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思变—宋文治的艺术人生

        作者:宋珮2024-07-14 09:23: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黄山晴雪(国画) 43×78厘米 1977年 宋文治

        宋文治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现代绘画创新的开拓者之一”。他总结自己的艺术人生为两点:善学和思变,并一辈子遵循这种理念。

        宋文治出生在江苏太仓的一个贫苦人家,幼年的困苦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造就了他的自强自立、坚韧不拔,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他的敦厚温和、朴实无华。他曾经写道:“我是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里的孩子,在旧社会受到经济的压迫,受到失学的痛苦,因付不出房租受到地主强迫迁屋,自己东奔西跑找亲戚找老师帮助,才有了继续求学和工作的机会,在这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我的艺术生命。”

        宋文治从小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国画训练,初次与中国画相遇是到上海福州路路口的秀堂广告社当学徒,主要学习美术字和装潢设计。这段经历是改变他艺术道路的重要一步。宋文治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不断勤奋地作画,对画册反复对照临摹。1938年起,宋文治在太仓浏河小学任美术教师,创作更盛。1941年重燃艺术梦想,进入苏州美专(沪校)学习,却因战争中断。战后复学,系统学习了素描、透视、水彩等,显著提升了绘画造型能力,成为其中国画创作生涯的关键一步。1947年,宋文治到上海安亭师范学校任教,直至1957年被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工作。宋文治认为这十年是他的艺术创作道路中重要的转折点。正是这十年,宋文治转益多师,汲取各种养分,并与这些优秀的绘画大师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其中他与朱屺瞻先生和陆俨少先生的交往更是被后人传为佳话。

        1957年,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正式成立,39岁的宋文治正式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工作,任副画师。此时的国画院由傅抱石领衔,聚集了亚明、钱松嵒、陈之佛、魏紫熙等一批江苏最优秀的画家。宋文治在这里正式开启了以绘画创作为职业的艺术生涯。这段时间,也是他早期作品较为集中的时期,如《京口新貌》《牛首山》《放鸭》《放学归来》《采石工地》等。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宋文治已不再满足于对传统的临摹和学习,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绘画语言的探索,并开始明确以深入生活的方式入手。

        而真正让宋文治成为后来“新金陵画派”主要代表艺术家之一的契机是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活动。这次写生活动也是新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960年9月,由傅抱石率队,亚明、钱松嵒、宋文治、魏紫熙等一行13人的江苏省国画团赴国内各地旅行访问写生。宋文治在此次行程中担任后勤总管,并协助傅抱石负责作品的观摩和交流。写生团从南京出发,沿途共经过六省十余市,参观、写生、创作、交流为期三个月,探索的艺术论题是:中国画传统笔墨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在这次写生过程中以及回南京后,宋文治创作了一批里程碑式的作品,如《山川巨变》《广州造船厂》《杜甫草堂》《红岩》《峨眉山公社食堂》等。写生活动结束后,江苏省国画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山河新貌”汇报展,产生较大影响。“新金陵画派”也因此奠定了在全国美术界的地位,宋文治也因出色的作品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从“两万三千里”写生获得成功后,宋文治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激情澎湃的高峰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他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深入生活,写生创作。《南京长江大桥》《扬子江畔大庆花》《银线跨太湖》《茨坪常青》《韶山朝晖》《轻舟已过万重山》等一批有鲜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

        与很多艺术家都有“绝招”一样,宋文治的“太湖”成为他典型的艺术象征,是很多人认识和了解他艺术的窗口。宋文治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创作江南题材。1960年所作的油画《洞庭春色》是目前发现的宋文治以江南为题材的最早的一幅作品,这是他为江苏油画进京展览即兴而作,虽为油画,但从构图、着色、用笔都透显中国画的韵味。此后创作的一些以太湖为主题的作品《江南春潮》《江南三月》《太湖帆影》等都广为流传。宋文治的太湖江南气韵俱盛,崭新又有古意,泼彩下的江南在肆意的自然趣味之余仍然保留着细腻温婉的韵味。

        1977年,宋文治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经过十几年的创作已然有独特面貌的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创新。他曾说:“我年纪虽老,但要画得清新,不流老态。”这种思变的思想一直没有停止。就在这一年,他开始用彩墨相间的画法作新的尝试。《黄山晴雪》《轻舟已过万重山》《黄山云》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种彩墨相间的画法,先用笔根蘸色,再用笔尖蘸墨,融合到画面中,就会出现墨中有彩、彩中有墨、深浅不同、层次丰富的特殊效果。用这种画法,笔触苍劲,色彩浓重,画面气势磅礴,更显老辣。

        对彩墨相间画法的探索和尝试很快就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泼彩”开始进入宋文治的研究和探索领域。《洞庭山小景》就是他开始尝试“泼彩”的第一幅作品。但此时他对“泼彩”技法的掌握并没有成熟,并且与张大千的“泼彩”颇为相似。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打开了与世界交流对话的窗口,宋文治等一批艺术家也有了出国的机会,开阔眼界。此时,日本纸张开始进入中国画家的视野。宋文治等一批具有开放心态的艺术家都开始对这些新的媒质进行尝试。经过反复试验,在日本色纸上,宋文治借鉴了版画拓印的方法以及将调好的颜色直接泼在纸上两相结合,在根据颜色自然形成的肌理的基础上,依势再添画房屋、小船、树木、人物等。

        宋文治的“泼彩”是他集大成的代表。这些作品不断向我传递着他一生的艺术追求和理想。宋文治的“泼彩”自称为“小泼彩”,泼彩面积小,泼彩分量少。他并不讨巧地把“泼彩”作为画面最主要的部分,而恰恰是把“泼彩”隐藏在画面的深处,画面中仍然十分强调“写”的成分。他泼彩的部分大多是山体的主要部分,但仍然需要增添山脉将山形和走势突出。远山、树木等细节如何与泼彩的部分和谐统一,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需要对画面有整体的把握和布局。宋文治的“泼彩”在浓丽色彩的外表下仍然保留着他温文尔雅的江南画风;在看似肆意而为的“泼彩”之下仍保留着传统中国画的线条之美;既有泼出来不可复得的抽象肌理,也有精心勾勒的点睛之笔;既有传统笔墨的古意,更不乏对现代审美意味的敏感。宋文治的艺术又攀上了一座新的高峰。

        在那样一个“打破旧时代,创造新世界”的历史时期中,很多人容易迷失自己,但宋文治凭借自己的修养,冷静沉着地忠于自己的内心,用真情实意打造出“宋太湖”的优雅。他的时代性就在于忠于艺术,忠于自己的内心追求,以看似“大智若愚”的智慧创造出独属于他的“江南风”,在他的时代中将历史的文脉延续和传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1(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