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0-15 14:47:13 来源:网络
单就“渴笔”而论,一代宗师黄宾虹先生对此可谓是情有独钟,在他一生的题跋、著述、课徒谈话中多次谈到“渴笔”。他尤其看重宋、元人对“渴笔”的运用。他在题跋中说:“宋元人‘渴笔法’,刚而能柔;润而不枯,得一‘辣’字诀耳”(1952年题《春花图》),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用‘渴笔法’,最宜腴润”。在前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他将“渴笔”的使用升华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在近代绘画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奇迹。可以说,黄宾虹的艺术成就和他对“渴笔”的运用与理解大有关联。
“渴笔”很多时候都是与“焦墨”并称,仿佛“渴笔”必用“焦墨”,“渴笔”只是在表现“焦墨”时才能够发挥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正是有了这种误解,才出现了那些炭笔素描式的“渴笔焦墨山水”。这些创作不妨存之一隅,但是用它来代表中国画创作当中的“渴笔”技法,未免牵强。
顾名思义,“渴笔”就是笔中的水分含量少,“渴笔”的使用也最能检验作者驾驭笔墨的功力。由于笔锋干涩、行笔过快,水墨不能入纸,线条就会显得轻飘浮动,缺乏沉稳与凝练;用笔过缓,墨迹滞涩淤积,气息不畅,在整体效果上就会失去连贯与生动。所以,要运用好“渴笔”决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日积月累的扎实功夫。
“如锥画沙,如屋漏痕”,这句前人关于用笔的名言真可谓是驾驭“渴笔”的无上圭臬。铁锥画沙,不仅要有向前的冲力、向下的重力,同时为了防止画开的沙土表层复合,在向前、向下用力的同时,还要有针对两侧沙土的阻挡之力,可以说是八方用力、四面兼顾。只有这样,画开的沙土才不会合拢,从而在其表层留下痕迹。而 “屋漏痕”同样是这个道理。墙壁上的水流如果流淌过快,墙壁不能够立即吸收,就不会留下水痕。流淌过慢只是渲染了局部的一片而表现不出线的效果。“渴笔”在宣纸上作画,不仅要像“锥画沙”那样八面出锋、力透纸背,同时也要像“屋漏痕”那样缓急得当、笔笔入纸、渴中见润,最大程度地表现出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独特韵味。“火候”的掌握全凭功力。
黄宾虹先生根据自己一生的创作经验,总结出五个字的用笔方法:即“平、圆、留、重、变”。其中“留”字诀很是适合于“渴笔”的操纵。他讲:“笔有回顾,上下映带,凝神静虑,不疾不徐。”这同样是对“锥画沙,屋漏痕”的准确诠释。看黄宾虹的作品,尤其是在他的晚年,笔下的线条有的虽然是很涩、很淡,但在感官效果上确实如同他所讲的“金刚杵化作绕指柔”一般劲力充盈,再纤细的线条也是充沛力道,即使线条若断若续而气韵酣畅,有时候笔上的水墨消耗殆尽,画上的痕迹几乎就是一条若隐若现的“飞白”。但是,这“飞白”依旧是渴中带润,使人味之不已。黄宾虹一生之中最重视笔力的锻炼,这种锻炼是严格的、持久的、永无止境的。
来源: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