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铭访谈|年轻画家不要浮躁

        作者:核实中..2009-11-17 16:08:39 来源:网络

        风格的形成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许:早前见到过你的人物画,像齐白石、八大山人等人的造像。从那样的人物画突然之间转到你现在这种面目的系列作品,这个过程似乎不像其他画家是慢慢地渐变而来的,更像是突然之间的一种骤变。这种突变的契机是什么呢?
        张:我1959年进学校的,浙江美院,学画人物。那时要求写实,画工农兵,都是从写生中来。当时我们学院中国画有个特点,对速写抓得很紧。我们的老师是顾生岳,他是一位速写高手,所以我们速写画得很用功。又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所以我工笔画得比较多,因为工笔呢一张纸可以画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你画写意的话,一天就得挥掉许多张生宣纸,哪里买得起。速写也画得多,因为一支笔就可以了,纸张也比较差,最便宜的那种就可以。我后来的画里面注重线条,可能跟当时画速写有关系。我们那时的速写主要是用线而不是用块面。
        再说更早前吧,我家里没有人画画的,小时候读私塾,看到同学带来的连环画上有侠客的形象,很喜欢,就把它临下来。有一次得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对我的影响是蛮大的。还有,我从小喜欢看戏,特别是喜欢看绍兴大板,当时徽班在我们绍兴也有演出,我很迷恋那些人物服饰和脸谱的色彩,民间味很浓。在我以后的画中,线条肯定一直不放弃,后来搞到色彩上面去,我估计与以上这些事情是有关系的。所以,我觉得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下冒出来,它一定是彼此关联着的。
        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改革开放,艺术观念比较宽松了。1984年第一次到德国去,确实看了好多国外的艺术品。这跟时代气候、环境都有关系。那时候许多中国画的调子都比较灰,中性调子的,黑乎乎的,闷闷的。传统中国画不太注重色彩,如果稍一强烈鲜艳以后呢,就会平一平、光一光。这样看起来似乎就比较舒服。我后来是有意把它强烈了,把中间调子抽掉,一些灰的东西抽掉,把线条加强,让颜色明快,造成强烈的对比。这样一来我的作品比较跳。其实我的所谓“突变”可能就来自这样简单的想法。!
        许:这是一种选择。选择也意味着放弃。
        张:我想我的画中放弃得最多的是“写实”成分。
        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中国的。
        许:那么你觉得引导你发生突变的因素是西方的多还是东方的多?
        张:我从人物画变到花鸟画。我印象最深的触动是有一次看到挂历中一张齐白石的玉兰花。我觉得他几笔上去……我画花鸟最早是玉兰花。中国画家当中,我一个喜欢八大,一个就是喜欢齐白石。所以程十发先生对我说,对你的影响就是你画过的两个人。我画过的这两个人就是八大和齐白石。所以,你要问我受外国的影响大还是中国的影响大,我觉得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中国的。
        许:当时程十发先生怎么看你的画?
        张:最早倒是程师母张金老师看到我的画说:“你怎么想得出这样画?”而有的朋友说我的画像米罗呀什么的。可能是我……
        许:可能你与他们的某些地方有暗合、契合。
        张:我后来跟他们开玩笑说米罗是学我的,为什么呢?因为米罗是吸收东方的,那我就是个东方人,他不是吸收我的吗?当然这是开玩笑。可能正是因为米罗画中那些东方的东西,使我对他的画比较感兴趣吧!
        许:起码是“我们家的”。但是他没有直接影响你?.

        张:没有直接影响!我开始变画风时,米罗在中国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可能那时我还是比较喜欢毕加索、马蒂斯。

        不画出来我总觉得不甘心。
        许:你的画乍看很现代,好像与传统的关联已经很少了,因为平常是不大可能马上注意到你画中的线条的。视觉上初步、大体的印象总是洋味很足,与平面构成乃至图案相似,因此,外界必定会有不少说法。在你听到这些说法之后,你会怎么想?

