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源书法 先学论书(作者:黄宾虹 )

        作者:核实中..2009-09-16 15:09:53 来源:网络

        古人善书者必善画,以画之墨法通于书法,观宋元明人法书,如赵子昂、文征明,至于王铎、石涛,其字迹真伪至易辨。真者用浓墨,下笔时必含水,含水乃润乃 活。王铎之书,石涛之画,初落笔似墨渖,甚至笔未下而墨已滴纸上。此谓兴会淋漓,才与工匠描摹不同,有天趣,竟是在此。而不知者视为墨未调和,以为不工。 非不能工,不屑工也。考试翰院之书非不工,只是外面停匀,全是做成,失于自然。康熙以前殿试策尚不如此,甚有淡墨行书者;至嘉道后不观文字,只看写得停 匀;正如画者至乾隆后,工者全是院体,不言笔墨。

        今旧京人物花鸟学院体者,易于描摹貌似。再进一步即学新罗山人或唐六如居士,以为轻松流动,不深究新罗、 六如佳者正多古拙,与近代习见者不同。因伪作者学其流动而遗其古拙。古拙不易学,而流动变为浮滑,观之令人可厌。流动之中有古拙,才有静气;无古拙处即浮 而躁,以浮躁为流动,是大误也。

        今救其弊,非先从论书法说明,下一种苦功,不易做到。用笔之法,书画既是同源,最高层当以金石文字为根据。道咸中潍县陈簠 斋太史,以贵公子研求金石,及其论古人篆籀用笔,只是“指不动”三字,简要详明,可为学画与观画之真伪确据;方寸以内运腕,方尺以内运肘,再大者运臂;若 徒用指挑剔为流动,即非古法。仔细思之,其言甚确。鄙意将笔法作图,略附说明,以审断古今画家之优绌,当无可遁。然筌以得鱼,蹄以得兔,其终可以相忘于无 形者,大而化之耳。总论而画者,以不似为得其神,神误作初,草字略近之讹。画贵神似,不在形似,所以不似而似者,为得其神似。

        苏、米崛起,书法入画,为士 夫画,始有雅格。士夫之学,语有未妥。画格当以士夫为最高,因其天资学力、闻见鉴别与文人不同。文人画不必天资聪敏、学力深厚、闻见广博、鉴别精审,苟能 明通用笔用墨之法,即章法不稳,不至恶俗,已胜于作家之精能。故论画者以能品为下。画之理法精通,处处皆能入彀,甚至精工之极,为人惊叹,其学力之深厚, 寻常所不能到,如蓝瑛、周臣之流,皆不为艺林所重。虽马远、夏珪,论南宗画者尚不愿学;画非不佳,以视董北苑、释巨然之山川深厚,草木华滋,品格卑弱,残 山剩水,人以马一角呼之。故明初吴小仙、张平山、郭清狂、蒋三松一辈,均由马、夏脱胎,用笔霸悍粗率,全无含蓄舒和之气,学者目之为野狐禅。近日东西海外 艺术家,以其写生相近欧学、啧啧称之。近年欧美人能读中国论画之书,已知其卑陋而求士夫画矣。《芥子园画谱》因得李流芳画册数十页,又请王槩字安节足成 之,为山水画谱,此明人刻书习气;李笠翁人品学问皆非上游,为投时作此,便于不学之人浏览,偶尔涉笔,即可冒得风雅之名。于是清代画者以四王为最佳,在当 时因明季名大家虽多高手,因东林党人为时所忌。王时敏世代与东林为仇敌,且捧场王石谷一寒酸寡学之子,以为高出宋元之上,即麓台皆为之不平;谓为大江南 北,以石涛为第一。由此一变为扬州八怪,与四王相反,惜仍学识不足,远逊明贤。至于道咸,学书者多兼之学画,如吴荷屋、姚元之、吴让之、翁松禅,皆出八怪 之上;而提倡之者以其真迹不易见,而四王真赝杂出之作遂为雅俗所共赏,犹词曲昆腔不行,皮黄京调较易合俗,今且变舞台为剧场,令不学者一望而知,才是通 俗。仿古之画既将推翻,而折衷一派不东不西,国画灵魂早已飞入九天云外,非有大魄力者拯救疾苦不可。画乃文化萌芽,不能培养,其他更不堪问。画有民族性, 无时代性;虽有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今非注重笔墨, 即民族精神之丧失,况因时代参入不东不西之杂作,今之士夫,书法且不讲,何由识画?画之不明语言文字,精神无所寄托,昏昏如梦如醉,大可哀矣。拙撰屡拟竭 忱删改,一则招人非笑迂腐,以为重在复古。历史沿革,古既难废,时习之所谓为新者,皆中国古人所唾弃。海外学者虽有名言确论分科类析诸法可以参用,鄙见以 为多宝架上之瑜瑕杂见,每多挂一漏万,不若一鳞片羽尚是希世之珍。因与众见参差,踽踽凉凉,寂寞久矣。教科书之大旨似多守旧,最重笔法悬腕中锋,朝夕研 练,当无片刻之间断,即不挥洒,亦是泛观名迹,探讨名论。于画有益之学,范围至大。由博返约,笔法即合墨法,方能应手自如。至于章法,千变万化,仍是笔墨 精神,非徒因丘壑位置;鄙见奉劝台端,习画正为贯通中西学理实践之地。画源书法,先学论书;笔力上纸,能透纸背;以此作画,必不肤浅;去笔之病,贵有切 磋。高下远近,所差不多,得失甚大。

        (此为黄宾虹1944年8月致翻译家傅雷函,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Processed in 0.139(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