人,十余支团队,年龄跨越40后至00后,行程数千公里,沿着不同路线,深入当下现实,探寻名山大川、小镇古村、公路乡道、民风民俗,以脚步丈量“唐诗之路”的产物。

        2020年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组织编写了《浙东唐诗之路诗选》读本,选录浙东唐诗100首。馆员(研究员)以50首浙东唐诗为题材,联合创作了书画册页长卷——《诗心自在山水间》,将浙东唐诗之路自然与人文之美透过笔墨鲜活表达,生动展示唐诗之路的新时代画卷。立足文化赋能,馆员老师活化传统越窑青瓷技艺,将书法、国画、篆刻融入青瓷创作。

        在唐诗之路上的行走、调研、创作,将是一个持续数年的长期计划,通过重返中国文化诗性心灵的核心发生现场,感遇过往诗人如何面对天地山川、世间百态、人生况味,重新理解高古精微,但又普世大众的唐诗。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所言:“我们是否能逐迹而行,尽心而歌,兴发新时代的勃然诗性,挥洒山川好景,为时代添加好的笔墨,为人民图画新的华章宏幅呢?让我们蹈足众壑,振翮云霄,与造物者作不尽之游!”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77(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