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静态流痕——郑丽晶个展
(2/6)郑丽晶,火把,木板坦培拉,30×47.5cm,2025
(3/6)郑丽晶,家猫 40×50cm,木板坦培拉,2025年
(4/6)郑丽晶,假日, 50×60cm,木板坦培拉,2025年
(5/6)郑丽晶,假日2, 70×60cm,木板坦培拉,2025年
(6/6)郑丽晶,送一捧水 70×35cm,木板坦培拉,2025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郑丽晶的热爱与探索,更专属于东方,也更接近于当下生活,我们无法确定筛选后的“当代”是什么,但她的作品,注定是新一代“信徒”中的浓重一抹,体现着坦培拉--这种古老记忆在下一代的更多可能性,融合后的讲述不仅跨越地域,还有时间与空间.这陌生的可能性与传承带给人期望。
传承与改变是当代的议题,“当代”这个词,又归属每一个时代。油画技术从中亚普及至欧洲乃至世界已有近千年,这种古老技艺在曾经的“当代”,像坦培拉的接替者,起初人们依旧没有忘记那些对神性的精神追求,依旧描绘着无我状态下的神灵,但伴随着文艺复兴的来临,我们对神性的定义开始了转变 但追求没有变。绘画艺术从具象到抽象,从天堂到人间,从祭坛画到超现实主义,始终是强调内在思考和关注当下体验,这个过程不仅是绘画史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人文学发展的过程,更是人类认知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