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2-07 10:39:30 来源:网络
这是一次 6个半小时超过了马拉松用时的采访,这是我们事前无论怎样也想象不出的,大师已是世界级大师,况且这天他工作到三点才上床休息;他呼我们为家乡来的老弟,让我们受惊之余啧舌不已;他时而兴奋如孩童,时而沉思如智者,时而激越如愤青,时而慨慷如少年……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飞逝,他早已修炼成了“似鬼亦似仙,大真铸超然”的仙魄之躯了。
与大师对话,犹如我们读了一本厚厚的书。大师笑言:人如“百代之过客”,大千世界之一也,所以大师有一闲章,曰:千秋小虫。
但世上之虫,亿万也。有大虫、小虫之分,大虫,古人谓之虎也。
宋雨桂,号雨鬼, 1940年生于山东。当代著名国画大师,享誉海内外。
我们的采访是在先生的调侃中开始的。
“人到 60多岁,没有了爱热闹的心情,我现在是‘防火、防盗、防记者’,说这话你们别生气。”然后宋先生话题一转:“记者采访一概拒绝,但是抚顺是我的家乡,就没这规矩了。老乡来了,那是贵客呀!”说完大笑起来。“为啥不接受记者采访,人哪,还是别咋咋唬唬,弘一法师说得好‘灿烂辉煌,最后归于平淡’。回想 60岁以前,我现在回头看,感觉那时还不会画画呢!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还是感觉不到位,达不到火候。 60岁以前画中国水墨画,很幼稚。但 60岁以后体力又跟不上了,心里有,能出真东西,世界上的事就是充满了矛盾。”
宋先生是小学四年级时随家迁到抚顺的,落户在田屯,就读于田屯小学。刚进城那会儿,看啥都新鲜,“在火车站,第一次看到冰棍,我的妈呀!大热天还有冰,太神奇了!”先生忆及,纵声大笑。“要说印象深,还是在市一中读初中时的一位班主任老师金道明先生,毕业时送我一本小册子,老师写道:宋玉贵同学(原名),希望你将来做一个人民的画家,画出祖国的春天。现在回想,还算不辱师命,师命难违吗。”
面对谁对先生走上艺术道路的影响最大的问题时,先生陷入了深深地回忆:“应该说,还是我的母亲。母亲是十里八村的巧媳妇,心巧,手也巧,家里的枕头套、布鞋面,都是母亲亲手描绘和绣制的牡丹、菊花、蜻蜓、蝴蝶……美极了,十里八村的人都来向母亲讨教。我很小时就能画姜太公钓鱼、武松打虎,初中时画的岳飞像还获得抚顺市美展二等奖。当时在抚顺还小有名气,要不怎么 17岁就给抚顺日报画插图,前后画了 300多幅。记得那是 1960年,抚顺发大水,到抚顺日报画完插图回家,走过葛布桥时水都要漫上桥面了,真吓人呀!”
宋先生谈到,抚顺那时有不少画画高手,像张英武老师、许旭老师,虽然没有出大名,但绝对是高手。据先生讲,当时为了学高手画画,甚至搬来椅子偷看,“偷艺不为窃”吧。
为了画人体素描,找不到愿意充当模特的人,先生就买了图画纸溜进了“澡堂子”。“当时很紧张,那可是画人家裸体呀!有的看过我的画,拍拍我,嗨,这小孩画得挺好呀,画吧;有的不干了,怎么画裸体呀,出去,出去……”就这样,宋雨桂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了人体素描的启蒙。
1957年,初中毕业了,宋雨桂在人生路上遇到了第一个坎坷,他痛哭了一场。
宋雨桂和哥哥同年毕业,并不富裕的家里不能同时供两个人上学。怎么办?慈母经过反复权衡,认为宋雨桂学画画养不了家,就决定让他进工厂,让喜欢医学的哥哥上了卫校。
就这样, 17岁的少年宋雨桂进了抚顺市内燃机配件厂。可是已经把画画当作生命的宋先生哪里甘心呢?于是他瞒着母亲报考了鲁美,因为报考,也就有了他平生的第一张标准像,这是现今存世的宋雨桂先生最早的照片。当我们称赞少年时的先生是帅哥时,宋先生连连感叹,现在老喽。不曾想,当准考证发下来时,被母亲发现了,于是考试的事就放下了。平时从不落泪的宋雨桂为此大哭了一场。
进了工厂,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宋雨桂就当上了标兵。“那时干活,真是不要命,三天三夜不睡觉,我当钳工,还兼管一台虎头刨,还是厂里的技改骨干,不错吧。”干就干出个样,这就是宋雨桂一生没有改变的个性。
这一段工厂的生活,对您以后的艺术之路有帮助吗?我们问。
“现在许多艺术家为什么刚开始惊天动地,然后就悄然无声了?这就是积累不够,技法是有限的,修养是无限的。苦对庸才来说就是苦,对有天分的人来说就是起飞的翅膀。回头看,所谓江郎才尽,不是才尽了,才还是你的才,是底子没打好。天下所有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关键是你如何面对所遇到的问题,这是心态,要靠自己去想,去悟。”
1959年,宋雨桂的水墨画《劈山》入选东北美展。
“要知道,抚顺就这一幅入选,很难呀。”宋先生还清晰地记得,这幅画当时是经刘克俭先生选送的,他感叹那时人际关系的单纯。“我是在 1960年考入鲁美后才知道入选的。当时老师带我们新生到省美术馆参观,我这才发现自己的作品挂到了这里。”
