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张伏山山水画作浅探

        作者:核实中..2009-11-28 15:28:14 来源:网络

        经历磨难笔未辍

        张伏山擅长诗词、绘画,尤精山水,兼工仕女、花鸟,为李苦禅先生弟子。建国前执教于青岛女子中学(现七中)等校,颇负时誉。因世居即墨墨水河畔,中年后自号“横河老人”。谁料想不幸巧合:命运之河一直横在他的面前,阻断了他的前程。1957年反“右”,他被遣送回乡改造。那时灾祸频仍,生计艰难,命运的坎坷使他与三百年前同遭困厄的画僧石涛产生了共鸣,满腹郁勃之气纵横于笔墨。此时他的作品深得石涛之神,画风苍茫跌宕。缺乏纸张时,每每用树枝在菜园的沙土地上运笔,腕力大增,致使日后的书画笔力分外深刻扎实。

        畅游崂山揽丘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拨乱反正”,张伏山获得新生。他走出乡里,在游览了黄山、桂林等山水名胜后,于1980年至1983年几度居留崂山。他被崂山的雄奇秀美所陶醉,几乎每天执杖登山观海,探奇寻幽。迎旭日,对晚霞,邀明月,漱寒泉,乐此不疲。兴感时或仰天长啸,或盘桓吟咏,但从未见他对景实写生或作速记。他已与青山秀水融为一体,山川风月悉被他收揽于胸中。此际的画作,群峰迭出,元气淋漓。苍松危岩,瀑布幽壑,都能随意布置,超脱了实境的束缚。记得1981年深秋,他在北九水俄罗斯饭店用两个夜晚起了约50幅画稿,经营位置无一雷同,足见其胸中自有千山万壑。

        转益多师得神韵

        张伏山晚年博采诸家,兼收并蓄,对当时被贬斥的“四王”画派自有认识,多次将此前临摹的清初王石谷、王原祁、黄鼎诸家山水小斗方给青年们观摩。

        1981年春,有人送他一本海外出版的八开本精装《张大千画集》,他如获至宝,认真研读,并就此说过多次:清初以来画家,他最敬佩石涛和张大千。我还清楚记得他说:“这两年住崂山很值得,最要紧的是明确了今后的画路怎么走下去,怎么画。”接着他强调要从张大千的画里吸收营养:“大千先生丰颐长髯,如神仙中人,画也画得有神仙气,全因天分加深厚的学养所致。所以画好画先要多念书,走文人画的路。画要有书卷气,不然就低俗了。”

        诚如其言。1981年至1982年间,老人的画出现了一些变化:在继承梅清、石涛等前贤的基础上多了几分灵动,有时还增加一些泼墨,这是他注意取法张大千的结果。如《游仙图》(右图),即为其晚年山水画的代表作,奇峰突兀,构图险绝,用笔老辣披纷,兼之水墨淋漓,烟云流动,人物高古,融汇石涛与张大千之长,形成了自家风貌。在此期间,他还曾客居青岛华侨饭店,创作数十幅大帧山水,画作峰峦重叠,烟波浩渺,磅礴宏大,其苍浑幽深处令人寻绎不尽,足为崂山传神。

        同时,他的指画山水较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更为遒逸超妙(左下图):指甲勾出的线条力透纸背,宛如刀刻。有些地方又借着墨晕漫漶开来,浑穆苍古,直入炉火纯青之境。

        值得回味的是张伏山的题画诗,信手拈来,天真烂漫,寓至理于朴素的诗句中,与画面交相辉映。题款中年时略参板桥,后来以石涛书风为主,1982后,突出魏碑特色,更见矫健苍古。他经常说,书画同源,要把字写好才能画出好画。又说:“中国画为什么叫写?就是不能胡涂乱抹,要像写毛笔字一样,有起有止,笔笔写出来。”

        画如其人励后学

        张伏山秉性率真磊落,人品文章追踪前贤,加之长期身处逆境,远离功名利禄的角逐与复杂社会关系的干扰,因此画风浑朴自然,绝少雕凿与烟火俗气,经历数十年砥砺锻炼,终成大器。他晚年山水作品瑰奇恣肆,苍辣奔放,借古开新,自成面目。他的画完全用心血写出,凝聚中国文人画的优秀传统,境界高旷,内涵丰富,允称逸品,在现代中国山水画坛当占有重要一席。其艺术见解和创作态度,亦足以启示后人。

        作者为市书协理事,市南区书协、美协主席,青岛鉴宝会专家团团长

        青岛市著名山水画家张伏山的作品,在他离世后二十年终于脱离长期被冷落的境地,逐渐热起来,近期尤为收藏界所乐道,声价飙升。我认为这是张伏山自身艺术品位和造诣所决定,也是收藏界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提升的结果,体现了书画艺术市场的成熟和理性。否则,历史对这位老人就太不公平了。

      Processed in 0.175(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