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将于4月12日呈现与段远文合作的首次大型个展《四季》。
在艺术史中,生命这一母题历经演绎,早已褪去新鲜的表皮,甚至成为一种寻常。但它如此循环往复,随着一代代艺术家生命的展开而一遍遍的降落于时间的永恒进程中。段远文并未回避这一题材的“陈旧”,反而将腐朽视为新生的养分,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养料和出处。而生命本就是轮回,时间的流动既是万物消逝,也是蓄势萌发。
他近年的绘画——塔、骷髅、肉身、花朵、山水等意象在画布上本能的生长,色块堆砌的塔并非垒积于大地之上,它们既无根基也无终点,似乎兀然汇聚在失重的无垠空间。岩石是肉眼可见的亿万年,而杂草自顾自的从挤压与堆叠中奋然挣出,活出自己的生命周期。它们既不屈服于线性时间,也从未依附于文化含义和历史情境。
段远文将生命拆分,将可见的肉身拆分为不可名状的形状与区块,让它形成散落的切片。他让生命在广袤的田野中垒积、生长、腐朽,将它们投入不停歇的自我投射与春去秋来中。这里或许没有一种情感的偏向,在生命的洪流中情感和肉体都会被一视同仁的分离。然而它们恒常的存在,也终会以另一种形式重聚。当骨骸与鲜花共享同一片混沌的笔触原野,每一种形态的消逝都在为另一种存在腾挪空间,绘画即成为了生命物质循环的实证。
正如汪民安所洞见的:“这就是绘画的任意性,或者说绘画的中性。……在此,关于死亡的绘画沉思,在这里却是以绘画的无限繁殖的方式来传达的。”这种“无激情的表现主义”使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命观默然消解,使我们被迫直面一种冷酷的真相:生命的存在无需服务于意义生产,它本就不需要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