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来设计到设计未来

        作者:李亦奕2021-10-18 07:45:51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设计中国·北京”亮点展区和展品

          (2/2) “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作品集合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金秋的北京城,处处涌动着设计的力量。展览、论坛、沙龙、工作坊、创意市集、互动体验……一场场“设计之旅”跨越了从老城改造、社区文化建设到城市品牌塑造、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等多个维度。显然,设计创新在点亮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无限的动能与活力。在设计不断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时代语境中,我们不禁重新思考和追问设计何为?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是“永续设计”?以设计为“链接点”的跨学科、多领域的互联思考又意味着什么?


        绿色与再生:设计可持续的“美”

        当下,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如何提升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使命感显得极为迫切,而这也是设计界正在深度思考的议题,由此衍生出今年“设计中国·北京”的主题——追寻设计界乃至自然界的可持续的“美”。

        设计如何续写可持续之美?在“设计中国·北京”展会总监谭卓看来,只有设计师们创造出可持续之美的作品时,才能推动公众思维和态度的转变。“永续设计”不仅是可持续的,而且是可再生、可修复的,它是构建未来城市空间的要素,也将引领中国及全球设计趋势变革。而“设计中国·北京”恰好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全球设计界顶尖设计师的声音被聆听,让他们的经验被传递。

        今年展会中,基于共享公共社区理念而演绎出的“可持续胡同”板块便是对碎片化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城市人居的全新思考。该板块位于展会的入口处,在这里,人们会看到一个由废弃材料搭建而成的公共区域,该区域被取名为“待完成的花园” ,花园利用不同形式的可回收低碳材料,在提供新型材料应用场景的同时为公众重新建立有效互动。

        “可持续胡同”本体是一个用白色金属框架搭建出的作品,建筑师郭宇辰使用胡同的概念,将参展商互相链接,笔直的胡同就像血脉般联动每一个展商,显然,这种更具策展性的网格状布局空间,创造了一个有趣的材料实验室,同时也营造了别样的策展社区生态,将“设计中国·北京”的宾客们凝聚在一起,相互认识、合作、交流,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实践着全方位的永续。郭宇辰表达了“可持续胡同”对于保留城市记忆的重要作用:“当下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通过发起‘可持续胡同’特别策划板块,我们将可持续设计力量和材料运用到城市空间中,让既是城市地标又承载历史意义的胡同,能够更长远、更持续地与城市空间一同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自然·假设”展览,呈现了6位年轻设计师对于可持续设计的最新创意,在表达自身思考与关注的同时,也对人类、自然和未来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诸多“假设”;著名意大利设计师安东·西比克联手“祎设计”,带来大型雕塑作品《再生树》,即将发布的全新产品均使用了超过90%以上的再生陶瓷;创新型睡眠品牌Downland在实验室展陈空间里,把一年以来所有的睡眠灵感和实验结果以清晰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诉说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意大利百年电气品牌巴提斯诺带来新品Living Now系列开关插座和智能家居系统,成功引入美学与舒适概念;德国高端地板品牌帕诺带来中国首发新品系列,兼备设计美学和超高质量标准,从生产到使用全生命周期都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围绕深化可持续理念,提升绿色建筑意识,关注设计领域环保新材料应用,以独特的全球视角解构东方美学,演绎可持续设计之美。“设计中国·北京”设计论坛总监艾丹·沃克说:“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思维与态度的转变,‘美’是这一转变的核心。我们必须设计出新的美学,转变我们的思维和客户的需求,向大家展示出越来越多超乎想象的美的新可能。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修复、遵循天然之道的系统。在自然这个系统内进行设计,无论在实用性还是美学方面,创造真正的‘美’,让再生设计令设计再生!”


        “超级链接”:跨域设计试验场

        不断涌现的新科技给各领域带来革新可能的同时,也使今日的设计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与价值,设计师面临着更多挑战。跨学科的系统化设计思维和将不同能量相互链接的复合能力成为了当下设计师的必由之路。作为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要一环,今年751国际设计节就试图以设计作为“链接点”,探讨设计师和艺术家如何在一个变革和危机的时代发挥价值,重新审视自己并发掘设计与科技,以及社会各领域、各群体、各议题的链接力。围绕“超级链接”主题,一系列与众不同的创新展览分别从“自然链接”“智能链接”“社会链接”3个层面呈现20余件作品,共同构建对此问题的回应与反思。

        概念展“连接”是由艺术家陶冶、段妮、范西共同策划,主体由4个影像组成。在范西的镜头下,陶冶和段妮各自进入不同行业人的家中,在这个最有温度、最私密的空间里,发生一段22分22秒的两人故事。影像中,每个人衣着黑白分明的服装,没有言语,只有身体的互动。人与人从试探性的接触到彼此依靠,四个关于爱、友情、生活以及一个陌生人的故事缓缓展开。“虫洞:北京751·MR公共艺术体验展”则是一次在公共空间发生的混合现实艺术事件,艺术家们通过天马行空的创造将未来科技移民之后衰败的火星以一次“虫洞”的形式时空穿越在北京751这片观众熟知的园区之上。

        在多个工作坊互动项目中,观众也能参与到设计中来,感受设计的魅力。比如Touch Designer音画互动系统工作坊,通过介绍交互设计的开发平台,让参与者通过这个新媒体艺术工具采集音频或者环境声音信号,从而快速搭建视觉生成系统。画面可实时根据音频节奏、音量、鼓点等生成不同效果的视觉内容。在制作好这个系统后,使用者可以任意更换素材,让音乐和视觉内容都可以同步演绎。

