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08-24 18:17:54 来源:网络
一、魏晋胜流画赞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
历,不能差其品也。
《小列女》:面如恨,刻削为容仪,不画(“画”或作“尽”)生气。又插置大夫,支(即
“肢”)体不以自然。然服章与众物既甚奇,作女子尤丽,衣髻俯仰中,一点一画皆相与成其艳
姿。且尊卑贵贱之形,觉然易了,难可远过之也。
《周本记》:重叠弥纶,有骨法。然人形不如《小列女》也。
《伏羲神农》:虽不似今世人,有奇骨而兼美好。神属冥芒,居然有得一之想。
《汉本记》:李(应为“季”)王首也,有天骨而少细美。至于龙颜一像,超豁高雄,览之
若面也。
《孙武》:大苟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怜美之体,有惊剧之则。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
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
《醉客》:作人形,骨成而制衣服慢之,亦以助醉神耳。多有骨俱,然蔺生变趣,佳作者矣。
《穰苴》:类孙武而不如。
《壮士》:有奔腾大势,恨不尽激扬之态。
《列士》:有骨俱,然蔺生恨意列(应为“急烈”),不似英贤之
(原书第43页)
寸之制,阴阳之数,纤妙之迹,世所并贵。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者,玄赏则不待喻。不然真
绝夫人心之达,不可惑以众论。执偏见以拟通者,亦必贵观于明识。夫学详此,思过半矣。
《清游池》:不见京镐,作山形势者,见龙虎杂兽。虽不极体以为举势,变动多方。
《七贤》:唯嵇生一像欲佳,其余虽不妙合,以比前诸竹林之画,莫能及者。
《嵇轻车诗》:作啸人,似人啸,然容悴不似中散。处置意事既佳,又林木雍容调畅,亦有
天趣。
《陈太丘二方》:太丘夷素似古贤,二方为尔耳。
《嵇兴》:如其人。
《临深履薄》:兢战之形异佳有裁,自《七贤》以来,并戴(按:戴逵)手也。
二、论画
凡将摹者,皆当先寻此要,而后次以即事。
凡吾所造诸画,素幅皆广二尺三寸。其素丝邪者不可用,久而还正则仪容失。以素摹素,
当正掩二素,任其自正而下镇,使莫动其正。笔在前运而眼向前视者,则新画近我矣。可常
使眼临笔止,隔纸素一重,则所摹之本远我耳。则一摹蹉积,蹉弥小矣。可
(原书第44页)
于幅之两边,各不至三分。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
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趣失矣。空
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
三、画云台山记
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清天中,凡天及水色,尽用空青,竟素
上下以映日。西去山别详其远近,发迹东基,转上未半,作紫石如坚云者五六枚。夹冈乘其间
而上,使势蜿蜒如龙,因抱峰直顿而上。下作积冈,使望之蓬蓬然凝而上。次复一峰,是石,
东邻向者峙峭峰,西连西向之丹崖,下据绝涧。画丹崖临涧上,当使赫巘隆崇,画险绝之势。
天师坐其上,合所坐石及荫。宜涧中桃傍生石间。画天师,瘦形而神气远,据涧指桃,回面谓
弟子。弟子中,有二人临下,到身大怖,流汗失色。作王良,穆然坐,答问,而超升(应为赵
异,人名)神爽精诣,俯眄桃树。又别作王、赵,趋一人隐西壁倾岩,余见衣裾;一人全见室
中,使轻妙冷然。凡画人,坐时可七分,衣服彩色殊鲜微,此正盖山高而人远耳。中段,东面
丹砂绝□及荫,当使巘□高骊,孤松植其上。对天师所壁以成涧,涧可甚相近,相近者,欲令
双壁之内,□怆澄
(原书第45页)
清,神明之居,必有与立焉。可于次峰头作一紫石亭立,以象左阙之夹高骊绝×,西通云台以
表路,路左阙峰,似岩为根,根下空绝,并诸石重势,岩相承,以合临东涧。其西石泉又见,
乃因绝际作通冈,伏流潜降,小复东出,下涧为石濑,沦没于渊。所以一西一东而下者,欲使
自然为图。云台西北二面,可一图冈绕之。上为双碣石,象左右阙。石上作狐游生凤,当婆娑
体仪,羽秀而详。轩尾翼以眺绝涧。后一段赤,当使释弁如裂电,对云台西风所临壁以成涧,
涧下有清流。其侧壁外面,作一白虎,匍石饮水,后为降势而绝。凡三段山,画之虽长,当使
画甚促,不尔不称。鸟兽中,时有用之者,可定其仪而用之。下为涧,物景皆倒作,清气带
山下,三分倨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
参考篇目:
陈兆复《关于顾恺之的画论》,载《美术研究》1957年第4期。
潘天寿著《顾恺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1月版。
《顾恺之研究资料》,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黄纯尧《顾恺之画论研究及评价》,载《美术》1962年第3期。
温肇桐《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试论》,载《文史哲》1962年第4期。
陈绶祥《今存顾恺之画论的辩名》,载《美术史论丛刊》1982年第2期。
赵有声《从骨法论到生气说——顾恺之绘画思想试探》,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
第2期。
伍蠡甫《读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见《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版。
温肇桐《张彦远论顾恺之》,载《齐鲁艺苑》1983年第2期。
陈绶祥《现存魏晋南北朝画论成书年代小议》,载《美术史论》1984年第3期。
陈传席《关于张彦远评价顾恺之的商榷意见》,载《齐鲁艺苑》1984年第3期。
马采《顾恺之(论画>校释》,载《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2期。
(原书第46页)
刘道广《现存顾恺之画论名实之再辩》,载《南京师犬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2期。
温肇桐《顾恺之研究五十年》,载《艺苑》美术版1986年第1期。
叶朗论“传神写照”,见《中国美学史大纲》第二篇第九章第四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第三缟第十三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7月版。
吴焯《“迁想妙得”辨》,载《艺苑》1982年第3期。
温肇桐《顾恺之“以形写神”论的思想渊源和他的艺术实践》,载《中国画研究》1983年
总第3期。
王向峰《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绘画美学》,载《美苑》1984年第2期。
余立蒙《“以形写神”辨》,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1期。
林同华《“以形写神”与“传神写照”的朴素辩证法:论顾恺之的绘画美学思想》,载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1期。
(日)米泽嘉圃《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载《美术论集》第3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版。
(原书第47页)
来源: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