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仲文—山水梅竹自精专(作者 刘士裕)

        作者:核实中..2009-11-13 10:34:27 来源:网络

        ●大半生涯作画师,至今剩得旧紫芰。

         老来点染梅花色,雨露沾濡正可思。

        ●松风谡谡水潺潺,溪上晴云拥髻鬟。

         此是老夫新画法,有人错认米家山。

        ——秦仲文



        在群星闪烁的唐山籍书画家中,可称得上大师级的重量级人物,非秦仲文莫属。他集北派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史论家、书画鉴定家于一身,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6年是秦仲文先生诞辰110周年,想写些文字,便从《北派国画大师秦仲文》的作者陆占山兄那里,打听得秦仲文长子秦亚和的电话。

        秦亚和平时住在昌平,只是偶尔来市里办事,才在城里的老房子小憩一两日。这里所说的老房子,就是秦仲文先生的故居,位于北京西城阜内大街姚家胡同7号。

        说明来意,秦亚和约我到故居来谈。他说这里交通方便,而且大家都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下午2点半,我如约叩响故居铁门时,竟是秦亚和亲自把我迎进院子的。他听力很好,嗓音宏亮,高高的个子,步子不快,但脚下稳健,根本不像90多岁的老人。一进院,主人带我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叙说当年的故事,就像打开一部尘封的历史。

        九间老屋

        这是一所单门独院的民居,大门朝东。院子刀把形,建于清末,据说是大太监李连英的产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门内有两棵合抱粗的老槐树,与建筑同龄。同北京城里的四合院不一样,这里九间房东西一溜排开,而且每三间分为一组,每组两明一暗,四梁八柱,青砖青瓦。每组连接处各有山墙,自成体系,格局好,抗震性能也好。秦仲文先生从1946年到1957年,在他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就住在靠里边的那一组。后来他搬到大觉胡同,每到周末,还要来这里看望孩子们,直到1974年病逝。

        院子中间一架葡萄,是秦仲文先生20世纪40年代栽下的。从葡萄架上纵横交错的枯枝,可以想象当年繁茂的景况。也许是被主人在天之灵所感动,杂乱的枝杈根部,年年孳生出新枝。

        按照秦仲文先生当时的收入,是无力购置这处房产的。20世纪40年代,他虽执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专、国立北平艺专,身为讲师、教授,但收入微薄,因此始终寄人篱下,总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此时,长子秦亚和开了个无线电商行,挣下一些钱,买下这所宅院,老人很高兴。

        当年,秦仲文的画室兼会客室,临窗有一张很大的画案,靠北墙置一张硬木条案,中间有几把椅子,作为接待客人用。在解放前后这一段时间,他生活比较稳定,事业上也较为得意,经常徜徉于北京书肆画店之间,与名家交流,先后购得一批明清和近代书画珍品,悬于画室,细心品赏。琉璃厂的有正书局、神州国光社等商家,以及一些购画客,亦常慕名而来,求得鉴定。20世纪50年代初,他从这里出发,去京郊,到全国各地,特别是西南地区,跋涉数万里,观光写生,积极投身大自然,力作迭出。与同道、学生过往也较频繁。因为家里常挂些古画、名画,邻里传说他家布置得像故宫一样。于是“文革”中成了“破四旧”的重点,东西被抄走,房产被没收,直到80年代落实政策时才归还。

        这丛翠竹

        同葡萄的枯藤败叶形成鲜明对照,院子西边的一丛竹子却长得郁郁葱葱。秦仲文喜爱竹子,爱画竹也爱栽竹,而且是走一处栽一片。1946年搬入这座新居,他从植物园移来幼竹,在这里很快长成一片绿荫。

        下班回家,外出归来,秦仲文或读书,或作画,或休憩,总是习惯地绕竹丛踱步,漫吟白居易的《画竹歌》,对竹篁静观默察。尤其雨后,经常是“帘开一笑新栽竹,雨露沾濡长翠森”。笔兴所致,他将胸中之竹,物化为手底之竹,或风竹、或雨竹、或雪竹、或月竹,写生画稿盈案,不惜废纸三千。及至晚年,他以行楷笔法写墨竹,风格清劲厚朴,出奇制胜,令人叫绝。

