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学·镜相——管朴学&张宜双个展

          (1/3)宜学·镜相——管朴学&张宜双个展

          (2/3)管朴学《白光》 布面油画 120×120cm 2020

          (3/3)张宜 《天吾一瓦地吾一砖》 146×76cm 指墨2013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宜学·镜相——管朴学&张宜双个展
          展览时间:2025/10/18~2026/01/04
          展览地点:[浙江]-诸暨市暨南街道周村文化中心5幢B101室-(鸿一美术馆)
          主办单位: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诸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诸暨市鸿一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管朴学、张宜

        开幕式:2025.10.18 15:30

        支持单位:云满屋美术馆度假酒店

        出品人:郦韩英

        策展人:何龙生


        前 言

        十六世纪二十年代,是世界绘画史上一个意味深长的转折点。1519年达·芬奇离世,1520年拉斐尔离世,1521年徐渭降世,三位分别影响东西艺术进程的巨匠,在生命的续接之间形成某种遥契。东西方绘画之间,始终存在一条若隐若现的会通之径。审视二者,犹如端详《蒙娜丽莎》的鼻梁:难以捕捉明确边界,朦胧、玄妙,却撼动心灵。这也正是“宜学·镜相”展览所希望传递的体验。

        张宜与管朴学,一位致力于大写意人物画,一位深耕写意油画。大写意早已不仅是一种技法,更是中国画观照世界的哲学。而油画,常被冠以“写实”之名,但其内核亦含写意。回望达·芬奇、拉斐尔与徐渭,串联他们的不仅是时代,更是相通的写意精神。以《蒙娜丽莎》为例,达·芬奇对画中人物与背景微妙的虚实处理,已达写意之境。虽然他未必知晓中国写意,但在艺术的至高之处,东西自会相逢。若觉此说仍显幽微,那么请在展厅中静静踱步:看管朴学的写意油画与张宜的大写意人物彼此映照,正如张志民先在一首题画诗里写的那样:“倾听天籁大音声”。单独品味某一幅画,或难闻此声;唯有二者并列,方如金石相击,回荡黄钟大吕之音。

        这,正是举办本次展览的意义。两位画家在艺术创作上一中一西,却彼此呼应,正如西方油画与中国大写意之间的微妙联系。张宜生于1969年,管朴学生于1968年;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管朴学是齐相管仲之后,张宜是潍县“四大家族”张氏之后,号为“齐人阿一”;张宜画风霸悍,却心思细腻,“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他的风格写照;管朴学画风柔美,但她写生时豪气满怀,大刀阔斧,那股劲儿,有一种山东爷们女汉子的范儿;两人在艺术创作中都富于冒险精神,张宜从来不认为一张“没毛病”的画就是好画;管朴学宁可选择画“坏画”,也努力争取达到新的高度;张宜的《阿一心灯》与管朴学的《寂》,俨然是彼此的精神镜像……总之,张宜就是男版的管朴学,管朴学就是女版的张宜。

        他们,是东西绘画在当代互鉴的缩影。观赏本次展览,我们不禁想起晚年尝试用毛笔画画的毕加索,想起莫奈《晚间睡莲》中的狂草线条,想起那个嘲笑高更“只会画中国画”的塞尚——他晚年创作的《圣维克多山》与黄宾虹晚年画的《栖霞岭》,何其相似!黄宾虹在20世纪上半叶就曾断言:“不出十年,画当无中西之分”。东西镜相,正是以西方视野来认识中国画,以东方眼光来审视西方艺术。彼此借镜,互相启发。是为序。

        (文/汤启卫,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首席记者,爱济南新闻客户端副总编辑)


        艺术家简介

        管朴学,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油画三工作室主任,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韩国檀国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油画学会副主席。山东省美术馆公共教育特聘教师、山东省文化馆特聘教师。


        张宜,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并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研修班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

      Processed in 0.203(s)   6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