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1-13 10:37:56 来源:网络
●单以悦目为目标的艺术作品,久而观之令人乏味;单以说教为目的、不讲形式美感的作品,又令观者味同嚼蜡。
●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鼓励自己在艺术上不断地求索进取,用“慎独”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一贯严于律己的人。
●政治风云的变幻,环境的艰苦,生活的窘迫,这一切都没使我忘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动摇我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上进取的决心。
——郑庆衡
他,曾在两所大学任教,为天津美术学院人物画专业的创立、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的建设和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
他,曾在两个领域探索,于美术教育和中国人物画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著成绩,人们赞其“桃李甚众,创作颇丰”。
他在坎坷的人生旅途,只度过了57个春秋……
这,就是原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主任郑庆衡教授。
少年壮志
郑庆衡,1939年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黄泊沽村。冀东是皮影、乐亭大鼓、评剧的发祥地。除此,玉田县更有土生土长的传统花会、皮影雕刻、剪纸、泥塑玩具等民间艺术。家乡深厚的艺术积淀,对郑庆衡幼小心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日后的成功垫足了底蕴。
他的父亲郑魁武是个勤俭的庄稼人,为人正直,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闲暇时经常讲典故、诵唐诗给孩子们听。贤慧的母亲是料理家务的能手,家中生活倒也能自给自足。
儿时,小庆衡喜欢看姐姐绣花,望着鸳鸯戏水、花猫舞蝶、喜鹊登枝、鼠拉葡萄等图案问这问哪。逢年过节,手头一旦有个铜板,伙伴们就围着卖麻花的油油嘴头。而小庆衡专爱看“拉洋片”,觉着看这比吃麻花更解馋。稍大些,他向姑姑婶婶学剪窗花,有时还剪些新花样贴在窗上,时常受到夸奖。过了立夏,村里演皮影连台本戏,孩子们不懂什么东征西征的,只是跟着大人瞎起哄,凑热闹。而小庆衡却不然,晚上看影琢磨门道,白天抓空学着刻影人。刻好了,他挑头,招呼几个小伙伴,随便什么栅子底下、柴禾垛旁,打个场子就演起来。他那张嘴也真行,既是锣,又是鼓,还能当胡弦,而且生旦净末丑,各种唱腔都能哼出个调调来。
上小学四年级时,爷爷看他天资聪颖,是块好材料,把他从玉田接到唐山上学。他感到城里的一切都很新鲜,小人书摊、五颜六色的电影海报栏是他常去光顾的地方。回家后学着书上、画上的图案瞎划拉。虽然他还不懂什么叫美术,但觉得画画好玩,有兴趣。学校办板报、墙报自然少不了他。
1953年,他考取唐山二中。当时学校有个“二中画社”,由著名画家果树屯阝、林惠中老师做辅导,办得挺红火,出了不少美术人才。郑庆衡在这里向果老师学国画,向林老师学素描和水粉画,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他下决心要画出点名堂来,坚持每天在画社学个把小时。星期天、节假日也全都用在画画上了。1954年春节,他同伙伴到陡河边画水粉风景,画笔刚落到纸上,便结了一层冰,再一笔,又是一层冰。这样坚持了两个多小时,手都冻僵了。回到家里,冰一解冻,纸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令他兴奋不已。这年暑假,他和二哥回玉田老家跟着父亲种地,小哥俩轮换着拉犁。该又一次轮到他时,却不见了踪影。父亲以为他偷懒,火了。当父亲到场房一看,儿子正在修改父兄拉犁的速写,后背滚下豆大的汗珠。父亲一声没吭,神情却由“多云转晴”。这时,庆衡不好意思地说:“二哥辛苦了,画完这幅画我就来劲了,你休息,我多拉几个来回”。
先天的艺术天赋,后天的刻苦学习,使他进步很快。1955年,他的一幅剪纸在《唐山劳动日报》上发表,一时在同学中传为佳话。这无疑为他画笔下淌出的五彩梦,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业有成
1956年,郑庆衡以优异成绩考取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天津美院前身)。入学后,他接受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方面的正规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为他日后融西画之长于传统中国画之中打下了基础。当时,美术系有一批著名的教授,如孙其峰、王颂余、溥佐、张其翼等,都亲自登台授课。同时,学校还从中央美院、北京画院聘请秦仲文、蒋兆和、叶浅予、吴光宇等著名画家来校讲课。郑庆衡从他们那里系统地学习了传统山水、花鸟、人物等各门课程。课堂上,他认真领悟老师的艺术理论和绘画技巧,课后则专心致志地临摹老师的画稿,经常得到老师手把手的指教。他特别喜爱吴光宇先生的人物画,认为吴先生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造型准确,笔墨灵动活泼,敷色淡雅,因此向吴先生求教尤勤。
