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画创新的随想 (一)(作者:周雨安)

        作者:核实中..2009-09-11 20:32:28 来源:网络

        中国画创新本身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它已被圈内圈外讨论了多年,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美术界的创作和思考也随之异常活跃。中国画的创新成果空前丰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环境使然,另一方面,就是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互联网,它给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无疑也给我们美术界的思想和作品交流一个大发展的契机。每一位有点想法的美术人估计都不会对此熟视无睹,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的来临!

        说到创新,它必然是从传统脱胎而形成的全新面貌,那么,中国画的传统核心是什么,我以为是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核心而形成的审美,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以儒家思想为正宗,以附属于封建统治为主流,即使是宗教绘画,不论其自觉不自觉,其骨子里也流露出对封建政治的附庸,这个我们可以通过对远古壁画、出土文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及隋唐绘画),等进行考察就可以看出来。它所表达的是温柔敦厚,纲常秩序,以及富贵天定的思想。自宋以降直到明清,这种思想越来越动摇,近现代文明给这些封建的东西以无情的冲击,所谓“文人画”,即是士大夫阶层或者说中产阶层中产生的,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在催生这种文化的创新,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强调个性的张扬,和对所谓传统的叛逆。晚清的扬州八家,和以陈老莲,任颐作品为代表的文学插图,木板画、博古叶子,酒令牌等,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变,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绘画语言。
        前两天从网上下载了南朝谢赫的《绘画六法》,重温了一下这一重要的绘画理论,这一理论直到清代的《芥子园画传》都在中国画传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将《绘画六法》及简介转附于下,以便温习参考:

        要欣赏中国画,掌握了解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六法”是很有必要的。

        “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他训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但是,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是取决于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六法论”有哪些内容呢?它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

        气韵生动:气韵指什么呢?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当然,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即气韵,也与其他五法分不开的。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的,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也就成为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骨法用笔: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囵此,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形”的描写借助于笔墨写出来,而写形又不过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现“神”,这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表现客体的法则是一致的。

        应物象形:就是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作为凭借,不能随意的主观臆造。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象。但是,作为艺术,也可以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这可以说是指一种创作态度和方法。

        随类赋彩:则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

        经营位置:则是指构图。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的,它要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

        传移摸写: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六法对于画家和绘画作品来说,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一般都是很难完全达到的,各擅一节足矣。我们了解掌握六法,便于理解古人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着眼点,从而客观地对待祖国的美术遗产,以及在我们欣赏传统的中国绘画时,会从中获得某种启示。(转载完)

        说实在的,在认真研究了这一绘画理论后,从传统绘画角度来审视,你会觉得它无懈可击,无论是对于工笔或是写意,它都具有最高指导意义,或者说是最高要求。当然,传统的艺术理论浩如烟海,这里只是以六法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我以为,中国绘画(广义上也应包括书法)传统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也就是大自然的高度提炼;二是,满足人对于自身所体验的韵律、力量、和谐、生化的所谓“美”的要求;三是,将自身的感动有效地传达给他人。

        那么,这一核心价值对于我们还有没有意义呢,我认为当然是肯定的。书圣王羲之说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古人和若干世纪后的人们读我们,从人的情感层面来说,是能够取得共鸣的。人类历史的发展就像链条一样,一环套一环,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是到了现当代,工业文明及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不断刺激着新兴的艺术思潮一浪接着一浪地向前推进,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人的理性的回归,人对自身的审视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在艺术上,出现了极其多元的面貌,由此,十分清晰地表现出时代现实的变化发展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与传统的链条关系也发生了突变和飞跃。人们站在传统的山岗上,用自己的声音呐喊!让自身投入变革的洪流,

        我们考察一下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野兽派大师马蒂斯,法国印象派画家及其作品,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及其作品,以及欧美现代画家及作品就不难看出这点,回头再来看看我们中国,也不乏积极探寻变革的艺术先驱,如徐悲鸿,张大千、程十发、蒋兆和、赵无极、黄永玉等,他们都在各个层面进行变革追求并且卓有建树。美术人到了一定层次,面对大时代,他会有一种使命感,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力量,迫使你“上下求索”,他们会蝉蜕于传统,形成自己崭新的面貌。

        我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理解是:继承是昨天而创新是明天,昨天是绝对的而明天是相对的;但昨天之中有明天而明天之中又有昨天,正因为昨天是已知的而明天是未知的,我们的创新才需要勇气,需要敏锐的眼光,才能突破今天而到达明天!

