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要找到自己的坐标”——访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

        作者:核实中..2009-11-11 11:25:28 来源:网络

        “中国画不能总穿‘长袍马褂’。要反映时代,贴近生活,必然要中西合璧,找到自己的坐标。”

          在海峡两岸有“中国现代绘画先驱”“现代水墨画之父”之称的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近日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坐标的纵向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横向则是西洋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刘国松就积极倡导创新现代中国水墨画,提出“中国画的现代化”口号,要“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他说:“绘画其实有多种画法,如米芾用莲蓬画,傅抱石用丝瓜瓤画,还有人用手指头画。一味强调用中锋,只能使中国画的领域越来越窄,把中国画推向死胡同。”

          他的见解一度被认为是数典忘祖,成为众矢之的,有人讥讽说:笔和墨如同建筑的栋和梁,房屋建筑怎么能没有栋和梁呢?他保持了沉默,直到世界各地陆续有既无柱又无梁的巨蛋体育馆问世,人们才不得不称他为先知。

          刘国松对中国画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中国画即文人画虽然在历史上有过积极的贡献,但仍有三大局限。一是士大夫画,如不是文人、读书人、做官人就不是文人画,似乎就一定画不好;二是男性画,中国美术史上是男性一统天下,几乎没有女画家;三是老年人画,西方人20岁至45岁的创作力最强,也最出成果,而中国人要到50岁以后才能谈创作。这些都把中国画限制住了。

          刘国松告诉记者在美国讲学时的一段经历。美国的教育都在说日本好,连茶、书画和庭院建筑也是日本的好,其实谁都知道它们来自中国。他特地与一位日本雕塑家交换意见,不想对方说,不否认它们来自中国,但现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在哪里?希腊被罗马发扬光大了,中国就是希腊,日本就是罗马。这话深深刺痛了他,也更加激发了他要把中国画发扬光大的使命感。

          他提出“先求异、再求好”的新理念。他说这如同现代的摩天大楼,并不是地基很宽很广,而是楼多高地基要多深。他举例说,国画系毕业的学生多得用火车装,但脱颖而出的凤毛麟角,而李可染、赵无极、徐悲鸿、刘海粟、朱德群等全是西画系毕业的。

          他自己则在作品表现上寻求各种前所未有的可能形式,并在“现代”与“水墨”的双重议题上寻求最大的结合与突破。

          刘国松在台湾成立了“五月画会”,以群体之力推动传统书画的变革。1981初他应邀到北京、南京等地巡展,3年间共在18个城市展出,有力地冲击了当时亟待思变的画坛。他还结识了吴冠中等知名画家,在国内外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4月26日,75岁的刘国松的现代水墨画展《宇宙心印:刘国松绘画一甲子》在故宫展出,展览荟萃了他60年艺术生涯创作的61件精品,其中4件力作无偿捐赠故宫博物院,填补了故宫博物院台湾地区创新绘画精品的空白。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59(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