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25-10-18 15:00
策展人:李子健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凝视镜子中的自己,一种陌生感从心中升起,仿佛有另一个“我”在从镜中回望?内心中那些难以言说的身份纠结与过往记忆的缠绕通过镜面的反射,在凝视自己的目光中再次浮现。这些微妙而真实的刺痛感受,正是本次展览的起点。28张摄影作品与一组影像构建了一个在镜像与现实之间的,如梦般的超现实空间。
展览开始于一系列带有着光晕的摄影作品,有些拍摄于法国的柏切利安森林,这是亚瑟王传说中的重要地点,另有一些拍摄于艺术家的住所附近。这些景象中的光晕,仿佛在照片的平面内营造了一个负向的空间。与此同时,月亮的盈缺,镜像的虚实,灵魂的附身等等相关的图像也都在试图指向那个在照片中附生的阴影空间。这里的阴影也对应着荣格的精神分析中的概念,那些原以为消极的、黑暗的、与我们的人格面具相对的的东西,也同样是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转入第二部分,作品的意图更加凸显。在《伤疤与梦想》、《又一处废墟》、《一道伤口是修复的前奏》等作品中,艺术家通过剪纸、刻划、以及镜面反射和水流的流动与自己的自拍肖像结合在一起,隐喻身份认同的挣扎和以及脆弱与重建的可能性。自拍肖像超越自我记录的范畴,成为一面诚实的镜子,反射出创伤的可见与不可见、遮蔽与显露。艺术家以近乎现象学的方式,将创作行为本身转化为一种自我解读的仪式。这不是在描述伤口,而是在进行操作,用视觉的语法解剖创伤的结构性存在,并试图在断裂处搭建意义的桥梁。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一种否定的辩证:唯有通过直视破碎之物,才能抵达真实;唯有承认废墟,重建才具有精神性。
在展览的末尾,《双重见证》(2020)是梦钰驻留巴黎期间创作的二十封影像书信。艺术家以通灵般的执念,重走作家邱妙津生命最后的巴黎轨迹。通过地理与时间的精密重合,他将自己的身体与生命经验转化为媒介,成为邱妙津在年龄、族裔、情感与性别认同上的当代镜像。在持续的行为中,艺术家的现实逐渐与小说中的心碎、背叛与激情交织重叠,最终模糊了生存与创作、自我与他者的边界。借时空的错位连接起酷儿消隐的历史,成为对“酷儿幽灵性”的一次深切悼念与召唤。
作为第一代澳大利亚华裔和酷儿艺术家,梦钰的作品根植于交错的文化语境和身份认同,通过这些作品,将文化错位、性别越界与情感创伤转化为一种诗性的抵抗语言,并不断试图勾勒出一个在镜像、幽灵与废墟之间不断流变、挣扎与重生的内在世界。
● 文|李子健
艺术家
颜梦钰(Meng-Yu Yan)是一位多媒体艺术家,其创作融合了数字摄影手法与模拟处理、雕塑、时间媒介及装置艺术。作品中渗透着道家哲学思想,也饱含对 “黑暗” 的偏爱 —— 艺术家喜爱与观众开展 “摄影游戏”,通过融合影子、镜子、光线、玻璃与水等元素,构建出如梦境般的视觉场景。
颜梦钰的创作以自发性与实验性为显著特征,围绕 “自我反思”“梦境” 与 “疏离感” 展开深刻的概念表达。作为第一代华裔澳大利亚酷儿非二元性别艺术家,其作品始终聚焦种族、文化、精神信仰、性取向与性别认同的交汇议题。在自画像创作中,“碎片化”“多元性” 与 “无意识” 是核心特质,让人联想到克劳德・卡恩(Claude Cahun)、杜安・米哈尔斯(Duane Michals)等超现实主义摄影师的风格。颜梦钰以摄影为媒介,传递超自然与灵异现象相关的表达,对灵魂摄影、占卜、展演性 “闹鬼” 及占星术实践抱有浓厚兴趣。
截至目前,颜梦钰的作品已在澳大利亚、中国、墨西哥及法国巴黎等地的四十余场展览中展出。2017 年,其首个个人展览 “occulere – vision & concealment”(暂译:《隐匿 —— 看见与隐藏》)在多米尼克・默施画廊(Dominik Mersch Gallery)举办。2019 年,颜梦钰获得罗斯・斯蒂尔奖学金(Ross Steele Scholarship)资助,前往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开展驻留创作。2020 年,凭借澳大利亚政府研究培训计划奖学金(RTP Scholarship)支持,颜梦钰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UNSW Art & Design)完成美术硕士(研究方向)学业,其研究课题通过实验性摄影探索酷儿光谱性与文化 “萦绕” 现象。近期,由阿里・海因里希(Ari Heinrich)教授与林赛・凯利(Lindsay Kelley)博士策展的颜梦钰个展 “Double Witness”(暂译:《双重见证》)于 2023 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中国研究院”(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展出。同年,颜梦钰还入选澳大利亚国家肖像馆 “国家摄影肖像奖”(National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决赛,并获 “奥利夫・科顿奖”(Olive Cotton Award)“高度推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