        谁都知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在经历着空前的变化,一切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化发展,改革震撼了国家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即使是保守的人也会不自觉地被改革大潮所推动。时代对文化艺术创新的要求似乎也被这一大潮托到了浪尖。不过,在这个非凡的时代,我觉得在创新问题上,还得冷静地考虑一下前行的方向,即我们创新的最终意义。“创新”是不是我们可以要来的呢?当然不是,它仍然脱离不了族类基因的传承和母语文化的传承!就如同我们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艺术创作不是玩杂耍,不是材料的简单配伍合成,它是要经历时代和社会这个熔金炉的,到时候出来的是真金还是炉渣就要看你的前提了!前提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每一位艺术家对自身的定位,它是根据你的知识结构、阅历,甚至血统、个人禀赋等而定,(与受教育有关而与学历无关!)同时,你还必须有一个提供你实施计划的外部环境及条件,否则,即使是个天才,也会被湮没,当然,我们在创新路上也不乏殉艺者,他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求索故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成功艺术创新作品及流派,它底下是铺了厚厚一层艺术家们血泪的!

        绘画“六法”,实际上各法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韵生动”如果没有具体形象我们就无从感知“气韵”,也就无所谓“生动”,“骨法用笔”是为了具体地、明确地表现物象,它是籍线条(也就是骨)来再现形象,这与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是到了清以后才出现所谓“没骨画法”,但它一直是非主流。以上两点在我们的创新作品中已被“意象”“梦幻”“构成”所颠覆。甚至沿用了几千年的毛笔和宣纸及其他传统材料也被其他媒材所取代。

        “应物象形”,前面已有它的意义,这个在现代“意象派”“表现派”水墨画中已经不存在,我们只是在某些“后现代”作品中用来作元素而已。似乎“形象”这东西已经成了妨碍我们直接表现内心冲突和感受的屏障。

        “随类赋彩”在我们的创新作品中,也和前面几条同样命运,变成“随感赋彩”

        “随情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既是讲创作方法,也是讲学习方法,可以这么说,这两项都是为了在实际创作中能够做到“意在笔先”,所谓“计白当黑”“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就是我们的前辈在创作实践中总结的。然而,今天我们的前卫作品就不是考虑的这些因素了,他所首先考虑的是自我感受,或者自己瞬间的感觉,甚至有时“意在笔后”也是可能的!他们在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实践来试图证明另一种样式的“中国绘画”的存在,我的确钦佩他们的勇气和魄力!

        中国画创新本身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它已被圈内圈外讨论了多年,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美术界的创作和思考也随之异常活跃。中国画的创新成果空前丰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环境使然,另一方面,就是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互联网,它给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无疑也给我们美术界的思想和作品交流一个大发展的契机。每一位有点想法的美术人估计都不会对此熟视无睹,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的来临!

        说到创新,它必然是从传统脱胎而形成的全新面貌,那么,中国画的传统核心是什么,我以为是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核心而形成的审美,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以儒家思想为正宗,以附属于封建统治为主流,即使是宗教绘画,不论其自觉不自觉,其骨子里也流露出对封建政治的附庸,这个我们可以通过对远古壁画、出土文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及隋唐绘画),等进行考察就可以看出来。它所表达的是温柔敦厚,纲常秩序,以及富贵天定的思想。自宋以降直到明清,这种思想越来越动摇,近现代文明给这些封建的东西以无情的冲击,所谓“文人画”,即是士大夫阶层或者说中产阶层中产生的,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在催生这种文化的创新,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强调个性的张扬,和对所谓传统的叛逆。晚清的扬州八家,和以陈老莲,任颐作品为代表的文学插图,木板画、博古叶子,酒令牌等,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变,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绘画语言。
        前两天从网上下载了南朝谢赫的《绘画六法》,重温了一下这一重要的绘画理论,这一理论直到清代的《芥子园画传》都在中国画传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将《绘画六法》及简介转附于下,以便温习参考:

        要欣赏中国画,掌握了解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六法”是很有必要的。

        “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他训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但是,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是取决于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六法论”有哪些内容呢?它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

        气韵生动:气韵指什么呢?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当然,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即气韵,也与其他五法分不开的。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的,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也就成为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骨法用笔: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囵此,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形”的描写借助于笔墨写出来,而写形又不过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现“神”,这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表现客体的法则是一致的。

        应物象形:就是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作为凭借,不能随意的主观臆造。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象。但是,作为艺术,也可以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这可以说是指一种创作态度和方法。

        随类赋彩:则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

        经营位置:则是指构图。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的,它要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

        传移摸写: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六法对于画家和绘画作品来说,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一般都是很难完全达到的,各擅一节足矣。我们了解掌握六法,便于理解古人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着眼点,从而客观地对待祖国的美术遗产,以及在我们欣赏传统的中国绘画时,会从中获得某种启示。(转载完)

        说实在的,在认真研究了这一绘画理论后,从传统绘画角度来审视,你会觉得它无懈可击,无论是对于工笔或是写意,它都具有最高指导意义,或者说是最高要求。当然,传统的艺术理论浩如烟海,这里只是以六法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我以为,中国绘画(广义上也应包括书法)传统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也就是大自然的高度提炼;二是,满足人对于自身所体验的韵律、力量、和谐、生化的所谓“美”的要求;三是,将自身的感动有效地传达给他人。

        那么,这一核心价值对于我们还有没有意义呢,我认为当然是肯定的。书圣王羲之说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古人和若干世纪后的人们读我们,从人的情感层面来说,是能够取得共鸣的。人类历史的发展就像链条一样,一环套一环,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是到了现当代,工业文明及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不断刺激着新兴的艺术思潮一浪接着一浪地向前推进,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人的理性的回归,人对自身的审视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在艺术上,出现了极其多元的面貌,由此,十分清晰地表现出时代现实的变化发展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与传统的链条关系也发生了突变和飞跃。人们站在传统的山岗上,用自己的声音呐喊!让自身投入变革的洪流,

        我们考察一下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野兽派大师马蒂斯,法国印象派画家及其作品,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及其作品,以及欧美现代画家及作品就不难看出这点,回头再来看看我们中国,也不乏积极探寻变革的艺术先驱,如徐悲鸿,张大千、程十发、蒋兆和、赵无极、黄永玉等,他们都在各个层面进行变革追求并且卓有建树。美术人到了一定层次,面对大时代,他会有一种使命感,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力量,迫使你“上下求索”,他们会蝉蜕于传统,形成自己崭新的面貌。

        我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理解是:继承是昨天而创新是明天,昨天是绝对的而明天是相对的;但昨天之中有明天而明天之中又有昨天,正因为昨天是已知的而明天是未知的,我们的创新才需要勇气,需要敏锐的眼光,才能突破今天而到达明天!

        谁都知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在经历着空前的变化,一切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化发展,改革震撼了国家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即使是保守的人也会不自觉地被改革大潮所推动。时代对文化艺术创新的要求似乎也被这一大潮托到了浪尖。不过,在这个非凡的时代,我觉得在创新问题上,还得冷静地考虑一下前行的方向,即我们创新的最终意义。“创新”是不是我们可以要来的呢?当然不是,它仍然脱离不了族类基因的传承和母语文化的传承!就如同我们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艺术创作不是玩杂耍,不是材料的简单配伍合成,它是要经历时代和社会这个熔金炉的,到时候出来的是真金还是炉渣就要看你的前提了!前提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每一位艺术家对自身的定位,它是根据你的知识结构、阅历,甚至血统、个人禀赋等而定,(与受教育有关而与学历无关!)同时,你还必须有一个提供你实施计划的外部环境及条件,否则,即使是个天才,也会被湮没,当然,我们在创新路上也不乏殉艺者,他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求索故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成功艺术创新作品及流派,它底下是铺了厚厚一层艺术家们血泪的!

