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2:49:12 来源:网络
慧远(334—416),东晋高僧,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早年博通六经,尤
善老庄,后从道安出家,精般若性空之学。后倡弥勒净土法门,为后世净土宗之始祖。慧远能
画,且与画家交往,对东晋艺术颇具影响。著有《法性论》、《沙门不敬王者论》等。
一、形·情·神
问日:论旨以化尽为至极,故造极者必违化而求宗。求宗不由于顺化,是以引历代君王,
使同之佛教,令体极之至,以权居统。此雅论之所托,自必于大通者也。求之实当,理则不
然。何者?夫禀气极于一生,生尽则消液而同无。神虽妙物,故是阴阳之所化耳。既化而为生,
又化而为死;既聚而为始,又散而为终。因此而推,固知神形俱化,原无异统;精粗一气,始
终同宅。宅全则气聚而有灵,宅毁则气散而照灭。散则反所受于天本,灭则复归于无物。反复
终穷,皆自然之数耳,孰为之哉?若令本异,则异气数合,合则同化;亦为神之处形,犹火之
在木,其生必存,其毁必灭。形离则神散而罔寄,木朽则火寂而靡托,理之然矣。假使同异之
分,昧而难明,有无之说,必存乎聚散。聚散气变之总名,万化之生灭.。故庄子日:人之
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使生为彼徒苦,吾又何息。古之善言道者,必有以得之。
若果然邪,至理极于一生,生尽不化,义可寻也。
答日:夫神者何邪?精极而为灵者也。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虽有上
智,犹不能定其体状,究其幽致。而谈者以常识生疑,多同自乱,其为诬也,亦已深矣。将欲
言之,是
(原书第40页)
乃言夫不可言,今于不可言之中,复相与而依稀。神也者,图(应为圆)应无生(应为主)妙尽无
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有情则
可以物感,有识则可以数求。数有精粗,故其性各异;智有明暗,故其照不同。推此而论,则
知化以情感,神以化传;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但悟彻者
反本,惑理者逐物耳!古之论道者,亦未有所同,请引而明之。庄子发玄音于大宗日:大块劳我
以生,息我以死。又以生为人羁,死为反真。此所谓知生为大患,以无生为反本者也。文子称
黄帝之言日:形有靡而神不化,以不化乘化,其变无穷。庄子亦云,特犯人之形而犹喜,若人
之形,万化而未始有极。此所谓知生不尽于一化,方逐物而不反者也。二子之论,虽未究其实,
亦尝傍宗而有闻焉。论者不寻无方生死之说,而惑聚散于一化;不思神道有妙物之灵,而谓精
粗同尽,不亦悲乎!火木之喻,原自圣典,失其流统,故幽兴莫寻。微言遂沦于常教,令谈者资
之以成疑。向使时无悟宗之匠,则不知有先觉之明,冥传之功,没世靡闻。何者?夫情数相感,
其化无端;因缘密构,潜相传写;自非达观,孰识其变;自非达观,孰识其会。请为论者验之
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
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
谓终期都尽耳。此由从养生之谈,非远寻其类者也。就如来论,假令神形俱化,始自天本;愚
智赀生,同禀所受;问所受者为受之于形邪?为受之于神邪?若受之于形,凡在有形,皆化而为
神矣。若受之于神,是以神传神,则丹朱与尧帝齐圣,重华与瞽叟等灵,其可然乎?其可然乎?
如其不可,固知冥缘之□,著于在昔;明暗之分,定于形初。虽灵均善运,犹不能变性之自然,
况降兹以还乎!验之以理,则微言而有征;效之以事,可无惑于大道。(《全晋文》卷一百六
十一)
(原书第41页)
二、法身与形影
法身之运物也,不物物而兆其端,不图终而会其成。理玄于万化之表,数绝乎无形无名者
也。若乃语其荃寄,则道无不在。是故如来或晦先迹以崇基,或显生涂而定体,或独发于莫寻
之境,或相待于既有之场。独发类乎形,相待类乎影。推夫冥寄,为有待邪?为无待邪?自我而
观,则有间于无间矣。求之法身,原无二统,形影之分,孰际之哉!而今之闻道者,咸摹圣体于
旷代之外,不悟灵应之在兹;徒知圆化之非形,而动止方其迹,岂不诬哉!(慧远《万佛影铭》,
《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二)
参考篇目: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荚学史》第二卷第三编第十章第二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