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写意画论

        作者:核实中..2009-10-12 18:20:13 来源:网络

        中国绘画由周秦汉唐至宋元明清,其实一直是重视色彩的。有证可考的秦汉时期,作品大多是色彩斑斓的,唐代更有青绿山水的创立,宋人小品的色彩也令人折服,只是到了元代以后,忽视色彩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这主要是因为文人画的兴起。崇拜文人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中国的文人传统常常影响宫廷、文学艺术界乃至民间。以水墨画为代表的文人画遂成画界主流,水墨形式逸笔草草的绘画被标榜为上品,其他类型的绘画一般都被贬低和忽视了,这主要原因的确在于文人。文人之于绘画,第一是遣怀,第二是游戏。遣怀则不能太受拘束,游戏更要有趣味。让文人细究技法,踏踏实实地学习基本功,他们就不耐烦了。他们只能以文人最基本最简单的工具和材质——笔、墨、水、纸来完成绘画,这样随意而方便。不料文人却从中找出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再加以诗、书、印的结合,文人画便确立和成熟起来,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文人画之于中国绘画史的贡献是创立了写意画的审美原则。这种写意的原则正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本质特点,不过文人画更发扬光大之。细究中国传统艺术的写实观,其实还是意写的现实,文人画发扬了这种写意的传统,更加注重画家的主观表现,更加发挥技法的独立的审美价值,使中国画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写意观念的确立的确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和灵魂。





        但文人画的负面影响却是破坏了中国绘画重视色彩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到了近代,中国画可以说是黯然失色。晚清以后,西方艺术直接影响到中国,中国的一些画家觉悟到这一点,例如以任伯年为首的海派画家,已经开始注重色彩的表现。即使如吴昌硕这样很文人化的大写意画家,也已经注重了色彩的成分,但此后却无继人。直至今日,在大写意画中色彩仍然不被重视,对色彩的运用仍然是许多写意画画家的弱点和软肋。更为遗憾的是这些画家仍然举着“水墨至上”的大旗,轻视写意画中色彩的表现,以致陈陈相因,故步自封,使大部分写意画看上去至少像五十至一百年前的作品。我们的许多画家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古人和前人的技法,他们很少想一想学习了古人和前人之后,自己该做些什么。对于每一个画家来说,继承古人和前人是肯定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觉悟和决心,不但画家本人是没出息的,整个中国画也将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想到了恢复中国画的色彩传统,并且以现代的色彩学观念创新中国画的色彩,使中国画的色彩丰富起来,现代起来。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一个重彩写意的概念,即以丰富多彩的现代人的色彩观,以写意的造型表现概念,创造一种新样式的中国画,即重彩写意画。当然这只是许多中国画流派中的一流一派,它区别于其他流派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414(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