        秦仲文一生画了数不清的竹画,且大部有题诗。在故居,秦亚和至今仍珍藏着他去世前两年画给长孙秦继曾的一本册页。题材有山水、梅、竹,共12幅。其中1973年2月画的一幅墨竹上题旧句曰:“侵寻老病自相加,枕上如同雨后麻,睡醒中宵忙起望,月光雪竹上窗纱。”道出了作者晚年的身体状况。经过主人同意,我拍照留念。

        其实在中国美术史上,善画竹者不乏其人。画竹于唐代兴起,写竹至两宋日趋成熟,元代墨竹画已到鼎盛时期,明清又有新发展。及至近代,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王雪涛、傅心畲等大家都有墨竹问世。

        元代李衎曾著有《竹谱》,可惜传到近代已有序无谱。秦仲文先生的一大贡献,就是将李衎的《竹谱》补为全谱,为后学者提供借鉴。

        秦亚和老伴石桂兰女士拿出她收藏的《当代名家技法汇编》给我看,其中就收录有秦仲文先生的《竹谱》。这是秦仲文先生集半生之经验,直到逝世前一年才完成的,共8章,配以24幅插图。他在文章最后对创作宗旨和过程写道:

        本人自幼喜爱书画,中年后攻习画竹,摹仿古人,勤学苦练,从李氏《竹谱》序中得到启发和方法,又经过个人多年探索,对照实物观察和写生,有了新的领悟和发展。今根据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需要,特撰此谱,由浅入深,从竿、节、枝、叶开始,以及多种配景,举例说明,以供初学爱好者参考。谱中列举竹在四季,和在不同环境中的种种姿态,并介绍纸、笔、墨、砚的选择,题字、钤印的方法,最后选出本人创作墨竹6幅,说明竹在种种不同环境中的姿态。如能以此可补李衎《竹谱》之遗失,而成完谱,则又区区之愿也。

        遗憾的是,秦仲文先生以蝇头小楷,工工整整抄写的《竹谱》文稿原件,在当年排印过程中遗失,实为可惜。

        一枚印章

        在姚家胡同生活的10年,是秦仲文先生艺术生涯的转折时期。20世纪40年代后期,他先是执教于北平各艺术院校,传技授课,厚积薄发,由业余画家转向专业国画家。

        解放后,秦仲文被聘为北京画院画师、院委。他以真为师,行万里路,走遍塞北江南,画风渐变,创造了自己的面貌。此一时期,他同傅抱石、关山月、关松房、周元亮、徐燕荪、溥松窗、刘淑度、蒋雨浓等名家经常来往,探讨理论,交流技艺,感情甚笃。刘淑度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说着,秦亚和从抽屉里拿出一枚印章给我看。印高11.5厘米,长3厘米,宽2.8厘米,顶部刻有3枝竹,侧面有松鹤,以及“松鹤延年,癸丑孟春刻”字样,印面镌有“儒门事亲典范之家”8个朱文篆字。章料为象牙质,连装印章的小盒子也是由整块象牙雕成的,很是精致。从边款推断,印章应刻于1972年2月(农历正月)。

        秦亚和回忆说:“这枚印章是父亲委托刘淑度女士特意为我刻的。刘比先父小4岁,是鲁迅的学生,1927年曾拜在齐白石门下学篆刻,篆法刀工都很厉害。因为她和先父都在遵化省立五中教过书,又都是文化中人,因此常有来往。晚年她的住处离我家只隔一条马路,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乘车跌倒致成骨折,稍好些,就让我推着轮椅去刘家拜访。她的外甥女和我的儿子‘文革’中下乡插队,两位老人曾商量过做儿女亲家,可见关系密切,相知很深。”

        秦亚和深情地说,父亲生有二子三女,20世纪50年代,秦家已是20多人的大家庭,和睦稳定,其乐融融。“文革”期间,在父亲受批判、被抄家的特殊年代,他和孩子们也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父亲跌伤骨折后,他让儿子秦继曾和爷爷住在一起,陪着去看病,左右伺候。这枚印章,既是秦仲文先生对自己长子和他的儿孙们的肯定,也是希冀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能在秦家一代代传下去。

        恢复故居

        在院子中央有一块约60厘米见方的石头,秦亚和掀开盖在上面的塑料布,显露出一块石碑。秦亚和记得,这是秦仲文先生解放前从市场上购得。碑文与皇族妃子有关,可能原来是皇宫里的物件。“文革”中,这里的住户当茶几用,加上日晒雨淋,碑中央本来就不清晰的字迹就更模糊了。现在虽然没有什么考证价值了,但它见证了秦仲文先生的这段历史,亦属难得。

