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2:32:48 来源:网络
汤垕,生卒不详,垕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寓居镇江。曾任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都护府令史。著《画鉴》一书。据说是因与柯九思论画而作·约成书于1328年。
一、人物于画,最为难工
人物于画,最为难工。盖拘于形似位置,则失神韵气象。顾、陆之迹,世不多见。唐名手至多,吴道子,画家之圣也,照映千古。至宋李公麟伯时一出.遂可与古作者并驱争先。得伯时画三纸,可换吴生画一、二纸。得吴生画二纸,可易顾、陆一纸。其为轻重相悬类若此。(《画鉴》,下同)
二、古人粉本多有自然之妙
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宝畜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宣和绍兴所藏之粉本,多有神妙者。
三、气韵为先,形似为末
俗人论画.不知笔法气韵之神妙,但先指形似者。形似者,俗子之见也。
古人论画之神妙,有云画十二辰图,有十二游蜂,循环飞动,画妇人则有回身动头之异。不可枚举。此皆迂缪其说以求奇,非正论也。
今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最以形似为末节。如李伯时画人物,吴道子后一人而已,犹未免于形似之失。盖其妙处,在于笔法、气韵、神采,形似末也。东坡先生有诗云:“论画以形似,见
(原书第l69页)
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余平生不惟得看画法于此诗,至于作诗之法.亦由此悟。
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至清,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陈去非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其斯之谓欤!
看画如看美人,其风神骨相,有肌体之外者,今人看古迹,必先求形似,次及傅染,次及事实,殊非赏鉴之法也。元章谓,好事家与赏鉴家自是两等家。多资力,贪名好胜,遇物收置,不过听声,此谓好事。若赏鉴则天资高明,多阅传录,或自能画,或深画意,每得一图,终日宝玩,如对古人,虽声色之奉,不能夺也。
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傅染,然后形似,此六法也。若观山水、墨竹、梅兰、枯木、奇石、墨花、墨禽等,游戏翰墨,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之。令人观画,不知六法,开卷便加称赏。或人问其妙处,则不知所答,皆是平昔偶尔看熟,或附会一时,不知其原,深可鄙笑。
四、收画之法
收画之法,道释为上,盖古人用工于此。欲览者生敬慕爱礼之意。其次人物,可为鉴戒。其次山水,有无穷之趣。其次花草。其次画马,可以阅神骏。若仕女番族,虽精妙,非文房所可玩者。
此元章之论也。今人收画,多贵古而贱近。且如山水花鸟,宋之数人,超越往昔,但取其神妙,勿论世代可也。只如本朝赵子昂,金国王子端,宋南渡二百年间无此作。元章收晋、六朝、唐、五代
画至多,在宋朝名笔,亦收置称赏。若以世代远近,不看画之妙
(原书第170页)
否,非真知者也。
五、绘画源流
六朝至唐,画者虽多,笔法位置,深得古意。自王维、张槃、毕宏、郑虔之徒出,深造其理。五代荆、关,又别出新意,一洗前习。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山水之法始备。三家之下,各有人室弟子三二人,终不建也。
六、界画为难
世俗论画.必日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故人以界画为易事。不知方圆曲直、高下低昂、远近凹凸、工拙纤丽,梓人匠氏有不能尽其妙者。况笔墨规尺、运思于缣楮之上,求舍其法
度准绳,此为至难。古人画,诸科各有其人,界画则唐绝无作者。历五代始得郭忠恕一人,其他如王士元、赵忠义辈,三数人而已,如卫贤、高克明,抑又次焉。近见赵集贤子昂教其子雍作界画云。渚画或可杜撰瞞人,至界画未有不用工合法度者,此为知言也。
参考篇目:
马采标点注释《画鉴》.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原书第17l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