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史:2000-2018年中国当代艺术

          展览名称:新艺术史:2000-2018年中国当代艺术
          展览时间:2019/03/10~2019/05/22
          展览地点:[宁夏]-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禾乐路12号 (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内)-(银川当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滨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参展艺术家:群展

        学术顾问:吕澎

        策展人:蓝庆伟 李国华 宋振熙

        指导单位: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致谢:北控民生集团、宁夏民生文化艺术教育基金会

        策展人:蓝庆伟 李国华 宋振熙

        关于历史的重塑总是基于撰写者来自他的当代性中欲望和诉求的镀影。而鲜有人敢直面几乎和我们重叠的时代历史,因为这似乎就是在我们的欲望和诉求中抢答一个未来的幻觉。这个时代在制造一种“人工时间”,让社会的发展进程的速度超越了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在这样的语境下,回眸中国2000年至今近20年的历史,它的意义在于和实时发生的历史对话,抢修一条从历史到未来的道路,来自被“人工时间”带走的对艺术之路的判断。

        在中国梳理当代艺术史,无异于是在极短的“自然时间”内梳理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欧洲当代艺术史。这种特色来自极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各个因素对艺术语境的影响,2000年之后的中国艺术进入了这种“特色”自我延发阶段,在全球化的当代艺术布局中呈现出重要的地位。自我的“觉醒”带来的是摆脱某种来自西方映射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假想。自197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外发生的“星星美展”事件至今,中国的当代艺术走过40年的发展历程。

        在特殊的意识形态之下,西方对来自社会主义情境下的当代艺术好奇不已,他们的想象来自某种异化过后的窥视,1979年至2000年之间,在自发的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诉求下,中国的艺术家们如同“弹簧效应”一般,带着时代的特殊印迹弹向欧美当代艺术话语权中。换个角度看,中国的当代艺术头20年里,同样也是在主动向西方当代艺术逻辑进行全面学习和接轨阶段。在这个时期,随着对西方当代艺术文献的学习和了解,艺术家们开始找寻适合解答自身艺术问题的路径。他们通过对杜尚、毕加索、博伊斯、劳森伯格、白南准、伊布拉希莫维奇、里希特、达明.赫斯特等艺术家的深入解读,慢慢深入到对当代艺术创作的思路和方法之中。

        他们的作品逐步沿着多维度的方式前进,从对意识形态的塑造到对待哲学文本的思考,从身体语言和经验主义到后感性的研究,从形式主义开端走向对新媒介(新媒体)的转换等,中国的当代艺术如同同时启动充满激情的车群,奔向某种艺术的未来性。

        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家沿着以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碰撞的问题角度出发,将传统东方学语言进行“新审美式”的改造,他们将西方的艺术方法论作为一种镜像,或者是新的“解剖工具”,又或者是化学反应溶剂,沿着中国传统近现代艺术史的主要问题意识脉络之一,向前推进。另一方面,中国的当代艺术批评和策展人的“自觉”同样给了头20年的艺术家以重要的理论支撑。如“85新潮”、“后八九”和“广州双年展”以及后来中国进入威尼斯双年展体系等,这些理论体系的构建者们实时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他们和艺术家们相互作用,形成一股符合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景象的艺术力量。

        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刺激是相当大的,随着大量西方资本的涌入,逐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国式艺术市场。在这里我们可以完整的看到一系列如同西方一样的艺术生产链条。这里有艺术学院、画廊、非盈利艺术机构、美术馆、收藏群体、艺术团体等,他们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艺术效应配合着资本化流动市场,将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了更加“职业化”的道路,在2000年之后,基本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图形。

        虽然文字学术性较强,可是抵挡不住咱们对新展的期待啊。相信小伙伴们也紧跟美术馆的节奏,2019年,我们一起迎接新展览。下期微信将持续推出策展人专文(贰),跟着策展人一起慢慢回顾2000年至2018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

      Processed in 0.185(s)   6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