        张:虽然外界有说法,但当时我想我过去画水墨人物画(包括学习)有十几年,甚至二十来年,而现在(与过去不是绝对没有联系)我才画了没有多少时间,怎能一下子画得好呢?所以人家有说法也是正常的。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按照我的想法画下去,不画出来我总觉得不甘心。
        我出生在具有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绍兴,后来学画又在潘天寿先生任院长的浙江美院,以后又长期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看到外面的艺术也多了起来,所以我觉得我画风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而没有变化反而倒有点奇怪了。去年,我曾经问过一位与我有十几年交往的德国收藏家朋友,在他看来,我的画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他想了想说:是中国的。后来我想我的画中大家认为的“洋味”,可能就是“城市味”足了些。
        许:最近读哪方面的书呢?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读书可能更在于感悟,而不必去做学习的死功夫。
        张:我读书很杂,翻看了之后记不住多少,讲得不好呢,是记性不好,看了忘记;讲得好一点呢,不管它记不记得,我看的东西如果感兴趣毕竟会潜移默化的。读画也一样,比如齐白石也好,八大山人也好,我基本上不去临的。每次到外地去,我包里总是放一本八大山人的小画册,或者是齐白石的小册子,一有空就翻。
        许:目测心记。"
        张:对,目测心记,潜移默化。吃进去,吸收他们的东西,经过消化,吐出来的可以不一样。
        许:你画里的题材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体,因为切入的角度与众不同,而揭示了一种别样的意趣。那么当初你是如何找到这样的视角的呢?
        张:当时我觉得人物画局限比较大,它受到诸如造型之类的种种拘束,而花鸟画比人物画有着更大的自由度,我想人物为何不能画得像八大那样变形,像花鸟那样的有情趣。我本来想画花鸟画一段时间以后再把它用到人物画上面去。但后来花鸟画得一发不可收,就这样画下去了。花鸟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也就有利于笔墨的发挥。我们过去画画,不是我们在画画,是对象在画我们。过去学校里,我们画模特儿,不是我们画模特儿,而是模特儿画我们呀。我画齐白石,总要像齐白石的;八大山人虽然没有照片,但至少得像个意思。
        许:人物的局限就在这儿。
        张:局限。不是我们在画对象,而是对象在画我们,特别是画写实人物。当时浙江美院对我们学习传统是很重视的,而写实人物对中国笔墨的发挥矛盾很大,因此我后来转向花鸟画的探索可能也与这些因素有关。当然我想更主要的可能跟我本身的内在素质和我过去的积累有关。
        林风眠先生就是用黑颜色的。
        许:你曾经作为浙江美院的学生,浙派的教育模式以及浙派的画风,对你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像你的同学吴山明先生等许多人在笔墨的意趣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的画中也能看出你对“宿墨”的兴趣。你怎么看待现在“浙派”绘画中的“宿墨”问题?
        张:黄宾虹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浙派画家中大张旗鼓地使用宿墨的似乎并没有。他们用宿墨大概是1985年之后,80年代初我画“齐白石”就用“宿墨”。1985年浙江画院成立,我去杭州,有位美院的老师问我,你这张《齐白石》用什么东西画的?我就跟他讲,我这个不是用墨画的,用黑颜色画的,黑颜色经过处理有一种“宿墨”的效果。其实这个东西也不是我第一次用,林风眠先生就是用黑颜色的。
        绘画的工具与材料对画风的改变也往往有很大的关系。生宣的出现就促使了中国绘画中水墨艺术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但是同样的毛笔、宣纸、墨,在不同的画家使用起来,其艺术水平的高低,也会出来很大的差异。当然,浙江有许多人在用“宿墨”,这或许可以成为浙江的特色。但画家之间也应该有不同的特色。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都走到同一条路上去。
        上海的老先生我觉得还是比较宽容的。
        许:除了刚才提到的程十发先生之外,其他的老先生对你画风的突然改变有没有提出看法或觉得可惜?
        张:老先生倒比较宽容,许多老先生在我面前并没有讲我的画好与不好。但有朋友却传给我信息,倒是老先生对我的鼓励比较多,像唐云先生、赵冷月先生。而伍蠡甫先生和沈柔坚先生还亲自写文章对我的作品进行过评论。十发先生还给我题了一首诗:“新翻别调谱霓裳,天上星辰耀大荒;不是画家奇异想,外星艺术闪奇光。”
        许:十发先生也很聪明,他对你的画不做具体正面的评论,而是旁敲侧击地说你的画像外星的景象,很新。不过从诗中还是可以看出他对你的鼓励。
        张:所以,上海的老先生我觉得还是比较宽容的。
        许:反而是你的同辈有许多不同看法?
        张:当然也有肯定的,也有些朋友跟我讲:老张你过去也画得不错,现在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客气点讲就是说“看不懂”。
        关键是我自己要尽力多画出一些满意的作品来。
        许:你自己怎么看自己的作品?
        张: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总认为我的画是应该这样画,当然,我也不会认为别的画家不应该那样画。但是我也经常会感到对自己的作品的不满意、不满足。如前面所说,起初人家对我的画有说法,而现在仍然会有人有说法,今后也可能(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有说法,这些都是正常的事。但同样,过去会有人肯定我、鼓励我。而现在、今后也会有人肯定我、鼓励我。这些我都不能强求或者勉强。关键是我自己要尽力多画出一些满意的作品来,才不辜负他们的鼓励和肯定。当然我希望这样的知音能越来越多。

