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2-07 15:39:17 来源:网络
记 者:您在来中央美术学院读研之前是在新疆,那么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的是什么风格的中国画?
涂少辉:在新疆艺术学院上学,后来毕业就留校了,教的是中国画。本科阶段学的是传统,后来转向综合风格,人物、花鸟、山水都学习,但都不是特别细;到三年级时偏向人物多一些,配合一些花鸟。新疆那边是有一些地域风格的,当时我的认识就是画身边感觉到的,或是地域风格最明显的。处在那种环境下,学校大概也把地域性风格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方向。我在那个时期的一些创作,像新疆的一些风土人情,现在看起来地域性就比较明显。后来到北京,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收获也的确不少。大体就是这样。以前学习绘画,主要是通过一些画册,或者一些报道,所见所闻缺乏直观。进入北京这个环境之后,一切都是直观的,因此能感受到一种很真切的艺术感。
记 者:从您近几年的绘画风格来看,您与传统中国画之间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那您这种风格是在来美院之前还是之后开始的呢?
涂少辉:我觉得所谓风格,很多时候就是你潜意识中的一种感觉,在一段时间之前你也许意识不到,但在适当的时候,你会慢慢感悟并认识到它——所以风格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我现在的这种认识,与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几年来对材料及其各种表现手段的知识储备是紧密联系的。
记 者:这其实也是一个慢慢探索的过程。
涂少辉:是的,我对材料比较感兴趣。我在工作室做过一些综合性的尝试,我想通过这个尝试把以前心灵所捕捉到的感觉慢慢融入到里面。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所以你知道我现在做的这些像绢的东西,还有原来一种水墨的东西。在临摹一些古画的时候,第一步一般是先上蘸墨,然后再绢染,蘸墨和绢那种融洽的感觉非常好,这在材质上就给人一种全新的印象;然后这种临摹做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兴趣,后来就把它做成一个古画。当前水墨的一个主流方向,就是以水墨为主,结合一种绢,或者还有一种纸上的材质;这些东西可以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东西,作画者可能以前没有印象或者感觉,然后通过一个新的环境或者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慢慢把这种感觉又激发出来。
记 者:从画面感觉来说,我觉得你画的画比较超然的形象,比如从你一系列的作品中当代人与传统绘画的写实工笔的仙鹤或者是工笔花鸟,那种要从传统转向当代的意识转换很明显。
涂少辉:有这个意识,但是我还是提倡自然生发的东西。以前心里有这种感觉。通过临摹或者我有一些经历的感受,希望通过临摹把它融合成很实在的东西,把它们很自然地结合起来。我现在感觉到了,刚开始的结合比较生硬,过于强调我要怎么怎么从传统中走出来那种感觉。
记 者:一个无论怎么“当代”的当代艺术家,传统,是不能摆脱的文化意识。
涂少辉:对,摆脱不了的。
记 者:那您在面临一种风格转向的时候,有没有一种特别的创作灵感来源?
涂少辉:创作灵感?当然我觉得我现在的东西还不能称为一种风格。风格是独特的,我只是一种尝试。不过这种尝试的探索,特别是临摹时的这种感觉,对我是很自然的一种感觉。我做了一个实验水墨,有一次在教室里非常偶然,我的一支毛笔蘸了一点墨沾在纸上,那是很大的一张白纸,干干净净。然后我就把它打开,画画就打开。觉得特别好看,它的那种韵味,那种层次感,当时就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于是把那个点继续扩大,使画面形式变得更有意思。后来经过老师的指点,慢慢的这个东西就和我的一种感觉,一种潜在的气质结合起来了。对于现在的绘画,我非常强调一个创作的基本的方向。我认为要么从传统的东西,要么从生活的东西。
记 者:您对当代水墨,有一种什么样的看法?通过一种材质,你是追求它的那种特别的效果,还是更多从当代文化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思考?
涂少辉:我更多的是从我个人绘画的角度,或者从个人心情的角度去做这个事情;但是在绘画的时候当然还有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还有我所受到的周围环境的影响。我觉得我作画的时候比较单纯,对材质本身,绢和墨或者纸和墨的那种自然结合,在画的过程中感觉得非常细。当然我在作主题创作、系列创作的时候,前期我最主要的是结合我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实际上你的材质和你所要表达的主题,形式与内容,或者感觉与外在的形象要达到一种一致性,是我最终想追求的。变化无处不在,关键是你怎么去捕捉到它。
记 者:您的作品总体来说淡墨的成分很多,心境很恬静。
涂少辉:一开始的时候色彩也比较丰富,比如 “红墙系列”。红墙是我宿舍门前的一排红砖墙,当时美院周围还有这种环境,每天来回走来回走,对红墙就有一种感觉了,于是就画以红墙为主题的一批作品。那时候红墙也去参加展览。我那时候的感觉就是,看生活中你善于不善于去感受,或是捕捉到一些让你觉得有意思或者心动的东西;能够捕捉到,再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媒介,最终达到一种自己满意的表现。这是也我更多地想追求,想做的一件事情。至于一些当代的思潮,比如当代水墨的提法,或者我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不会说跟着某些大家的感觉走,因为你不需要跟着,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
记 者:我觉得您的艺术作品,给人的想象的空间很大。
涂少辉:好多东西是能理解的。
记 者:那么在您作品中怎么来解读一些文化符号,比如说当代人与传统绘画的花鸟的内在联系?
涂少辉:对这个来讲,最初的红墙系列的确是有一些仙鹤,还有一些百花图卷等东西。中国鹤是最经典的一个画面,我对它的感觉,是很好奇、很神秘。我用这样一种心境来看它的时候,感到惊叹。
记 者:其实您的心境更像画面中的那个当代人身份,一个旁观者。这代表了一种知识分子的反思立场。
涂少辉:反思——我觉得当时我可能并没有这种想法。我觉得我做的画就是那个意思。我每天就住在校园里面,生活环境又比较规律,然后到教室里去临摹,或是外出看看展览,然后把生活中的这些东西混杂在一块儿。在学院里相对来说比较规范,比较平静。临摹的时候,一方面我要捕捉那种安静的心态,尽量地深入进去,但另一方面我又生活在现在这个比较纷扰的环境之下,这几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一种新的风格,其实我也只是在想尽量把这种关系表现出来。我觉得生活总是在变,个人的感受也是此一时彼一时,我并不刻意追求什么,有很多偶然的因素能够把画面变得很丰富。
记 者:现在这个画到现在,还在变吗,还在选择?
涂少辉:是的,选择总是存在的。现在的探索与在新疆时候画的画,风格明显不一样。来北京的时间也比较短,现在还处在一种用心感受的阶段,我需要做的也是用心去实验和创作,艺术就是一个不尽探索的过程,乐趣也就在其中。
记 者:好的,那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你接受采访。
涂少辉:好的,谢谢。
|
-
-
-
-
|