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中国画,期待后生写“丹青”

        作者:核实中..2009-11-28 15:24:03 来源:网络

        7月17日18时58分,手捻画笔81年的国画大师程十发因“多内脏器衰竭”,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

        程老高寿,与他竞相闪耀的那批国画大师们,多已不在人世。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车鹏飞叹息,“国画大师迭出的时代正在结束”。

        承上启下 自成一派

        “我也不过三板斧”

        程十发原名程潼,上海松江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曾长期担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他的作品涉及中国书画山水、人物、花鸟等领域,兼及连环画、年画、书籍插图和书法、中国画、篆刻等。

        程十发辞世,对国画界损失巨大。“程老是中国国画界划时代的一个人物,承上启下,更能自成一派,借古开今,风格强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一位有智慧的画家。”车鹏飞毫不掩饰对程先生的尊崇。

        程十发在艺术创作上的“聪明”,人所共知。他把握艺术格调和趣味的命脉,技法上不拘一格,凭借自己的才情,纵横挥洒,引人入胜。笔墨洒脱精湛,气韵生动,抒情而浪漫,雅俗共赏,内在的生命力和激情显而易见。

        “过去的老画家,真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才有这么高的艺术成就。”在程先生的弟子、香山画院执行院长陈明眼中,程先生成为一代大师,在于绘画中强大的生命力,“艺术是以文化为底蕴的。他的画,藏着很深的人文功底和文化内涵,极具感染力和内涵美。”

        程老的追悼会,最终定在7月22日上午10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这几日,在程老晚年生活的“三釜老屋”中,凭吊之人络绎不绝。伤别之余,亲朋总是谈及程老的谦虚宽厚、诙谐风趣。

        著名画家毛国伦1960年拜程十发为师。恩师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勤奋到了极点。“程先生总跟我们说,勤能补拙,要珍惜时间,他一生都在不断追求。”

        程老的长子程助回忆说,程先生画室的斋名“三釜老屋”,改在其国画创作炉火纯青、精品迭出的上世纪80年代。“父亲说程咬金跟我同姓,程咬金有三板斧,你们也不要赞誉我的画,我也只不过程咬金三斧头而已,本事不多。又说怕人家误会是‘斧头党’,因此改作‘釜’。”他说,父亲为人随和宽厚是出了名的。上世纪80年代,程老拿到一笔10万美元的稿费,买了10套公寓房,分送画院中生活条件差的画师。但唯独在对待画的问题上极其严谨。“父亲看我们的画,从来只挑问题”,程助说。

        大师凋零 画风浮躁

        中国画静待后起之秀

        大师的仙逝,引发了国画界许多人士的忧虑和深思。“程先生和一批大师的逐渐离去,宣告中国画界的一个时代将要结束。”陈明感叹说。在他看来,“这一代的国画大师们,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的年份,大浪淘沙,最终成就。如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陆俨少、程十发等均如此。他们笔意纯粹、成就全面、艺术个性鲜明、技法创新、具有深厚的画外修养,所以为大家广为推崇。”“就目前来看,又能创新又比较纯粹的大师级人物是越来越少。”车鹏飞惋叹。
        而对于目前有关国画传承、复古、创新、西化的论争和画界存在的问题,也让国画家们高呼:国画处于急需突围的低潮期!

        “现在美术院校的招生模式很不合理,”车鹏飞说,“学中国画的没有国画基础,很多学生是考素描进来的,学国画的时候才开始碰毛笔,哪是中国画啊!就是在宣纸上拿毛笔勾描,笔法很硬,很难扭转。”

        “不少画家心态浮躁,不肯做学问,也不肯创新,只想赶紧学到大师的笔意,好去卖画,也有不肯学习传统就扔掉毛笔谈创新,如果把笔墨技巧这个精华扔掉,还叫什么中国画?”尽管措辞谨慎,陈明还是忍不住批评了中国画坛的两种弊端。“要成就大师,首先要探索大师足迹。要锻造重视传统、重视创新、学养深厚、深入观察社会等精神品质,这是当今画坛应提倡的,也是成就大师的条件。”陈明认为。

        尽管看到许多问题,中国画画家们对于国画的发展,还是充满希望。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卢辅圣认为,“国画界正在大浪淘沙。后起之秀终会接力,我们需要时间。”

        “往往要经过几代人努力,才能成就一代大师。现在中国画坛群雄并起,没有公认的领军人物,这说明正处于一个探索开创的时代。老一代逐渐离开舞台,新一代不断探索,才能从量变发展到质变,这也是艺术的进化规律。”陈明说。

        “现在存在的这些问题,总会找到好的改进措施的。”车鹏飞充满信心,“只要中国画存在,将来还会有大师。有价值的东西总会存在下去!”

        人物小传

        程十发,1921年生,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1942年在上海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程十发早年画山水,取法于梁楷、贯休、陈洪绶、任伯年诸家。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连环画、插图影响于画坛,连环画代表作包括《列宁在一九一八》、《胆剑篇》、《画皮》及《孔乙己》等。晚年多画花鸟,显示出炉火纯青的传统笔墨功夫。2005年,他的连环画作品《召树屯和喃婼娜》画稿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1100万元成交。

      Processed in 0.176(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