        这个是没有好忌讳的。
        许:以前看到你的画,曾开玩笑说,像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万花筒,有人说像花布。
        张:我小时候也玩过万花筒的。其实我的画是直接受到过花布头的启发的,这个是没有好忌讳的。
        许:古人也会从“屋漏痕”这些生活常见的东西中悟出用笔之道。
        张:有些启发有时是一下子的。像这花布头,十多年前我看到时很有启发,而最近我把它再拿出来看,就已经无动于衷了。但当时对我的启发却是很大。也可能如古人所说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那时候正在拼命地找啊!正如前面谈到,看见挂历上一张齐白石画的玉兰花也一样触动了我。

        关良我也很喜欢的。
        许:你最喜欢的画家呢?八大山人?齐白石?
        张:哎!对!关良我也很喜欢的。(访谈结束之后,补充说到黄宾虹,张认为黄比齐白石高。这乍听好像反差很大,因为访谈时他没有说喜欢黄宾虹。可见对于某些画家来说,喜欢的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没听到张先生说黄宾虹比齐白石高,而单看这访谈的文字,就很可能会误以为他定是推崇齐白石至高无上的了。)
        许:你跟关良先生有过接触吗?
        张:接触不多。我就看他作过几次画,我平时收藏老先生的作品不多,但就关良先生的最多,有好几幅。我觉得在过世的老画家中我最喜欢关良的人物画,黄宾虹的山水画,潘天寿的花鸟画,齐白石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画种了。

        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许:有许多人认为你当初的人物也画得很好,当然不是叫你回到以前,但你会不会两条腿走路,一面继续画现在探索性的一路,另一面再去画一点以前的人物画?
        张:这也是我经常苦恼的事,也经常会有人提起这个问题,画人物还是画花鸟,或者是画山水。我就经常这样想:难道画什么就那么重要吗?难道画画就是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思想、气质、格调、格局……至于画什么,只是个借题发挥而已。
        线条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画风。
        许:你画中的线条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国传统所谓“人书俱老”的道理也确实能在一个艺术家从年轻到老年所画的线条里看出来。而传统又一直强调书法用笔、心得与看法。对线条你肯定也有自己的体会。
        张:作为中国画线条很重要。你不妨想想一条线条是轻飘飘的好,还是厚重的好?是脆弱的线条好,还是韧性凝炼的线条好?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中国书法里有最好最丰富的线条。平时我对书法的学习也比较重视。当然还有的是从生活中悟得的,如屋漏痕、折钗股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线条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画风,比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许:知道了你的这一背景,也可以认为你现在画中的用笔以及结构是受了书法的影响,为什么只想到米罗的影响呢?"
        张:还是看表面。
        讨人喜欢,这就很聪明。
        许:你怎么看待艺术与市场之间的问题?
        张:从历史上来讲不少画家是靠卖画生活的,像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哪位不卖?但问题是你自己怎么把握,去迎合人家的庸俗要求呢,还是你自己坚持你的高质量艺术品格?像齐白石坚持自己的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性,但题材又很民间,什么“大富贵”等等,讨人喜欢,这就很聪明。
        不要一个时期跟着得奖作品跑,一个时期又跟着市场跑。

        许:对年轻的画家你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何建议与忠告?
        张:我觉得还是要鼓励年轻画家去创新、去探索,因为艺术很难讲对与错。当然不堪入目的不能算艺术。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老师讲你好,同学讲你好,你信心就足了。如果你搞出一个新的东西来,人家讲你不好,你哪里还有信心?画家要听好话比较多,这样他们就有信心搞下去了。另一个我觉得搞艺术,基础还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个基础也不是单一的基础,特别是年纪轻的,学的面要宽一点,如果太单一的话,可能就很难看到自己的天性与特长在哪个方面。你学过的东西以后肯定用得上。
        当然我最后还是要说搞艺术毕竟还是要花时间,要下苦功的,所以我希望年轻画家不要浮躁,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个时期跟着得奖作品跑,一个时期又跟着市场跑,艺术作品要经得起艺术的考验,也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风格的形成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许:早前见到过你的人物画,像齐白石、八大山人等人的造像。从那样的人物画突然之间转到你现在这种面目的系列作品,这个过程似乎不像其他画家是慢慢地渐变而来的,更像是突然之间的一种骤变。这种突变的契机是什么呢?