常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郑庆衡的勤奋在同学中间是出了名的。在学校上学,他从不逛街,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图书馆和教室度过的。寒暑假,他经常和同学结伴外出写生,回校时,总要带回一摞写生稿。就是回玉田老家看望父母,他也不会把时间白白浪费掉。一年寒假,郑庆衡在老家赶上大雪封门。奶奶一大早远远看到村东雪地里坐着一个人,以为是对门二呆因孩子去世悲痛欲绝,又出走了,忙招呼街坊把他劝回来。几个人回来时不禁大笑,对奶奶说:“那不是二呆,是您老的孙子在画雪景呢!”奶奶这时才想起庆衡,忙不迭地说:“原来是我家那个憨包哇,天底下还真有比二呆更呆的呢。”郑庆衡直到参加工作后,写生的习惯也没丢。不论是带学生下乡实习,还是外出考察,走到哪儿画到哪儿,既积累了素材,又锻炼了绘画技巧。
由于努力钻研业务,他曾被视为“白专”典型,也因流露过要当画家的想法遭到批判。但他不为所动,不改初衷,暗下功夫。刻苦的学习训练,锻炼了他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成为公认的佼佼者。
1959年三年级时,他创作了反映丰收后农民喜气洋洋准备过年的年画《扎灯笼》,被推荐参加了“河北省美展”,并在《河北画报》上发表,同学们投以惊喜和羡慕的目光。随后他根据少先队向遵化建明公社赠送拖拉机的事迹,创作了年画《献礼》,以及反映拖拉机进山村和兴修水利的年画《路遇》、《出征》,分别被《河北画报》刊用,收入《河北水利》大型画册。1961年,他执笔创作的大幅国画《创业图》,艺术地再现了王国藩创办穷棒子社,“三条驴腿”闹革命的情景,受到美术界的关注和好评,《河北画报》作为封面发表。当时,他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激情在学生中间是非常突出的。
20世纪50到60年代,大学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每逢周末或节日庆典,业余舞蹈队、歌咏队、话剧团等很活跃。郑庆衡作为系里的文艺干事,曾组织制作影人演出唐山皮影。表演民间舞蹈《跑驴》,他饰演的小媳妇滑稽活泼。演出京剧《林冲夜奔》、山东快书《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他敲着边鼓指挥,在全校汇演时是最受欢迎的节目。郑庆衡还任学院话剧团团长兼导演,经他组织排练的四幕大型话剧《艰苦的岁月》,曾到兄弟院校和社会上演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给他的绘画艺术以鲜活的养分,拓宽了他的创作思路。
敬业育人
1961年,郑庆衡毕业时因学业成绩突出而留校任教,当时他只有22岁。20世纪50年代,学院还没有专职人物画教师,人物画教师大多是从北京请来的。60年代初,杨德树、郑庆衡、陈冬至等先后留校任教,在美术系形成了人物画教师队伍,并在这几位青年教师的努力下,创立了中国人物画专业。当时,郑庆衡承担了人物画的基础教学及创作课程,成为这个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作为中国画教研室副主任,他敬业育人。他和他的同事,在老教师的指导下,群策群力,确立了新的教育指导思想(去门户之见、取各家之长、教艺术规律)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创造),为该校人才的培养和胜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尽心于人物画的教学,经常带领学生长途跋涉外出考察、写生,还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积累教学资料,开展科研活动。在20世纪70到80年代连环画创作鼎盛时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他和他的同事把连环画引入课堂,亲自编写连环画专业教材,为培养连环画创作队伍,提高连环画创作水平,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筹建的。1988年郑庆衡调入该系,先后担任系副主任、主任,主持系里的日常工作。他首先积极疏通各方面关系,将该系的教学科研大楼建设方案确定下来,于1988年10月18日破土动工。由于种种原因,大楼于第二年突然下马。郑庆衡上下奔波,找到有关部门耐心陈述、汇报东方文化艺术系筹建情况和教学科研大楼的建设进程。不久,天津市资助了建设资金,工地上又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
1989年初,郑庆衡对东方文化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的办学宗旨、教学大纲,乃至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做了全面、系统的谋划,亲自起草了《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开办中国画专业申报书》。随后,他全力投入引进优秀教师、购置教学资料设备、招生等项工作。