        其实,故居还有一件更有价值的文物——太湖石。秦亚和告诉我,当年太湖石就立在这丛翠竹前,有人的肩头那么高,竹石相映,浑然成趣。秦仲文先生曾据此画过一幅《群峰拱翠图》,并亲笔题写了“群峰拱翠之居”横幅,悬于画室外门楣之上。镜框是秦亚和参加排球赛时得奖发的。

        我问此石现存何处,秦亚和打趣地说:现在已成“地下文物”。原来“文革”中,这里有一位房管局的住户,见此石难得,怕被人破坏,就埋在了院子里。秦亚和把我领引到埋石头的位置,说要在恢复秦仲文故居时,再将它“发掘”出来,放回原处。

        我们的话题又转到故居的恢复,秦亚和谈了自己的打算。秦仲文故居所在的姚家胡同位于北京阜(成门)景(山)文化一条街路北,胡同口西侧便是全国唯一现存的历代帝王庙。附近还有白塔寺、广济寺、鲁迅博物馆、程砚秋故居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故居建筑已年久失修,结构也遭到破坏。他说,待条件成熟时,首先要将故居修葺如当年情状。同时将家藏和社会流散的秦仲文文稿、书画,以及有关资料搜集整理、展示出去,供学者研究,并对游人开放。届时,秦仲文故居将融入首都大文化氛围之中。

        秦亚和想的最多的还是先父的事业要后继有人。他自知年事已高,寄希望于自己的长子秦继曾。秦继曾自幼聪颖,深得祖父喜爱。秦仲文从小教他识字、画画,送他上幼儿园、小学,后又送他到北京四中、八中读书。不料赶上“文革”,下乡接受“再教育”。从1971年,在秦仲文患病期间,秦继曾与祖父朝夕相处达3年之久。凭借长期耳濡目染、过人的悟性,加上祖父严格训练和耐心指点,秦继曾此时的画艺猛进,经常和祖父合作作画。祖父辞世后,秦继曾靠自己的实力考取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后又靠奖学金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学业,与绘画渐渐疏远。秦亚和告诉我,继曾深知自己的责任,随时准备回国继承祖父的事业,将祖父的艺术发扬光大。



        【相关链接】

        秦仲文(1896年-1974年),名裕,中国现代画家,美术史家。1896年1月26日生于遵化,1974年病逝于北京。1915年入北京大学,在课余参加蔡元培创办的中国画法研究会,得汤定之、金城、章洁如的指点。1920年入金城等创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为研究员。1930年后任教于北平各美术院校,除教授中国画外,还讲授中国美术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北京中国画院(1957年5月14日更名为北京画院)画师。

        秦仲文是一位有深厚笔墨功力的中国画画家。他最初习山水,从晚清诸家,如奚冈、黄谷原、戴醇士等入手。此后进一步接近清初如龚贤、查士标等人的作品,学习龚氏浓郁沉厚、层层积染的风格和查士标荒寒疏远、简括宁静的作风,在技法到风格上都出现了变化丰富的趋向。秦仲文早期作品多呈现前述两种体貌。

        在中国画学研究会,他进一步研习“四王”、吴、恽,使得原有能力更加提高。经过金城、章洁如等前辈画师的指点,他上溯宋、元各家,对传统文人山水的渊源大力研摹,努力突破古人规范,逐步形成苍郁浑厚、绵密紧劲的个人风格,在20世纪 40 年代北方山水界有很大影响。

        从 50 年代起,秦仲文开始深入生活,饱览滇、川、晋和京畿风光,带着巨大的热情探索山水画创新的途径。作品由习惯上的大山、大水全景布局,变为较重局部刻画的章法,并以水墨渲染气氛,寓新情新意于传统笔墨之中,作品更臻成熟。

        他以北方人的豪爽气质驾驭“南派”山水画的技巧,用笔坚挺有力,墨法精微,能在不大的画幅中表现阔大雄浑的气魄,创作了《沙丰路上写生》、《岷山遇雨》、《岳阳楼》、《乌江天险》等。

        他还善以行楷笔法画墨竹,风格清劲厚朴。出版有《中国绘画学史》、《秦仲文作品选集》、《秦仲文山水画集》、《秦仲文画选》、《秦仲文教学范图》等。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55(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