        张:我1959年进学校的,浙江美院,学画人物。那时要求写实,画工农兵,都是从写生中来。当时我们学院中国画有个特点,对速写抓得很紧。我们的老师是顾生岳,他是一位速写高手,所以我们速写画得很用功。又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所以我工笔画得比较多,因为工笔呢一张纸可以画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你画写意的话,一天就得挥掉许多张生宣纸,哪里买得起。速写也画得多,因为一支笔就可以了,纸张也比较差,最便宜的那种就可以。我后来的画里面注重线条,可能跟当时画速写有关系。我们那时的速写主要是用线而不是用块面。
        再说更早前吧,我家里没有人画画的,小时候读私塾,看到同学带来的连环画上有侠客的形象,很喜欢,就把它临下来。有一次得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对我的影响是蛮大的。还有,我从小喜欢看戏,特别是喜欢看绍兴大板,当时徽班在我们绍兴也有演出,我很迷恋那些人物服饰和脸谱的色彩,民间味很浓。在我以后的画中,线条肯定一直不放弃,后来搞到色彩上面去,我估计与以上这些事情是有关系的。所以,我觉得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下冒出来,它一定是彼此关联着的。
        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改革开放,艺术观念比较宽松了。1984年第一次到德国去,确实看了好多国外的艺术品。这跟时代气候、环境都有关系。那时候许多中国画的调子都比较灰,中性调子的,黑乎乎的,闷闷的。传统中国画不太注重色彩,如果稍一强烈鲜艳以后呢,就会平一平、光一光。这样看起来似乎就比较舒服。我后来是有意把它强烈了,把中间调子抽掉,一些灰的东西抽掉,把线条加强,让颜色明快,造成强烈的对比。这样一来我的作品比较跳。其实我的所谓“突变”可能就来自这样简单的想法。
        许:这是一种选择。选择也意味着放弃。
        张:我想我的画中放弃得最多的是“写实”成分。

        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中国的。
        许:那么你觉得引导你发生突变的因素是西方的多还是东方的多?
        张:我从人物画变到花鸟画。我印象最深的触动是有一次看到挂历中一张齐白石的玉兰花。我觉得他几笔上去……我画花鸟最早是玉兰花。中国画家当中,我一个喜欢八大,一个就是喜欢齐白石。所以程十发先生对我说,对你的影响就是你画过的两个人。我画过的这两个人就是八大和齐白石。所以,你要问我受外国的影响大还是中国的影响大,我觉得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中国的。
        许:当时程十发先生怎么看你的画?
        张:最早倒是程师母张金老师看到我的画说:“你怎么想得出这样画?”而有的朋友说我的画像米罗呀什么的。可能是我……
        许:可能你与他们的某些地方有暗合、契合。
        张:我后来跟他们开玩笑说米罗是学我的,为什么呢?因为米罗是吸收东方的,那我就是个东方人,他不是吸收我的吗?当然这是开玩笑。可能正是因为米罗画中那些东方的东西,使我对他的画比较感兴趣吧!
        许:起码是“我们家的”。但是他没有直接影响你?
        张:没有直接影响!我开始变画风时,米罗在中国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可能那时我还是比较喜欢毕加索、马蒂斯。