        绘画“六法”,实际上各法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韵生动”如果没有具体形象我们就无从感知“气韵”,也就无所谓“生动”,“骨法用笔”是为了具体地、明确地表现物象,它是籍线条(也就是骨)来再现形象,这与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是到了清以后才出现所谓“没骨画法”,但它一直是非主流。以上两点在我们的创新作品中已被“意象”“梦幻”“构成”所颠覆。甚至沿用了几千年的毛笔和宣纸及其他传统材料也被其他媒材所取代。

        “应物象形”,前面已有它的意义,这个在现代“意象派”“表现派”水墨画中已经不存在,我们只是在某些“后现代”作品中用来作元素而已。似乎“形象”这东西已经成了妨碍我们直接表现内心冲突和感受的屏障。

        “随类赋彩”在我们的创新作品中,也和前面几条同样命运,变成“随感赋彩”

        “随情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既是讲创作方法,也是讲学习方法,可以这么说,这两项都是为了在实际创作中能够做到“意在笔先”,所谓“计白当黑”“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就是我们的前辈在创作实践中总结的。然而,今天我们的前卫作品就不是考虑的这些因素了,他所首先考虑的是自我感受,或者自己瞬间的感觉,甚至有时“意在笔后”也是可能的!他们在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实践来试图证明另一种样式的“中国绘画”的存在,我的确钦佩他们的勇气和魄力!









        中国画创新本身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它已被圈内圈外讨论了多年,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美术界的创作和思考也随之异常活跃。中国画的创新成果空前丰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环境使然,另一方面,就是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互联网,它给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无疑也给我们美术界的思想和作品交流一个大发展的契机。每一位有点想法的美术人估计都不会对此熟视无睹,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的来临!

        说到创新,它必然是从传统脱胎而形成的全新面貌,那么,中国画的传统核心是什么,我以为是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核心而形成的审美,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以儒家思想为正宗,以附属于封建统治为主流,即使是宗教绘画,不论其自觉不自觉,其骨子里也流露出对封建政治的附庸,这个我们可以通过对远古壁画、出土文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及隋唐绘画),等进行考察就可以看出来。它所表达的是温柔敦厚,纲常秩序,以及富贵天定的思想。自宋以降直到明清,这种思想越来越动摇,近现代文明给这些封建的东西以无情的冲击,所谓“文人画”,即是士大夫阶层或者说中产阶层中产生的,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在催生这种文化的创新,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强调个性的张扬,和对所谓传统的叛逆。晚清的扬州八家,和以陈老莲,任颐作品为代表的文学插图,木板画、博古叶子,酒令牌等,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变,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绘画语言。
        前两天从网上下载了南朝谢赫的《绘画六法》,重温了一下这一重要的绘画理论,这一理论直到清代的《芥子园画传》都在中国画传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将《绘画六法》及简介转附于下,以便温习参考:

        要欣赏中国画,掌握了解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六法”是很有必要的。

        “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他训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但是,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是取决于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六法论”有哪些内容呢?它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

        气韵生动:气韵指什么呢?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当然,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即气韵,也与其他五法分不开的。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的,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也就成为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骨法用笔: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囵此,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形”的描写借助于笔墨写出来,而写形又不过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现“神”,这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表现客体的法则是一致的。

        应物象形:就是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作为凭借,不能随意的主观臆造。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象。但是,作为艺术,也可以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这可以说是指一种创作态度和方法。

        随类赋彩:则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

        经营位置:则是指构图。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的,它要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

        传移摸写: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六法对于画家和绘画作品来说,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一般都是很难完全达到的,各擅一节足矣。我们了解掌握六法,便于理解古人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着眼点,从而客观地对待祖国的美术遗产,以及在我们欣赏传统的中国绘画时,会从中获得某种启示。(转载完)

        说实在的,在认真研究了这一绘画理论后,从传统绘画角度来审视,你会觉得它无懈可击,无论是对于工笔或是写意,它都具有最高指导意义,或者说是最高要求。当然,传统的艺术理论浩如烟海,这里只是以六法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我以为,中国绘画(广义上也应包括书法)传统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也就是大自然的高度提炼;二是,满足人对于自身所体验的韵律、力量、和谐、生化的所谓“美”的要求;三是,将自身的感动有效地传达给他人。