        一场场创意展演活动所引发的关于“设计+科技+社会”叠加效应的讨论,吸引了设计行业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与。此次艺术节总策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方向教授费俊表示,这一系列的展演活动都是在探索新时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如何利用科技本身,同时借助媒体的力量,把个人的链接能力放大,再进行延伸,从而形成一种面向不确定未来的实践方式。“我们需要从艺术学的语境中跳脱出来,以跨学科的方式来重新看待艺术与设计从创作价值、创作场域、创作方式到创作输出等维度的变化。在创作价值方面,艺术与设计实践不仅生成美学价值,更是输出伦理价值;在创作场域方面,由虚拟现实与物理现实不断交叠而形成的混合现实,将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新的工作场域;在创作方式方面,人机协同式的创作将拓展艺术家的创造力,以艺术工作室为基础的艺术实践将转向以跨学科艺术实验室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创作输出方面,以创造图像或实物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可能会转向具有生成图像或实物能力的智能系统或算法的创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付志勇提出“设计未来”的概念,即通过未来思维引领产业变革与社会进化,以共创性模式、思辨性方法、反思性实践,设计更合意的未来。他以一张全景图系统阐述基于未来思维的交互设计创新方法。全景图包括课程项目、国际网络、国际会议、工作坊活动、项目创作和平台建设六大部分。在人才培养层面,以未来塑造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设计未来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知识模块和应用工具;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以清华大学为例,其举办的2020设计未来国际会议和文献展、创想实验室聚合了全球的设计未来专家智库、米兰中意设计创新基地的设计未来工作室,作为汇集国际资源、拓展文化接口、带动价值转化、践行全球合作的平台,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理念和共享方案;在平台建设方面,创新·新基建包含了艺科云课堂、艺科云展厅、设计资源库和创新空间站等混合场域,并链接不同专业社群形成人才网络。创新·新基建是一套依据数字化创新方法构建的设计方法论和工具体系,它将设计预见、情景构建和设计虚构方法融入交互设计创新实践,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助力和支持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立场:设计学科的价值与担当

        显然,“未来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探索性过程,它运用不同的思维规划多元化情景,寻求许多可能的答案并承认不确定性。那么,培养面向未来的设计师与创新者,教育界需要如何把“设计未来”的概念引入教学,拓展学生对更为广阔和综合的“设计”概念的认知呢?

        近日,一场名为“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的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举办,即通过环境艺术、空间艺术、公共艺术、装置艺术、雕塑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与科学的跨学科结合,探索艺术设计和前沿科技交叉领域的发展潜能。展览由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共同主办。不同于一般的设计展,此次展览的大部分参展作品由各院校代表队在现场搭建,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国内少有的众多院校参与的一次大型创作活动。

        获奖作品中,《机械动态仿生》围绕“数字与生态仿生”,采用参数化设计与多维交互推动传统构造的现代化转变,将传统的自然曲线美与多感官交互设计融为一体,营造出独特的视听体验与互动体验。《且听风吟》将纸板与不锈钢细柱悬吊呈现,用悬挂的设计手法塑造出作品的无“重力”感,以此表达出在当下城市飞速发展中时间与空间的碰撞,希望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能慢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作品《徽·境》是一件环境艺术装置,运用模块化的构建方式对徽州门楼这一优秀建筑遗产进行空间解构和数字化再造。1024个单元模块,通过榫卯结构穿插组合,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形成光影肌理,又包涵了数字时代视角下的空间设计创新思考……这些作品既是对文化的自信与传承,也是对未来的畅想与再造,以期实现环境设计创作中人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的主题较好地把握了新时代对中国设计艺术发展的新要求,思考了中国设计艺术在创新实践和人才培养中的新路径。“‘空间’概念在新时代中国的高速发展中有了新内涵,需要我们以‘大美术’‘大设计’的理念积极创新,为广阔空间增添具有人文、科技和艺术含量的构筑之物,发挥综合创新的赋能作用,把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科技、设计方式相结合,为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的学院奖,从2015年创立至今已走过6个年头。在2021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佳作展上,327件获奖作品架起了通往“数质世界”的桥梁。此次展览也正是用“多向对话优于单向传输”的典型学院方式,多元视角审视当代社会与生活的问题,集中展现当代设计智造的价值。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说:“从管线密布,走向云、容器化与无代码开发,在种种流畅的体验背后,以人为本的设计正在经历从技术迭代对行业的整体性托举,到技术与产业细分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转变,在张扬鲜明的风格化标签背后,设计智造正在架构更简洁、更包容、更具拓展性的基础设施网络,它是通往子孙后代生活世界无数条路的集合,也是我们这一代对下一代生存境况的关怀。” 

        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方面更好地适应人类发展的需要?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表示,新的教育模式应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开拓视野、开放对学科的理解,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自主意识的建立。“艺术与设计就是以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来驱动创新,这是我们恒定不变的、对指导学科发展和建设很重要的一点。中国设计的提升应该面向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制造到创造,从装配到设计,服务民生、自主创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传播时代的审美,同时,要传播中华文化,呈现民族的精神和风范。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基于中国的立场,对社会实际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从这个层面反思,设计始终包含着一种伦理和责任,我们现在面临诸多问题,设计都应在其中有所担当。”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18(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1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