        不画出来我总觉得不甘心。
        许:你的画乍看很现代,好像与传统的关联已经很少了,因为平常是不大可能马上注意到你画中的线条的。视觉上初步、大体的印象总是洋味很足,与平面构成乃至图案相似,因此,外界必定会有不少说法。在你听到这些说法之后,你会怎么想?
        张:虽然外界有说法,但当时我想我过去画水墨人物画(包括学习)有十几年,甚至二十来年,而现在(与过去不是绝对没有联系)我才画了没有多少时间,怎能一下子画得好呢?所以人家有说法也是正常的。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按照我的想法画下去,不画出来我总觉得不甘心。
        我出生在具有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绍兴,后来学画又在潘天寿先生任院长的浙江美院,以后又长期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看到外面的艺术也多了起来,所以我觉得我画风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而没有变化反而倒有点奇怪了。去年,我曾经问过一位与我有十几年交往的德国收藏家朋友,在他看来,我的画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他想了想说:是中国的。后来我想我的画中大家认为的“洋味”,可能就是“城市味”足了些。
        许:最近读哪方面的书呢?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读书可能更在于感悟,而不必去做学习的死功夫。"
        张:我读书很杂,翻看了之后记不住多少,讲得不好呢,是记性不好,看了忘记;讲得好一点呢,不管它记不记得,我看的东西如果感兴趣毕竟会潜移默化的。读画也一样,比如齐白石也好,八大山人也好,我基本上不去临的。每次到外地去,我包里总是放一本八大山人的小画册,或者是齐白石的小册子,一有空就翻。
        许:目测心记。
        张:对,目测心记,潜移默化。吃进去,吸收他们的东西,经过消化,吐出来的可以不一样。
        许:你画里的题材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体,因为切入的角度与众不同,而揭示了一种别样的意趣。那么当初你是如何找到这样的视角的呢?
        张:当时我觉得人物画局限比较大,它受到诸如造型之类的种种拘束,而花鸟画比人物画有着更大的自由度,我想人物为何不能画得像八大那样变形,像花鸟那样的有情趣。我本来想画花鸟画一段时间以后再把它用到人物画上面去。但后来花鸟画得一发不可收,就这样画下去了。花鸟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也就有利于笔墨的发挥。我们过去画画,不是我们在画画,是对象在画我们。过去学校里,我们画模特儿,不是我们画模特儿,而是模特儿画我们呀。我画齐白石,总要像齐白石的;八大山人虽然没有照片,但至少得像个意思。
        许:人物的局限就在这儿。
        张:局限。不是我们在画对象,而是对象在画我们,特别是画写实人物。当时浙江美院对我们学习传统是很重视的,而写实人物对中国笔墨的发挥矛盾很大,因此我后来转向花鸟画的探索可能也与这些因素有关。当然我想更主要的可能跟我本身的内在素质和我过去的积累有关。
         
        林风眠先生就是用黑颜色的。
        许:你曾经作为浙江美院的学生,浙派的教育模式以及浙派的画风,对你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像你的同学吴山明先生等许多人在笔墨的意趣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的画中也能看出你对“宿墨”的兴趣。你怎么看待现在“浙派”绘画中的“宿墨”问题?" 张:黄宾虹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浙派画家中大张旗鼓地使用宿墨的似乎并没有。他们用宿墨大概是1985年之后,80年代初我画“齐白石”就用“宿墨”。1985年浙江画院成立,我去杭州,有位美院的老师问我,你这张《齐白石》用什么东西画的?我就跟他讲,我这个不是用墨画的,用黑颜色画的,黑颜色经过处理有一种“宿墨”的效果。其实这个东西也不是我第一次用,林风眠先生就是用黑颜色的。
        绘画的工具与材料对画风的改变也往往有很大的关系。生宣的出现就促使了中国绘画中水墨艺术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但是同样的毛笔、宣纸、墨,在不同的画家使用起来,其艺术水平的高低,也会出来很大的差异。当然,浙江有许多人在用“宿墨”,这或许可以成为浙江的特色。但画家之间也应该有不同的特色。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都走到同一条路上去。

        上海的老先生我觉得还是比较宽容的。
        许:除了刚才提到的程十发先生之外,其他的老先生对你画风的突然改变有没有提出看法或觉得可惜?
        张:老先生倒比较宽容,许多老先生在我面前并没有讲我的画好与不好。但有朋友却传给我信息,倒是老先生对我的鼓励比较多,像唐云先生、赵冷月先生。而伍蠡甫先生和沈柔坚先生还亲自写文章对我的作品进行过评论。十发先生还给我题了一首诗:“新翻别调谱霓裳,天上星辰耀大荒;不是画家奇异想,外星艺术闪奇光。”
        许:十发先生也很聪明,他对你的画不做具体正面的评论,而是旁敲侧击地说你的画像外星的景象,很新。不过从诗中还是可以看出他对你的鼓励。
        张:所以,上海的老先生我觉得还是比较宽容的。
        许:反而是你的同辈有许多不同看法?
        张:当然也有肯定的,也有些朋友跟我讲:老张你过去也画得不错,现在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客气点讲就是说“看不懂”。
        关键是我自己要尽力多画出一些满意的作品来。
        许:你自己怎么看自己的作品?