        那么,这一核心价值对于我们还有没有意义呢,我认为当然是肯定的。书圣王羲之说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古人和若干世纪后的人们读我们,从人的情感层面来说,是能够取得共鸣的。人类历史的发展就像链条一样,一环套一环,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是到了现当代,工业文明及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不断刺激着新兴的艺术思潮一浪接着一浪地向前推进,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人的理性的回归,人对自身的审视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在艺术上,出现了极其多元的面貌,由此,十分清晰地表现出时代现实的变化发展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与传统的链条关系也发生了突变和飞跃。人们站在传统的山岗上,用自己的声音呐喊!让自身投入变革的洪流,

        我们考察一下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野兽派大师马蒂斯,法国印象派画家及其作品,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及其作品,以及欧美现代画家及作品就不难看出这点,回头再来看看我们中国,也不乏积极探寻变革的艺术先驱,如徐悲鸿,张大千、程十发、蒋兆和、赵无极、黄永玉等,他们都在各个层面进行变革追求并且卓有建树。美术人到了一定层次,面对大时代,他会有一种使命感,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力量,迫使你“上下求索”,他们会蝉蜕于传统,形成自己崭新的面貌。

        我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理解是:继承是昨天而创新是明天,昨天是绝对的而明天是相对的;但昨天之中有明天而明天之中又有昨天,正因为昨天是已知的而明天是未知的,我们的创新才需要勇气,需要敏锐的眼光,才能突破今天而到达明天!

        谁都知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在经历着空前的变化,一切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化发展,改革震撼了国家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即使是保守的人也会不自觉地被改革大潮所推动。时代对文化艺术创新的要求似乎也被这一大潮托到了浪尖。不过,在这个非凡的时代,我觉得在创新问题上,还得冷静地考虑一下前行的方向,即我们创新的最终意义。“创新”是不是我们可以要来的呢?当然不是,它仍然脱离不了族类基因的传承和母语文化的传承!就如同我们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艺术创作不是玩杂耍,不是材料的简单配伍合成,它是要经历时代和社会这个熔金炉的,到时候出来的是真金还是炉渣就要看你的前提了!前提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每一位艺术家对自身的定位,它是根据你的知识结构、阅历,甚至血统、个人禀赋等而定,(与受教育有关而与学历无关!)同时,你还必须有一个提供你实施计划的外部环境及条件,否则,即使是个天才,也会被湮没,当然,我们在创新路上也不乏殉艺者,他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求索故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成功艺术创新作品及流派,它底下是铺了厚厚一层艺术家们血泪的!

        绘画“六法”,实际上各法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韵生动”如果没有具体形象我们就无从感知“气韵”,也就无所谓“生动”,“骨法用笔”是为了具体地、明确地表现物象,它是籍线条(也就是骨)来再现形象,这与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是到了清以后才出现所谓“没骨画法”,但它一直是非主流。以上两点在我们的创新作品中已被“意象”“梦幻”“构成”所颠覆。甚至沿用了几千年的毛笔和宣纸及其他传统材料也被其他媒材所取代。

        “应物象形”,前面已有它的意义,这个在现代“意象派”“表现派”水墨画中已经不存在,我们只是在某些“后现代”作品中用来作元素而已。似乎“形象”这东西已经成了妨碍我们直接表现内心冲突和感受的屏障。

        “随类赋彩”在我们的创新作品中,也和前面几条同样命运,变成“随感赋彩”

        “随情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既是讲创作方法,也是讲学习方法,可以这么说,这两项都是为了在实际创作中能够做到“意在笔先”,所谓“计白当黑”“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就是我们的前辈在创作实践中总结的。然而,今天我们的前卫作品就不是考虑的这些因素了,他所首先考虑的是自我感受,或者自己瞬间的感觉,甚至有时“意在笔后”也是可能的!他们在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实践来试图证明另一种样式的“中国绘画”的存在,我的确钦佩他们的勇气和魄力!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211(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