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09-18 17:10:24 来源:网络
古人画石起手有“石分三面”之说。所谓“三面”无非是说,画石开始勾勒轮廓,就要分出它的阴阳向背,凹深凸浅的基本形态,即是要表现出它的体积来。石的体积,不仅依靠它的纹理去表现,尚依赖于笔线的运用,即使只有一笔也要表示出它是立体的东西,即受光的阳面的轮廓线可细些轻些,背光的阴面要粗些重些。
画石不仅要具有形似,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石质和骨气。因此,用笔宜重,运腕要活,从笔线的顿挫转折中,不仅要表现其坚硬之质,而且要画出石的“磊落雄壮,苍硬顽涩”(《山水纯》)的气概。王概说:“石乃天地之骨,而气亦寓焉。无气之石,则为顽石犹无气之骨,则为朽骨。”这话是有道理的,画石特别要讲究“骨法用笔”。用墨须有变化,从干湿浓淡中表现出有的体面和石与石之间的层次空间。
画石可根据不同石质,选用种种皴法。但披笔宜下部多,上部少。因下部为阴暗处,披多则暗;上部为受光处,皴少则亮。
画群石亦如画树,须穿插有致。树木的穿插在于枝柯交错,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画群石必须大间小,小间大,高低参差,聚散得宜,或间以土坡,或立于水上,变化多姿,在形式上才具有美感。
画山起手先勾勒轮廓脉络,古人谓之“开嶂勾锁”。要把一·座山的正、侧、欹、斜、起伏转折、连绵走向,一一表示出来。但又不是琐碎的堆砌,而是从整体着眼,表现出气势,故唐岱《绘事发微》说:“画山在得体势”。山的大势既定,再沿脉络皴擦点染,才能连气贯脉,有质有韵。
山有各种名目,按荆浩的说法:“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岭,有穴者岫,峭壁者崖,
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道,名为壑也;两山夹水,名为涧也:似巅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为坂(斜坡)也。”(《山水诀》)山的形体既然如此之多,当然不是一幅画能包括进去,须根据构图的需要选用。
一幅画不管包含哪些形体的山,都是从主峰画起。“主者,众山中高而大也。”(《山水纯》)主峰已定,然后才依次画近、远、大、小等客体山;或拱卫于周围,或揖让于侧面,或呼应于远处,以主峰为中心,使群山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脉相通,缺一不可。画群山一忌“群龙无首”,零碎涣散;二忌“喧宾夺主”,主客不分。
画 坡 法
画坡须分土、石。土坡质松软,宜用披麻皴,坡面作六十度以内的倾斜状,坡脚与水相接,或形成路径。石坡,坡面如削平,留为空白,坡侧方用填密的勾皴,为了表现坚梗的石质,用小斧劈之类的皴法为宜,以表现出坡壁经风雨剥浊所出现的纹理。画山水常有土、石相间者,在平缓的披麻皴土坡中,夹以数块突兀赠峻的斧皴劈怪石,平中有奇,提神醒目;在陡峭的山岩间,插一二块平缓的土坡,奇中有平,以横破竖,使画面更具丰富的变化。
远 山 、沙 滩 法
远山以及江边沙岸与水中浅洲,均宜用没骨法画出,使用羊毫笔较妥当。其法是将笔洗净,饱含清水,笔尖蘸上墨水,在画盘上揉两下,看看墨色浓度是否适合。画远山,笔尖向上,卧笔点拓,一般不再重笔,使墨色自然晕化,山顶较浓,向下逐渐淡去,自然隐没在云气之中。远山墨色的浓淡要与近山相适应,如同时画几座远山,要注意墨色的变化,或近浓远淡,或近淡远浓,总之要表现出层次、距离来,切忌平列如“竖指”。画沙滩的方法与远山同,只是用笔改为卧笔横拖即可。
山 根 、路 径 法
画山根要屈曲多变。土质山坡的坡脚多呈横列的锐角,必须参差不齐,犬牙交错,渐远渐小,方能有幽深之情趣。石质的岩根,其下常多岩上坠落的石头,可借这些石头的不同形态,不同位置,以表现岩根的曲折变化:有的峭壁,直插水中,也可借水的回环曲折,以加强岩根的变化。总之,画山根切忌平板光滑
路径也有土、石之分。土路只在皴染中留出一线空白,不必勾出路形。石径则依其设置的位置作不同表现:石路同石坡的表现方法,路面留为空白,路边凌空的一面作出勾皴,或没入水中,或连接山岩,与画石壁的方法一样;坡路可用石级表示,画石级的笔线要有变化,不能刻板如格子,画路径总的原则是宜曲不宜直,宜虚不宜实,委委曲曲,时隐时现,使有“曲径通幽”之趣。如果直如死蛇,曲如锯齿,一览无遗,多美的画面也会被它破坏掉,可见路径虽小,不可不慎。
来源: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