        张: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总认为我的画是应该这样画,当然,我也不会认为别的画家不应该那样画。但是我也经常会感到对自己的作品的不满意、不满足。如前面所说,起初人家对我的画有说法,而现在仍然会有人有说法,今后也可能(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有说法,这些都是正常的事。但同样,过去会有人肯定我、鼓励我。而现在、今后也会有人肯定我、鼓励我。这些我都不能强求或者勉强。关键是我自己要尽力多画出一些满意的作品来,才不辜负他们的鼓励和肯定。当然我希望这样的知音能越来越多。
        这个是没有好忌讳的。
        许:以前看到你的画,曾开玩笑说,像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万花筒,有人说像花布。
        张:我小时候也玩过万花筒的。其实我的画是直接受到过花布头的启发的,这个是没有好忌讳的。
        许:古人也会从“屋漏痕”这些生活常见的东西中悟出用笔之道。
        张:有些启发有时是一下子的。像这花布头,十多年前我看到时很有启发,而最近我把它再拿出来看,就已经无动于衷了。但当时对我的启发却是很大。也可能如古人所说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那时候正在拼命地找啊!正如前面谈到,看见挂历上一张齐白石画的玉兰花也一样触动了我。

        关良我也很喜欢的。
        许:你最喜欢的画家呢?八大山人?齐白石?
        张:哎!对!关良我也很喜欢的。(访谈结束之后,补充说到黄宾虹,张认为黄比齐白石高。这乍听好像反差很大,因为访谈时他没有说喜欢黄宾虹。可见对于某些画家来说,喜欢的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没听到张先生说黄宾虹比齐白石高,而单看这访谈的文字,就很可能会误以为他定是推崇齐白石至高无上的了。)
        许:你跟关良先生有过接触吗?
        张:接触不多。我就看他作过几次画,我平时收藏老先生的作品不多,但就关良先生的最多,有好几幅。我觉得在过世的老画家中我最喜欢关良的人物画,黄宾虹的山水画,潘天寿的花鸟画,齐白石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画种了。

        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许:有许多人认为你当初的人物也画得很好,当然不是叫你回到以前,但你会不会两条腿走路,一面继续画现在探索性的一路,另一面再去画一点以前的人物画?
        张:这也是我经常苦恼的事,也经常会有人提起这个问题,画人物还是画花鸟,或者是画山水。我就经常这样想:难道画什么就那么重要吗?难道画画就是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思想、气质、格调、格局……至于画什么,只是个借题发挥而已。

        线条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画风。
        许:你画中的线条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国传统所谓“人书俱老”的道理也确实能在一个艺术家从年轻到老年所画的线条里看出来。而传统又一直强调书法用笔、心得与看法。对线条你肯定也有自己的体会。
        张:作为中国画线条很重要。你不妨想想一条线条是轻飘飘的好,还是厚重的好?是脆弱的线条好,还是韧性凝炼的线条好?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中国书法里有最好最丰富的线条。平时我对书法的学习也比较重视。当然还有的是从生活中悟得的,如屋漏痕、折钗股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线条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画风,比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许:知道了你的这一背景,也可以认为你现在画中的用笔以及结构是受了书法的影响,为什么只想到米罗的影响呢?
        张:还是看表面。
        讨人喜欢,这就很聪明。
        许:你怎么看待艺术与市场之间的问题?
        张:从历史上来讲不少画家是靠卖画生活的,像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哪位不卖?但问题是你自己怎么把握,去迎合人家的庸俗要求呢,还是你自己坚持你的高质量艺术品格?像齐白石坚持自己的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性,但题材又很民间,什么“大富贵”等等,讨人喜欢,这就很聪明。
        不要一个时期跟着得奖作品跑,一个时期又跟着市场跑。
        许:对年轻的画家你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何建议与忠告?
        张:我觉得还是要鼓励年轻画家去创新、去探索,因为艺术很难讲对与错。当然不堪入目的不能算艺术。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老师讲你好,同学讲你好,你信心就足了。如果你搞出一个新的东西来,人家讲你不好,你哪里还有信心?画家要听好话比较多,这样他们就有信心搞下去了。另一个我觉得搞艺术,基础还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个基础也不是单一的基础,特别是年纪轻的,学的面要宽一点,如果太单一的话,可能就很难看到自己的天性与特长在哪个方面。你学过的东西以后肯定用得上。
        当然我最后还是要说搞艺术毕竟还是要花时间,要下苦功的,所以我希望年轻画家不要浮躁,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个时期跟着得奖作品跑,一个时期又跟着市场跑,艺术作品要经得起艺术的考验,也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40(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