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08-24 18:01:20 来源:网络
国画的空白
吴大愚
中国画中的空白,从广义上来说是在笔墨未涉及的空间,既无笔墨痕迹之处,但这却是国画艺术不可缺少的表现语言,形成国画艺术的独特风格,可以说,中国画中没有空白就没有中国画艺术。
空白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老子最先提出“知其白守其黑”的辩证观点,他虽然是哲学领域提出的问题,但却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任何一幅画中,有实处亦有虚处,虚实相辅相成,互为生发,互为对比而存在。实是虚的基础和依存,虚是实的延伸和扩散,虚处取决于实处。虚,可以是用笔的放松,用墨的清淡,用线的疏朗,更多的是无笔墨处的空白,空白在画面中是最彻底的虚,在画面上无笔墨处的空白与白纸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的空白是画面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正是这种空白,使国画显示出深奥不俗的气质和独特民族绘画风格,所以,中国画中的空白处理常常被认为是一种难以言传的高妙。
读清华林《南宋秘诀》云:“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素纸之白,乃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然,但于白处求之,岂能得手?必落笔时气吞云梦,使全幅之纸皆吾之画,亦画外之画也。”禅家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道出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画外之画也。清张式《画谭》云:“烟云渲染,为画中流动之气,故曰空白部分,是构成艺术品意境的重要因素。宋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画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空白虽然是一个没有物象存在的空间,但作为视觉度量空间也有大小的标准,这使空白之空间似乎有了一种无限容量的意义。由于它具有无可限量的伸缩能力,似乎包含着一切可能存在的信息,又是抽象得不能在抽象的无限的“有”,并使人在潜意识中无法摆脱对其存在的感觉,这就是中国画中空白手法难以言传的“高妙”。
中国绘画史的高手,不乏利用“空白”表现“像外之像”,“景外之景”,营造深远意境留下传世佳作。南宋画家—马运的山水画,布局简约概括,独具一格。在烘托画面气氛和营造意境上更具特色,画面常常留出大片空白,拟虚为实,虚中有实。他的水墨册页《寒江独钓》便是典型范例之一。茫茫寒江,一叶独钓,舟下寥寥数笔微波,白发渔翁独坐小舟一端,全神贯注于那随风流水漂浮的钓丝。除此之外空无一物,画面虽然大部分是空白,但那种江天辽阔,寒意萧瑟的气氛自然而生,空灵悠远的感觉扑面而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言的空白中产生。
著名画家黄宾虹的山水画集传统之大成,公论为“浑厚华滋”。画面布局饱满,线条繁密,一眼望去浓墨一片,但仔细观察,山水树石之间都留有斑斑点点的空白,似出无意,其实正是他的精细之处。这些空白,大大小小,虚虚实实,若断若连,有聚有散,互相照应,有着强烈的节奏感,组成了空白的美妙旋律,苍苍茫茫之中透出一种不可名状的灵气。黄宾虹说过:“作画如下棋,要善于作活眼,活眼越多,棋即取胜。”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就是指这些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也是驾驭空白的高手,他的作品《群虾图》寥寥数笔,便把群虾在水中嬉戏的神态,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绝妙的是画面中的水,不着一笔一墨,但又确实使人感觉到水的存在。
在他画的“蝉”中,画面上几笔迎风摇曳的柳枝,柳枝上伏着一只黑色的蝉。这幅画里的空白,在观赏者的心里怅然是天空一片,这里的“空白”,并非白纸素绢之虚空无物,而是烘托主体构成意境,引人遐想的无限空间。因此说,国画中空白的妙用,不仅是中国画创作的独特手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形成深远的意境,并让观赏者的精神想像飞入无限的意向空间,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以此来品读中国国画中的“空白”,正是此处无墨胜有墨。
2004.8.28.
来源: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