1991年9月,东方文化艺术系终于迎来了第一批新生,迈出了教学科研的第一步。在新生入学大会上,他激动地说:“东方文化艺术系中国画专业掀开了南开校史和我国艺术教育史的新篇章。”他鼓励同学们“要以纯洁的心灵,虚静的心态,虔诚的态度,锲而不舍、铁杵成针的精神,继承祖国优秀的艺术遗产,去攀登民族艺术的顶峰。”
1995年下半年,国家教委专家预审团检查了东方文化艺术系的工作,参观了师生们的习作展览,对该系突出专业特点,不断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不久,郑庆衡参加全国大专院校中国画教学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综合大学开办艺术专业初探》,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首肯。《中国教育》杂志全文刊发,并录入大型工具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在郑庆衡生前,东方文化艺术系已培养出两届毕业生,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始终重视对青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开放后,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中国人物画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步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针对一些人视模仿西方艺术为创造,抛开中国画传统另起炉灶,以及单纯进行基本技能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倾向。他强调:“创新决不能离开画家所处的时代及社会条件。中外美术史表明,凡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的艺术家,都没有脱离开当时的社会基础和社会需要”。他呼吁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涉猎古今中外艺术作品,去研究东西方绘画理论”,指导并鼓励他的学生用新的思想去研究社会,在新时代洪流中去发现、挖掘自己所需要表现的东西。
郑庆衡深谙理论对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因此占用大量时间研究中国绘画发展史。他从顾恺之、顾闳中、陈老莲、任渭长、任伯年,以及敦煌、永乐宫壁画中去体悟中国画的真谛,并上升到理性认识。他曾将自己对传统中国画的认识概括为四点:“即中国绘画的主要特点是‘写意’;中国绘画的基本法则是‘虚实相生’;中国绘画的主要品评标准是‘气韵生动’;中国绘画的基本技巧是‘骨法用笔’”。1985年,他在浙江召开的中国画研讨会上宣读了《浅谈中国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的论文,与会者乐听不疲,给予很高评价。天津《迎春花》杂志全文刊载。
在长达35年的教学生涯中,郑庆衡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经他培养的两校学生遍布北方各地,其中不少人在管理岗位或专业创作上卓有成绩。一些人留校任教,成为后来学校人物画教学的骨干。
郑庆衡不仅是一位“桃李甚众”的美术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创作颇丰”的中国人物画画家。他在繁忙的教学、行政工作之余,悉心研究中国人物画,勤于创作,从不懈怠。
同20世纪60年代许多有成就的画家,如程十发、刘继卣等一样,他走的是一条连环画——中国画的路子。连环画创作既是他艺术生活一个独立的领域,锤炼了他较强的线描、造型能力,又为他的中国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3年,他和其他3位画家到饶阳县五公村体验生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耿长锁1943年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创办土地合作组的事迹为背景,共同创作了连环画《双十春》。作品的形象刻画、中景构图和朴厚坚实的线描,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令人耳目一新。1964年,《双十春》在《河北美术》上一发表,就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不久编入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选页》。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下放到天津郊区大苏庄农场劳动。劳动之余,他思索着自己的专业,从未放弃创作。彩色连环画《杨开慧》、国画《毛主席视察天津第二毛纺厂》,人物肖像画《鲁迅》、《廖仲恺》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1970年的一天,他正在地里干活,突然接到通知,回天津另有任务。到学校后才知道,配合宣传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人民战争思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画家创作《地道战》连环画。郑庆衡等4位画家不敢怠慢,一头扎进清苑县冉庄,住在当年老民兵的家里,围着八仙桌设计草图,历时3个多月,终于完成了任务。连环画《地道战》先后印了100多万册,在1978年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被评为二等奖(一等奖缺)。
