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万壑松风图》

        作者:核实中..2009-10-13 10:00:12 来源:网络

        李唐,字唏古,河阳三域(今河南孟县)人,约生于1066-1150年间。后人将他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大画家,但是他的传世名作《万壑松风图》却是作于北宋。李唐少时学诗、书,三十多岁即以画名世。北宋徽宗时,李唐四十八岁,参加皇家的图画院考试,得第一名,被补入画院。宋亡时随徽、钦二帝一起被掳去北国。后一人辗转逃亡到南方临安。时百业俱废,他也只得卖画为生,但人地生疏,其北方风格的画无人欣赏,故生计艰难。直到16年后,南宋朝廷恢复了书画院,他投帖上书,终于复入画院,其时已年近八十。高宗赵构十分赏识李唐的画,封为画院待诏,赐金带。因宫中旧画尽被金人掳去,只得让画师向李唐学习,后人也只得从临摹李唐的画入门。其独创的“斧劈皴”,规范了南宋一个时代的画风,但已明显受了南渡的影响,渐趋简率、粗阔,而不复《万壑松风图》的严谨、精致。

        《万壑松风图》作于1124年,绢本,浅设色,纵188.7厘米,横139.8厘米。其时李唐约58岁。构图上明显受范宽影响,一峰高耸,云雾缭绕,冈峦郁盘,峭壁如削,下面是浓密的松树林,岩间有多处泉水飞溅,汇成溪流,右边崖下有小路通幽。坚挺的皴笔似钉头、雨点、刮铁,或归之为小斧劈皴,显得石质坚硬,棱角尖锐。初看墨色浓重,实则原图敷有厚重的青绿色,表明其初学时曾师法李思训的着色。

        在图的左上石柱形的远山中书:“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该图与《早春图》《溪山行旅图》,历来被称作宋画之三大精品,图上都署有作者的名款。宋以前的画几乎都无款。北宋初,开始在画上落款,但尚不普遍。这三幅画可谓开风气之先。但细观其落款,却也意味深长:《早春图》虽落在空白处,但字特别之小,不细观无以辨认;《溪山行旅图》则仅书“范宽”两字于草叶间,900年后才被研究员用放大镜发现;而《万壑松风图》则将款落在石柱内,远观或误以为皴笔。不管作者的动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作者不希望其名款让观者一目了然。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汉字进入画面的开始,而从广义上讲,则是中国书法进入绘画领域的前奏,从此演绎出一幕幕书与画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的历史。宋代的落款,不过是姓名或加上画题、年号、时节等。元代画坛渐以文人为主角,于是开始题诗,或记文于画上,让观者明白画家作画的意图,生发联想。但题款在画中尚居次席。而到了明、清,似乎更讲究书写的技巧,或觉画不足而以字补之,或画之前预留空白以题长款,有时书法的表现似乎更强于画。总之,书与画开始平分秋色,融为一体,画家兼善书法和诗文,变成理所当然的事了。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61(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