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画基础知识运用

        作者:核实中..2010-01-09 12:24:44 来源:网络

        中国画从题材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表现形式分主要有工笔和写意两种。在工笔中又有白描、淡彩、重彩之分。写意画中又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分。中国画十分重视对象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要求画面具有“形神兼备”、“气运生动”的艺术效果。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研究对象、搜集素材、到表现形式上都有独到之处。造型一般注重从对象本身结构出发,塑造形象以线为主,十分重视用笔用墨。结构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处理空间有极大的灵活性,画面空白的处理独具特色。中国画强调文学、书法、篆刻和绘画的有机结合,使得诗、书、画、印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中国画在画幅上有“立轴”、“手卷”、“扇面”等装裱形式。
        一、中国画的笔墨:中国画的笔墨是一种技巧的两个方面,一笔下去既有笔也有墨。为了研讨方便,把笔墨分开谈,中国画的用笔有以下几种:1、中锋与侧锋。中锋执笔端正,运笔时笔杆垂直在纸上运行,线条有稳重、圆浑的感觉。侧锋,笔头侧在纸上运行,笔尖常在线的一边,线条变化多端。2、顺锋和逆锋。顺锋的笔头在纸上略向线条运行的方向倾斜而行。线条挺中带柔。逆锋,笔头在纸上倒逆而行,如犁破土,线条毛糙多变。3、皴、擦。皴擦是在勾勒轮廓中加的一些短线,可以表现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皴笔可用干笔或湿笔,而擦只能用干笔,可以先皴后擦,也可连皴带擦。4、点厾。是指笔尖在纸上骤起骤落叫“点”,中锋、侧锋、逆锋均可用点。读,可以说是扩大了的点,或粗肥的线。每一读往往解决一个体面,写意花鸟画经常用到“读”。中国画的用墨:作画调墨时由于加水的多少,形成了不同的墨色变化。古人有“五墨”“六彩”之说,大体指墨色浓淡程度和墨色的黑白变化的关系。我们把墨分为浓、淡、干、湿基本也就概括了。用墨的方法一般采用:1、积墨法。就是水墨层层积染的意思,山水画中用的很多。2、泼墨法。泼墨是大写意特有的痛快淋漓的表现手法,多见于泼墨人物和写意画鸟画中。泼墨技巧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纯用墨块,一种是纯用泼墨和勾勒相结合。这种画法虽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但掌握不好,也会产生墨中无笔、死墨一块的后果。3、破墨法。趁底墨为干,就以浓墨、淡墨、清水或颜色加以冲化,这就是破墨法。清代画家石涛,常用淡墨铺底,乘墨未干时即以浓墨画之,水墨自然渗化,生动有致,在写意花鸟画中,画叶时墨未干,即以浓墨(或色)勾筋,也是一例。4、蘸墨法。蘸墨法是指含淡墨的笔临落纸时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少等渗化,即一笔下去,产生浓淡不同的变化。笔(或笔尖)含浓墨,临画时,在笔尖或笔根滴一点清水,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
        二、中国画的用色:由于民族特有历史和习惯形成了不同用色规律。中国画用色规律大体是这样:重视物体固有色的明度变化,不追求光色效果;重视色彩的对比调和,运用强烈的对比色配合取得调和的效果;大胆夸张,善用变色,着意追求装饰效果;注意墨与色的对比关系,讲究墨色交融等等。中国画的着色方法(工笔)大致有如下几种:涂。就是平涂。染。可以是同种色明度的渲染,也可以是用不同色接染。如花瓣的浓淡变化就是染出来的。罩。在一色上面罩上另一色。如浅绛山水中用花青、赭石在墨色罩染。托。在宣纸或绢的后面上色为托。
        三、写意花卉技法:1、画枝法:花卉枝干有草本、木本、藤本。草本梗要妩媚,木本要挺拔、苍老。藤本回旋转折较多。笔墨要表现不同的质感与姿态。画木本要干些,出现飞白更易表现质感;画草本,笔不易太干,太干则枯而不嫩;画藤本行笔要快,转折回旋较多,中锋侧锋交替运用,手腕要活。2、画叶法:首先从叶形、结构、质感等出发,决定用笔用墨。画圆形叶如菊花、葡萄叶,多从叶柄起笔画向叶端,用笔回旋藏锋;尖形叶是从叶端落笔画至叶柄处,如石榴、桃花小叶;而细长的竹叶、兰叶等是从叶根部画向叶梢,用笔转折表现了叶形,作画时顺逆往复,灵活掌握,薄而嫩的叶子,墨色要淡些,叶有前后,墨分浓淡不要雷同,并要趁墨色未干时,用狼毫笔蘸浓墨勾叶筋。3、画花法:大体分三类画法。画白梅、水仙、玉兰等白色花,多以淡墨画花瓣,以重墨点花蕊或以色点花蕊;画彩色花,先以墨色勾画花形,然后渲染颜色,以墨或色点花蕊;不勾线,以变化的浓淡墨或色彩点花瓣,称“点读”法,在点好的花瓣上,可以勾描深浅不同颜色的纹理,最后用墨或颜色点花蕊。

      Processed in 0.151(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