粉碎“四人帮”后,郑庆衡又迎来了连环画创作的鼎盛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先后创作了《潘四奶奶》、《信任》、《日出》、《彭德怀》《天灾不算祸》、《王成》、《头条新闻》等大量连环画,以及《封神》、《夏朝故事》、《中华杰出人物》等文学插图,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造型生动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环画《信任》、《封神》插图入选“笫六届全国美展”,《信任》亦在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被评为二等奖。他本人也荣获全国连环画先进工作者荣誉奖,被推选为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天津市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
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郑庆衡的连环画频频出现在报刊杂志上的时候,他没有株守眼前的成绩而固步自封,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将画路转向单幅和小写意人物画,并很快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1984年,他和夫人杨淑涛共同创作的《周恩来与邓颖超》,突现其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深厚的传统功力。作品以周恩来、邓颖超同志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为背景,以简洁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两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形象。画面上,他们从烟雾弥漫的海河岸边走来,神情镇定自若,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周恩来身着白色长衫,左手擎伞,护卫着文静的邓颖超,艺术地表现了两位革命伴侣的气质和友谊。《烽火年代》、《江陵搏击》等亦是他现实题材的力作,堪称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佳作。
在历史题材作品中,郑庆衡不论是为古代圣贤与传说人物造像,如《悟道图》(老子像)、《天乐图》(铁拐李像)、《驱邪图》(钟馗像)等,还是对古人诗意与古人生活的描述,如《羲之赏鹅图》、《秋水共长天》、《卖炭翁》、《游春图》、《采莲曲》等,均笔墨精到、虚实有致、布局新颖、意趣天成。《羲之赏鹅图》是他历史题材的代表作之一。图中的王羲之坐于池旁,体会鹅式,欣赏鹅姿,神情入微,把书圣精研艺术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画面除人与鹅外,画家又巧妙地布以盛荷水草,泼墨荷叶与勾描的荷花相互映衬,意笔水草贯穿联接,使画面形成鲜明的节奏感。荷花之高洁有如王羲之的品格,重笔浓墨有如书圣之墨痕。通观整幅作品,人景相融,动静相依,处处写意,笔笔抒情。
郑庆衡具有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主张“文”与“质”的高度统一。他一生共创作了50余部约两千余幅连环画作品,从不因“小人书”的“小”而有所放松或疏忽。他提倡并践行“小画大作”,以单幅画的创作姿态,精心设计好整篇的节奏布置,倾其全部功力,刻画好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因而他的作品在飘逸中不失严谨,生动而有节律,为同行、专家所称道。他曾在一篇作品评析中提出:“文与质的高度统一,是历代艺术家追逐的最高目标。‘文’者,泛指形式美感,‘质’者,则是指艺术的内容和内涵。单以悦目为目标的艺术作品,久而观之令人乏味;单以说教为目的,不讲形式美感的作品又令观者味同嚼蜡”。郑庆衡以苦作舟精神于艺海数十载,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质在文内、文在质中的艺术精品。因此,他的作品得到广泛关注,不少作品在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展出、发表或被收藏,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赞赏。他的《郑庆衡白描画集》、《中国人物画技法》、《郑庆衡画集》在艺术界和绘画界均有一定的影响。