“刘克俭还好吗?景贵还好吗?……”他一连问了许多故人,然后沉思有顷:“他们都比我年龄大,我应该赶紧回去一趟,请请他们,我们都老了……”说这话,宋先生第一次显露了对岁月的无奈,听了让人凄然。
1960年,宋先生经过不懈地努力考进了鲁美,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
这当中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抚顺市组织部分画家进京参观美术展,宋雨桂是年龄最小的。而他当时正偷偷报考鲁美,这次瞒的不是母亲而是工厂。于是借进京之机,大家一起从抚顺出发,他却在沈阳溜下车,到鲁美面试,老师非常满意,当场告诉他被录取,于是他成了这届鲁美报考学生中最早知道结果的人。带着考取的喜悦,他当天独自一人踏上了进京的火车。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抚顺的参观团呀!于是他逛了颐和园,“到颐和园,快闭园了,匆匆租了一条船,一阵猛划,不小心把鞋刮了一个大口子。”宋雨桂说,就是这一趟颐和园,让他整整 45年再也没吃过茄子。可能是当时太累了,买了一个烧茄子吃完吐了,以后见到茄子就反胃。
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厂里,宋雨桂犯愁了,领导能让走吗?好朋友刘忠诚给他出了主意。宋雨桂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忐忑不安地走进了书记办公室,精彩的一幕就此展开:“刘书记,我想考鲁美,能让我去吗?”“人往高处走哇,水往低处流,如果你小子能考上,我肯定让你走。”
“空口无凭,你说话算数不算数,考上真让我走呀!”“哪能不让你走呢!”“那好,咱俩握握手吧。”“干啥?”于是宋雨桂掏出了录取通知书。“哇,你小子真鬼头。行呀,考上也是咱厂的光荣,走吧,可我真舍不得你呀。”
宋雨桂先生说,这一段,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披露过,绝对是独家新闻。
然后就是漫长的八年大学生活。因为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1968年他才毕业,并分配到部队,他的坎坷之路也就从这时开始。
宋雨桂先生在采访中时常感叹自己生命的顽强。
在筹建画家村时,他从山崖上摔下,昏死在溪水中,腰椎堆裂,头撞破。在此之前,他的双脚脚踝、左臂都曾骨折过。此次摔伤后他与友人不无骄傲地说:“真是老天有眼,摔哪都不摔右臂,这是老天知道我是靠右手吃饭的呀。”无独有偶,刚骄傲没几天,从海城返回沈阳家中时就发生了车祸,宋雨桂右手食指骨折。对此宋先生想到了人生:“人不能骄傲,一骄傲准出事,还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
可是这一撞,又撞出个特大新闻:一位大书法家就此在沈阳大地诞生了(宋先生笑言)。
时值春节将至,沈阳各大报需要名人贺词,可是宋雨桂先生受伤的右臂还吊着绷带。没办法,用左手试试吧,这一试众人都称:绝了!绝对比右手好。
原来,写书法最讲究一个“拙”字,字不能飘,一飘就滑了,要力透纸背,在自然中展现功力。宋先生说,右手的字不是不好,写多了就熟,熟了就巧,巧了就滑。所以左比右好。
现在,宋先生已被业内人尊为“左书家、右画家的奇人。”
也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以种种磨难施其身。正当宋雨桂先生扬名海内外,大展艺术宏图时,一场几乎灭顶的灾难又袭来。 1987年,他被沈阳、北京 5家权威医院诊断患了胰腺癌,医院建议尽快动手术,延长生命,否则只有 3个月的活头。躺在病床上的宋雨桂先生最后毅然决定不动手术,因为他平生最大一件快事 7月就要在北京发生,那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宋雨桂、冯大中画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国内多少人做梦都想的事,一位已将终身献给艺术的人还能怎样呢?“这年我 47周岁,马上就到半百了,人活百岁又能怎样呢?”
离沈前夕,宋雨桂先生的一个举动震撼了所有的人。沈城流传开了这样一个消息———“宋雨桂将为他自己举办‘活体告别’仪式。”
朋友们来了,曾经仇恨的人也来了, 60多位嘉宾高朋满座。宋雨桂就是宋雨桂,他如一位出征的勇士,面对微笑,笑谓大家:雨桂此去北京,可能回不来了,在此宴请大家做一诀别,今来者皆我友,为我友者皆要尽兴而欢。他面带微笑与每位朋友碰杯。这气量、这份豪侠之气只能在荆柯等古代英雄中寻找。著名词作家张名河以筷作笔,以酒为墨,以桌为纸,起而歌之:“死可做人活是鬼,何须为兄洒别泪,去留全当平常事,荣辱不过烟云飞;惟恐失落心已没,他日与谁悲中悲,人间春色未画尽,但等莺语唤君回。”……
画展获空前成功,轰动海内外,一代国画大师闪耀在艺术的星空。
奇迹又一次发生,癌魔逃得无影无踪。
从此,“雨鬼”之名不胫而走。
生亦死,死亦生,惟有大真铸超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