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0-26 10:22:25 来源:网络
中国画透视理论
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出现过~些朴素的透视原理,、如南北朝时代的宋·三微在《叙画》一篇文章中提出"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早于丢勒一千年的六朝刘宋时的宗炳,著《画山水叙》一篇,文中有"张给亲以远映,则昆门之形,可图干方寸之内,坚划三寸,当手们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遥"。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古代画家对透视原理的认识。
唐代传为三线所作的《山水论》中指出"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国,远树无核,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宋代画家李成从仰视角度,发现了"仰画飞檐"的"掀屋角"画法,这都说明中国对透视学早有发现。人们一提起透视,往往就会感到是西洋人传入的透视,不太了解我国早有图示之法,如正投影、轴测等透视方法,这种透视方法早已出现和应用于建筑与绘画L。盛唐时代的敦煌壁画,经常使用工中平行透视之法、宋代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中,常用插图解释平行透视的画法。到了清代的年熙尧,才把中洞的透视加以总结,又参考了西洋的透视学著成《视学》一书,把透视的原理、定义和术语都明确写出,这些术语,一直沿用至今。
《视学》一书,初刊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以后补充增益,续作图例五十幅进行再版,重刻于雍正十三年(公元户35年),书中提出了透视学中的若干定理如:地平线、祝平线、目、头点、乱点、离点、光亮头点、光高点等。
这是在中国透视学说基础上参照西方透视学说而总结的,所以年熙尧还强调说"又非泰两所有而中土所无者"事实上确是如此。可惜中国学曾有"重道轻器"恩想,对西方的科技一概斥之为'价器淫?quot;
因未能得到长足之发展。
焦点透视
我们作画构图,所用的有些是焦点透视。焦点透视的原理,是根据人"目'(视点)的高度,看去便形成一个放射状份圆锥体,圆锥体在画面上所截下的图形就是焦点透视图。在这个圆锥体内的景物,是人眼所能清楚看到的,称为视圈,通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是视平线。人的眼好比是一架照相机,愈远伯东西区映在视网膜上的就愈小,极远处消失在树干线上的一点.称为灭点,愈近的东西自然就愈大了,这就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的"且夫昆仑之六,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靓,近以数里,则可图干寸眸,城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可见那时已经认识到近太远小的透视原理。
这种透视的特点,要严格遵循着视点的限制,视点高时景物都跑到视平线以下去了,形成鸟瞰式的构图。以这种透视法作画者甚多,因为这样便于展开全景之描写,物障较少。还有一种,视点和视干线处于画面的中间,所有消失点都落在画面中间的视平线上,这种透视的物障重叠比鸟瞰多,常因近景大而遮掩中远景色的展开,但它的好处是有强烈的远近对比,使景物深远。还有一种仰视的透视,那就是把视平线压到最低处,用来画雄伟的建筑,或表现伟大的人物形象,有一种高远之感。宋代山水画家李成,曾用这种方?quot;仰画飞檐",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称这种画法为"掀屋角"。可能这种视法不符合欣赏者的习惯,除摄影家采用外,中国画家用的不是太多。
焦点透视在工整的山水画、界画、人物画中用处是很大的,用焦点透视画建筑及室内布置,给人以适合安定之感,至于山水画中透视布置,一般也含有焦点透视的原理。清代年熙尧认为'爱言中土工绘事者,或千岩万壑,或深林赛夺,意匠经营,得心应手,因可纵横自如,淋漓尽致而相赏千尺度风裁之外,至于楼阁器物之类,欲其出入规矩,毫没无差,非取则于泰西之法,万不能穷其理而造其极。"即使画粗笔写意而随意有陈的画时,作为一列基础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讲也是不可忽视的。
清代画家邹一枝从中国画的构图特点出发,分析了西洋透视及光暗原理,他认为中国画不宜全部采用,只能参用其一二,他说:""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错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他认为"布景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它室于墙壁,令人凡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不入画品。"因而中国画所采用的透视,仍然保持着用散点透视法作画。
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不一样,焦点透视是守着一《个视点去作画,而微点透视是多视点的。比如一幅创卷人物山水,人的尸个视点的视野决不会收视到这体一多的东四,要着另外一方面的景色,必须转一下买,就是换了一个视点,这在焦点透视中是不允许的。同样,立轴长幅国画上的景物也是如此,人物重重叠叠,建筑物几层几进,即鸟瞰法,也要受到焦点透视的局限,如用散点透视,把视点分布在几个视点上,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处理,并保持视感觉的舒服就行了。
焦点透视虽是科学的办法,如果被它绝对束缚住手脚,画出来的景物会发生失真现象。而散点透视可以缩小透视的差距,感到既有透视又不是一幅透视图样。散点透视符合人们的传统欣赏习惯,并不因为它不符合透视学而排斥采用,现在仍然有其应用价值。
象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了以古代沛京东郊虹桥为中心的风景人物,把城郭、市街、桥梁、船只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交织在一个画面b,就是采用了散点透视的原理,在焦点透视看来似乎不合理,但在感觉上,还是很为舒适妥贴的。
收敛众景
在我们实地写生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我们对景物作了认真的选择,但是所选择的景物也不会集中在理想的位置上,例如,这边的山和建筑物都挺满意了,但又觉得其中的树木不如另外一处的好;或者这一处的梯田很整齐,而想要画的农舍却在你的身后,"收敛众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你只要转一下身子,按自己的意图把别处的树本,身后的农舍等景物统统收敛在自己的画境之中,问题就解决了。
还有,我们在经过几里之遥的景色里,山重水复,互相遮掩,什么角度也不会使你看得全面,那么,我11可以把走过的几里之遥,逐段速写下来,然后再加工组织,这也是收敛众景的一种办法,中国画中有《长江万里图》及《千里江山图》,想象就是通过这种手法创作的。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中国画的构图,不是被动的或完全受自然景物所局限,而是追求艺术上的真实效果。
以大观小只是说明中国画的一种透视方法,实际上还是要挑选收集到的片断素材,然后用"以大观小"的道理概括到画面上。我们在安排透视时,要把物体透视的大小差别尽量缩小,象明代仇英的《吹策引凤阁》,瑶台上的人物比前厅的佳女反而更大,从远近距离上讲是不合度的,但从以大观小的角度来看,又感到远者不觉其大,近者不觉其小。
焦点透视,看似科学,但由于画者的高度,既要受到身高的限制,又受到位置和视角的限制,而当所视物象,在进入眼帘时,物象或受遮蔽,或因远近不同而呈现诸种变相,总之,是看不周全的,难于表现山水的重峦叠蟑。中国画家创造了移动式的以大观小的方法,来处理无限丰富和多样化的美景。
根据古人的画面,发现他们突破了焦点透视,有意使物象缩短其差距和变相,使物象不受空间的制约,而呈现其本相,取得艺术表现上的自由,和感觉上的舒服。这种自由表现在上下进行移动时,则可画成立轴之构图;视点左右移动时,则可构成横幅、长卷之构图;视点上下、左右移动,又可打成通景连续的构图。
来源: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