郑庆衡为自己的画室取名“乡音斋”。这或许是提醒自己,要时时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他的作品,不论是素描、年画、连环画,还是现代题材的国画,大多是描绘他所熟悉的农村生活的。
郑庆衡具有质朴、倔强、热情、平易近人的性格。即使是在他成为大学教授、著名画家之后,依然保持着这种本色。他小学时有位姓冯的启蒙老师,老伴早年病逝,唯一的儿子也在唐山大地震中震亡了。郑庆衡经常把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接来家里住,并在经济上接济他。冯老师逢人便讲:“这么多年,我经常到天津打扰。庆衡总是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哎,真愧煞老朽!”郑庆衡曾经说过,一个艺术家如果自命清高,游离于社会之外,不为社会负责,只顾自己追名逐利,那是不可取的。他不仅在教学和艺术上令人叹服,在做人上也是大家的楷模,受到同志和朋友的交口称赞。
与同龄人一样,郑庆衡的一生充满坎坷。解放初,由于家庭被错划为富农,使他多年来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他常以“黑五类子女”而被另眼看待。但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信念,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注意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大学期间,他朝气蓬勃,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文革”中,他在天津郊区大苏庄农场劳动锻炼,被分配到伙房做饭,依然干得很出色。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出身被纠正为中农。郑庆衡终于在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郑庆衡在天津美院工作了27个年头,是人物画专业年龄较大、教龄较长的教师之一。该专业后来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是本院培养的,都曾受教于他。
在南开大学做系领导和教授8年,他从不摆老资格,而是从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就在他病重住院期间,先后3次上手术台,身体极度虚弱,还惦记着青年教师,考虑哪位该晋升副教授,哪位应进修去了。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要回家画画,考虑自己的人物画以后要走的路子,争取在艺术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当东方文化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第二届学子一字排开来看望他时,想到将要离别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和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告别挚爱的夫人、儿子和亲朋好友,他流下了泪水。
1996年12月3日,郑庆衡教授辞世,带着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走了。但他的高尚人品、他的精湛艺术、他的治学精神将永存。
【相关链接】
20世纪60—80年代,郑庆衡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家、著名的中国画画家,受到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幸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惜。回顾一些著名艺术家对他的评价,将有助于我们从艺术上对郑庆衡教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摘录如下:
庆衡兄白描连环画以“尽精微,致广大”为追逐目标,其于人物个性,均以对音容笑貌之精细刻画与举手投足之生动描写,达到形神毕肖,入木三分的境界。他的线条笔力遒劲,顿挫有致,繁简相生,刚柔相济,传统功底之深,可从点划流美中窥见。
——范曾
论及庆衡人物画,行家同道诸公,莫不首推先生力作《周恩来与邓颖超》(与夫人杨淑涛合作)。笔情墨韵深邃真纯,画中人,青春比翼、翔宇执伞、风雨共命运,悠悠天地心。
——秦征
庆衡执教美院,业余创作连环画和插图,并致力于培育初学后进,数十年如一日,造诣颇深,桃李甚众。
——白珩
人物性格刻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笔墨自如老到,布局新颖别致;既显出深厚的传统功力,又不拘于成法,清峻秀逸而不乏豪纵之气。亦工亦写,工写皆得神妙。
——周茂生
庆衡的优异天资,丰厚的积累和已经取得的成就,表明他正酝酿着一次深刻的变革,以新的升华完成对自己的超越。
——郎绍君
连环画出现在明代,发展在清末,解放后发展很快,出现空前繁荣的盛况。郑庆衡就是铸造这一辉煌的一员主将。
——杨德树
来源: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