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人:李亦非
学术主持:胡 斌
策展人:周 敏
前 言
转场,是篇章的场景过渡,它同时意味着转换和衔接,刘庆和借用“转场”来比拟同期两个个展在内容上的关联和空间上的位移。事实上,“转场”亦可构成对刘庆和创作方式的描述。本科在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的连环画专业学习,这或许是刘庆和创作方法的来源,叙事性的画面,像是一个个镜头序列,拼接出夹杂在时代叙事下的个人生活轨迹、家族变迁历史,以及他对世事的絮叨与微辞。近年来,他总反复提及把秩序打乱,向往着本杰明·巴顿的倒叙人生,也设想弃掉已然浑成的水墨技术。
作为中国当代水墨的代表性艺术家,刘庆和一直在“小心”地触碰着边界。他被冠以“都市水墨”的代表,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一标签性的赞誉和定位,就像他身上一贯地倔强又温和的反叛,他总企图去延展开一点边界,在水墨语言的表达上,在言说的尺度上。画里篇章的叙事,犹如他言词里弯转的隐意。他从不直言,总想抖一个“包袱”,在画里,他亦“铺平垫稳”、细密组织“逗哏”,细心观画的人则是“捧哏”,在两相回合中构成一幕幕相声喜剧,叙说着他对世事的品评。这是他说话的方式,也是他绘画的底色。
“转场”呈现刘庆和从90年代至新近完成的作品,节选出他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创作,点状式地勾勒出刘庆和对水墨的理解实践、变化演进,对水墨语法的实验、变革的决心,和他对生活的絮叨、对人生的哲思。也在这二十余年的创作中悄然看到,刘庆和在不同时间节段的水墨语言,如何变化于他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生命体验。
《石舫》《传说》作为篇章序曲,凝练出带有刘庆和语法的水墨语言,在主题上指向他对社会时事、现实生存处境的深切思考。仿若对应于他在《过往》一文中描述的倒叙人生,带着已然的人生智慧、生命的体验,从一副“老相”开始。笔墨的见地自如地运转在他的话语里,具有象征性的符号图式作为他画面结构的经营安排,也是他细密铺垫的“欲言又止”,他轻松地凝练了他的语言和人生智慧,将他有感的深重“和盘托出”,而不再愤忿地表达态度。
《逆光》是刘庆和在“年富力强又具人生资本”之时推进的对水墨实验、变革决心的力作。这一时期出现的女性形象在他的绘画中并不见天真,而是更多深沉的思考和更多力量的表现。在9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物质的苦涩逐渐脱离,刘庆和将锚点投射到大的时代社会的节奏关系里,人的精神状态的变化。他将浓重的墨铺陈于背景和人物的统一中,渲染深沉的氛围。墨色浓重的层次浸染、书法线条的舒缓徐急、塑造人物体积的轮廓线共同营造和表达他激昂的情绪和决心。
《七君子》《退潮》系列等作品则更具连环画的气质,截切式的构图是刘庆和幻想弃掉技术后,回到“嗷嗷待哺的婴儿时期”,在表达上呈现更为总体、轻松的状态。那些青春活力的女性,忧伤的蹙着眉、惊诧的瞪大眼,她们在与背景的交融里,陪衬出都市繁华后的落寞与悲情。他谨慎而克制地控制水墨晕染的幅度与边界,将墨色关系与人的肌肤、皮纸的质地相融,他塑造的不是骨骼和人体结构,而是色晕的沉积与变化,因此,他所想要表现的也并非准确的体积,而是人物的“灵与肉”。
三十余件的创作,并不足以播放刘庆和的倒叙人生,也难以完整地呈现他的叙事层次,但,这是一次重要的“转场”!
(文/周敏,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