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1-08 11:19:14 来源:网络
(三)《蜀江云》的创作
原画用泾县生产的“镜片”创作,没骨重彩,以高远与深远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空间关系,寓清丽典雅的格调于雄伟博大的气势之中。没骨山水画的特点是省略了以墨为骨架的皴擦点染步骤,画法与水墨设色画法相反,先铺画面底色,然后依底色的肌理效果和构图需要,以色代墨,勾勒整理山形结构,使画面逐渐定型、完整。
用较粗的羊毫笔,锋颖不要太长,调花青、赭石和墨。色和墨不必调得很均匀,画出来有色差变化。笔上水分充足,笔端蘸浓墨,直接晕画近景山体。画时笔触纸可重一些,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不十白复笔。从山头画起,墨色重一些,画到下部自然较淡、较轻。以酞青蓝加石青(原画用日本颜料)调成较鲜亮的青色,趁湿罩在山体上,仍然保持上重下轻的感觉。
以淡墨晕画中景高耸的山峰。蘸墨时不必将笔上剩余的青色冼去,因此画出的山峰略呈青色。再以较浓的湿墨分出山峰的层次,留出山腰处的空白为云气,山根用墨较淡。云气的流向要依山的结构和江的走势而策划,因此留出云气的空白时,对画面的安排需心中有数。
中景山峰罩一层适当的青色,色度比近景略灰暗,可用石青加少许墨,调得淡一些。中景下部略加些赭石或朱砂,显得上重下轻。同时,根据构图需要整理山形,画出山势,此时画面尚未定形,不要怕打破原先的结构。山顶用墨用色较重,以利于突出山的基本轮廓。
整理底色,以石青、赭石等颜料及少许墨调和画面的总体气氛,使画面统一在青灰色基调之下。实施这一步骤要趁湿进行,充分利用“镜片”渗透慢、吸水力强的特点,使画面显得柔和,看似一次染成。整理山头、山脚及云气的边沿应格外用心,使之形态饱满生动,层次分明。最后以淡墨及少许赭石画出江流转角处的滩影和江边的矶石。至此,铺底色基本完成,画面大体定局。
以色代墨,勾勒皴点。没骨山水不以墨笔皴法为骨架,但必须用色彩勾勒,将山体支撑起来,否则画面瘫软无力,立不起来。用中小号狼毫笔调墨、花青、石绿等勾勒皴点近景山体,自上而下,先淡后浓,边勾勒边点苔,逐层相加,线条的色度要有深浅变化。局部可点染些石绿(头绿)提亮一些,加强体量感。点苔时手感轻重也很重要,重一点颜色就深,轻一点颜色就淡。近景山体下部底色偏暖,用赭石或朱砂兑少许墨勾勒石纹。底色冷暖交结处要特别注意,冷色边缘用暖色加皴点,暖色边缘用冷色线勾勒,作为过渡,使之衔接自然。山头力n树和房子,山体形象更显得饱满。
勾勒中景山体,用色彩较淡的线条先分出大块结构,再逐块细致整理。勾勒整理时也应有疏密不同,有的块面勾皴浓而密,有的块面疏而淡,分别形成不同的层次。沿勾勒线力瞰锋干皴及苔点,苍毛而略淡,起加强质感的作用。近景山脚下加小树,树叶的颜色要与环境相适应,这里用红色相宜,如果用青色或墨色,则会使画面显得零乱。房屋用纯赭石染屋顶,既鲜明突出,又与山脚的赭色相呼应,画面显得协调。
收拾画面。用较淡的青灰色(花青加墨)湿笔拖出几层远山,色彩上少许加一点变化,但不可太零乱。右下角加船和小鸟,船用淡墨勾画,赭石轻染,注意船的组合,不要画得太多。小鸟沿着山边从远处飞来,亦有一定的秩序,不可随意添加。这样近景山体与后面的景色显得有些脱节,衔接不自然,在近景的山头加出一层淡淡的树影,调和前后的关系。画面各部妥帖,即可落款,此画告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